徐利安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經濟模式不斷發生變化。經濟結構的變化也是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個締約過程。在這一締約過程中,國有企業不斷探索與非國有經濟之間進行聯合,改變了單一發展模式,締造了一個符合當今經濟發展規律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局面。
關鍵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締約;管理結構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3-0073-01
我們所說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結構,就是在以國有經濟為主的經濟模式中,接受社會資本的融入,通過多種資本形式共同促進經濟發展。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也可以理解為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之間的一個特別的締約現象。這種發展現象有利于國有企業推進自身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是國有企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仍然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此本文針對國有企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進行以下分析。
一、國有企業與非國有經濟主體締約分析
(一)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除了作為企業本身有盈利的追求以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外,也具有公益性質的特點,比如應對突發事件以及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從其具有的商業屬性看,國有企業目前仍然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當然,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非國有經濟主體也得以不斷擴大,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創新載體。
(二)國有企業的產業分布
從產業分布看,國有企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領域集中在自然壟斷行業和社會公益性行業,或者說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民營資本也逐步涉足和參與相對壟斷性的行業,但是在整體競爭能力上不如國有企業,例如國有企業可以以項目為載體獲得大量政府補貼,這是民營企業所無法比擬的。
(三)國有企業的融資能力
國有企業與大型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之間的關系不同于一般企業與銀行的關系,在資金融資上,銀行更加傾向于向國有企業貸款而不是民營企業。我國證券市場也是隨著國有企業的發展而逐步創建發展的,因為這樣更利于國有債券的發行。整體來看,國有企業在金融市場或證券市場融資的環境好于民營企業,能力強于民營企業。
二、國有與非國有資本締約阻礙因素
(一)國有企業的戰略位置限制
想要有效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需要充分實現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之間的融合。但一方面,國有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的戰略地位始終不能動搖;另一方面,即使在競爭性行業,地方政府基于其發展地方經濟和培育國有骨干企業的需要,也會對國有企業給予更多的資源配置和加強對國有資本的管控,這就決定了國有企業的戰略地位不可動搖,這將對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之間的締約帶來一定阻礙。
(二)企業間的產業結構約束
國有經濟與非國有經濟所涉獵的產業結構是有所側重的,大量國有企業所從事的產業屬于壟斷行業,而社會資本則更多地集中在互聯網、消費類等市場領域,社會資本面臨的競爭程度更高。壟斷行業可能會為了保護其市場結構而“排除異己”,社會資本很難介入壟斷行業的發展,二者之間存在壁壘,這也導致推進國有企業混改受到一定阻礙。
(三)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融資環境不平衡
前文已經分析到,國有企業在融資環境上要好于民營企業,在融資上具有更多的優勢。比如貸款,國有企業通常可以獲得較低利息的銀行貸款資金,也可以利用發行債券募集民眾的閑置資金以實現企業的發展。對國有企業而言,這些基本的融資方式既不會影響企業控制權,融資途徑也便捷,這就一定程度上使得國有企業并沒有天然的積極性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這也將阻礙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國有企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締約分析
(一)探索以新途徑新方式實現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的融合
我們可以通過對國有資本重點介入的行業領域進行分析后,尋找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共同融入共同參與的大量項目,并通過采取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使政府和國有資本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本開展基礎性建設及其他帶有壟斷性色彩的項目,既解決政府財政壓力,也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供新途徑。對于完全處于競爭市場的商業類國有企業,可以通過股權多元化的方式,實現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的相互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從整體上提升該類國有企業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實現國有資本功能放大。
(二)提倡融資環境平等
利用國有企業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就要在資金融資上讓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享有一樣的融資便捷環境。在具體調節手段上,要抓住資金關鍵控制點,加強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使得其不區別對待國有經濟主體和非國有經濟主體,以構建一個平等的融資環境,從而促使國有經濟主體主動接受社會資本的融入,使國有企業向著混合所有制模式發展。
(三)構建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
在國有企業內部管理上,大力推行市場化經營機制,特別是要探索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任用機制。一是在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選用上,要大力推行市場化的選聘,讓更多的職業經理人能夠參與到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中;二是要實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契約化、任期制管理,一定程度上破除國企高級管理人員的身份優越感,讓國企高級管理人員成為具有充分市場流通性的一個群體,從而提升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力。
四、結語
利用國有企業的自身特點,結合社會資本的發展優勢,讓國有企業朝著多種混合所有制形式不斷發展,是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政府應當結合不同國有企業的特性,通過股權、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實現與社會資本的良好融合,同時要構建良好、平等的融資環境,建立完善的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從而實現國有經濟與非國有經濟的良好締約,推動國有企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