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似凡 潘法霖 林澤宇

[摘要] 目的 分析無償獻血不合格血液報廢情況,提出降低血液報廢率的改進措施,減少血液資源浪費。方法 選擇唐山現代血站標準化管理SHINOW9.5系統對2016年1月—2018年12月該站60 211份標本為研究對象,運用Excel表格及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整理、歸類、統計與分析,了解無償獻血不合格血液報廢現狀,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改進措施。結果 2016—2018年該站共采血60 211人次,58 169袋,血量共20 537 524 mL,其中不合格血液報廢量共802 223 mL,2 261人次,報廢率為3.91%。不合格血液報廢原因中,主要為ALT不合格1.57%,TP陽性1.02%,HBV陽性0.84%。另外,采血、成分制備以及運輸、貯存過程也有少量報廢。結論 該市無償獻血不合格血液報廢率較高,應加大無償獻血的宣教力度,降低ALT不合格率,壯大固定獻血者隊伍,加強我市梅毒的防控工作,降低感染性報廢率。加強血站各部門,各環節的質量監管,降低不合格血液報廢率。
[關鍵詞] 無償獻血;不合格血液;報廢率;改進措施
血液是臨床治療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目前尚不能用人工制作而獲得,隨著居民城鎮醫療保險的全面覆蓋,醫院就診率大幅增加,手術用血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導致臨床用血緊缺情況較為嚴重。從1998年《獻血法》頒布至今,無償獻血得以普遍推廣,臨床用血已全部由無償獻血提供。獻血者逐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臨床用血緊張的現狀。然而,采供血機構在對無償獻血者進行采血、檢驗、制備、儲存等環節中,難免受種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血液不合格報廢[1]。因此,應采取有效的預防、改進對策,以降低無償獻血不合格血液報廢率?;诖?,該研究2016年1月—2018年12月間就該站60 211份標本為研究對象,統計其報廢率,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唐山現代血站標準化管理SHINOW9.5系統對該站60 211份標本為研究對象,均按《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5年版)》進行嚴格操作。
1.2? 儀器方法
主要儀器為全自動加樣儀(ATPlus29)、酶標儀(伯樂680)、干式生化分析儀(艾康 ZY2010000016 C100)、恒溫水浴箱(上海博訊公司醫療器械廠)。
主要試劑為HBsAg 檢測試劑;抗-HCV檢測試劑抗-HIV 檢測試劑;抗-TP檢測試劑;ALT 檢測試劑;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嚴格按《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 2011》,對獻血者進行健康征詢、體格檢查和血液快速初篩,合格后采集血液。標本存放于2~8℃冰箱4 h之內離心后分離血漿,放在2~6℃的冰箱。所有標本均送至廣西血液中心進行標準化集中檢測,所有試劑均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操作步驟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血液報廢原因包括ALT不合格、HBV陽性、HCV陽性、HIV陽性、TP陽性、脂肪血。參照《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進行不合格血液判定,HBsAg、抗-HCV、抗-HIV、抗-TP均以ELISA法檢測,兩種試劑檢測均呈陽性則視為陽性,均為陰性則視為陰性,一陽一陰、兩者或其一于灰區則視為可疑;同時進行病毒核酸檢測,檢出HBV、HCV、HIV病毒核酸者視為不合格;ALT以速率法檢測,≥40視為不合格[3]。
1.3? 統計方法
利用唐山啟奧現代血站標準化信息管理系SHINOW 9.5系統對血液檢驗結果進行數據采集。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016年1月—2018年12月該站共采血60 211人次,58 169袋,血量共20 537 524 mL,其中不合格血液報廢量共802 223 mL,2 261人次,報廢率為3.91%。不合格血液報廢原因中,ALT不合格、HBV陽性、HCV陽性、HIV陽性、TP陽性、脂肪血的報廢率依次為1.57%、0.84%、0.22%、0.25%、1.02%、0.01%。ALT不合格最高,其次為TP陽性,HBV陽性。
3? 討論
近幾年,該市無償獻血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該站遵循《獻血法》相關規定,始終提倡自愿無償獻血,動員高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集體獻血和街頭流動無償獻血,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臨床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然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2018年該市無償獻血的人數有所減少,導致年度獻血總量降低。與此同時,隨著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病床床位持續增加,臨床用血的需求量隨之增多,出現了血液供不應求的現象[4],血液緊張呈常態化,血液資源更為寶貴。因此,不斷開拓獻血招募方式,增加無償獻血采血量,提高血液質量,提高復檢合格率,竭力滿足臨床用血需求,是血站全體員工持續努力的目標。
然而,從該站無償獻血不合格血液報廢情況來分析,2016—2018年該站共采血20 537 524 mL,其中不合格血液報廢量達802 223 mL,報廢率為3.91%。與李紅珠[5]報道的1.93%明顯升高。分析不合格血液報廢原因,主要為ALT不合格1.57%,其次為TP陽性1.02%和HBV陽性0.84%。ALT不合格,TP陽性,HBV陽性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ALT不合格報廢率升高的原因非病理性因素的構成比高達80%以上。ALT不合格人群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獻血次數等,特別是男性及文化層次低和首次獻血人群[6]。TP陽性的不合格血液報廢率較高,提示該市梅毒的防控工作非常嚴峻,因此要求獻血前應加強對獻血者的咨詢,對高危行為的獻血者應給予耐心的勸阻。HBV陽性不合格血液報廢率相對較低,分析原因,可能與獻血宣傳力度加大以及人們對血液的安全意識提升有關。另外,采血不足量、成分制備過程中血袋破裂、滲漏、溶血、纖維蛋白析出,以及血液運輸、貯存過程等非感染性因素也是導致不合格血液報廢的原因。
針對以上現狀,提出如下改進措施:①進一步加強獻血前的宣導,降低ALT不合格報廢率。在日常采血招募工作中,應積極進行宣教。獻血前應避免勞累,注意休息,避免飲酒和油膩飲食等可有效提高ALT合格率。②固定獻血者因了解獻血知識,定期獻血,經常檢查,是比較優質的血源。應不斷拓展招募模式,完善用血報銷政策,提高公民重復獻血的積極性,發展和壯大固定獻血者隊伍。③針對TP和HBV報廢的特點,積極做好安全血液宣教,把好獻血征詢關,讓不宜獻血者自我屏蔽。同時應選用敏感性、特異性較高的檢驗試劑,嚴格操作規范,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率,降低輸血風險。④將不合格血液報廢率列為血站質量考核項目,提高采血技術,優化服務減少采血因素的報廢。加強血液成分制備過程的質量管理,降低因血袋破裂,滲漏的報廢。⑤做好血液成品的貯存及運輸環節的溫度監控,確保冷鏈符合要求,保證血液質量。不斷修繕采供血計劃,及時調劑庫存超量血液,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綜上所述,該市無償獻血不合格血液報廢率較高,應加大無償獻血的宣教力度,加強血站各部門,各環節的質量管理,以降低不合格血液報廢率。
[參考文獻]
[1]? 熊志高,劉昕晨,譚艷陽,等.比對校準獻血前ALT初篩結果對降低血液報廢率的影響[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3):306-307.
[2]? 《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5年版)》國衛醫發(2015)95號文.
[3]? 武培彪.巴彥淖爾市2008-2014年無償獻血人群血液檢測不合格情況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12):1392-1393.
[4]? 趙會霞,韓麗,王倩倩.青島地區2006-2015年不同年齡段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情況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7, 30(9):1046-1048.
[5]? 李紅珠.2013-2015年天津市血液中心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報廢情況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s1):306-307.
[6]? 祖衛東.商丘市無償獻血ALT不合格人群分布特點及影響因素[J]社區醫學雜志,2018,15(12):27-28.
(收稿日期: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