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芳芳 任小田(通訊作者)
(揚州市江都區人民醫院 江蘇 揚州 225003)
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這類疾病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心臟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心肌硬化、梗死等不良病癥[1]。現抽取80例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并開展研究,對比分析其臨床治療措施,結果如下。
將2014年1月—2018年12月這個時間段作為取材期間,抽取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總計80例,按照入院順序對研究選取患者進行分組,入院較早的40例患者為對照組并接受急診內科常規治療,組內包含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最大的患者78歲、年齡最小的患者54歲,年齡的平均值為(68.3±4.2)歲,入院較晚的40例患者則為觀察組接受諾欣妥治療,組內包含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最大的患者79歲、年齡最小的患者53歲,年齡的平均值為(68.0±3.8)歲,對比與兩組患者相關的各項資料無明顯差異,可以開展對比研究。
按照入院順序對入院較早的40例患者開展急診內科常規治療,治療藥物包括強心劑、利尿劑以及其他擴血管藥物,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每天服用一次,每次的服用量為一片。入院較晚的40例患者則接受諾欣妥治療,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增加諾欣妥治療,每天服用兩次,每次的服用量為50mg,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兩周的治療。
治療工作開展前以及開展兩周后測定患者的LVEF以及B型腦鈉肽、心率、血壓、血鉀、肌酐等指標,記錄患者住院天數,根據患者的各項病癥改善情況分析治療效果,其中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得到有效改善,心功能分級降低一個級別為有效;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以及心功能分級均未得到改善為無效。
SPSS17.0為本次研究所得數據的處理軟件,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7.50%(39/40),對照組為77.50%(31/40),P=0.001,χ2=18.286。
觀察組患者的LVEF、BNP、心率、血壓、血鉀、肌酐、住院天數指標改善情況較對照組更顯著,詳情如表所示。
表 兩組患者的各項觀測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表 兩組患者的各項觀測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n) 觀察組 對照組 t P LVEF(%) 40 5.0±0.8 4.2±0.6 5.060 0.000 BNP (ng/L 40 798.4±68.5 923.5±83.2 7.342 0.000心率(次/min) 40 78.9±9.2 88.0±10.3 6.214 0.000 SBP(mmHg) 40 114.6±58.9 136.7±8.3 7.781 0.000 DBP(mmHg) 40 77.7±5.7 87.4±5.0 6.852 0.000血鉀(mmol/L) 40 4.5±0.5 4.1±0.4 3.547 0.000肌酐(mmol/L) 40 128.3±22.0 122.6±20.1 4.581 0.000住院天數(d) 40 7.2±1.3 11.3±1.5 6.790 0.000
心力衰竭是目前公認治療難度較高的綜合征,加上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齡較大,心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且合并多種器官系統疾病,因此一旦出現發病很可能導致患者失去生命。
諾欣妥即沙庫巴曲纈沙坦,是腦啡肽與血管緊張素受體雙重抑制劑,具有降低衰竭心臟負荷作用,抑制過度激活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影響,保護神經激素系統的有害作用,治療心力衰竭效果顯著。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是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一種復合制劑,厄貝沙坦具有抗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功能的作用,將其應用到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能夠達到降壓的目的,氫氯噻嗪屬于利尿劑類藥物,其具有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作用,能夠降低患者血容量的同時提高血漿腎素活性,具有較為顯著的降壓效果,但其在治療過程中會引發低血鉀癥狀,厄貝沙坦具有改善低血鉀癥狀的作用,因此選用厄貝沙他氫氯噻嗪復合制劑作為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藥物可以滿足安全需求[2-3]。本次使用上述藥物配合常規療法治療患者,研究中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療效,綜合治療開展前后患者的LVEF、BNP、心率、血壓、血鉀、肌酐等治療改善情況與常規療法比較也具有明顯優勢,住院天數顯著較短,且不會引發不良反應,綜合應用價值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