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一二一團醫(yī)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66)
單皰病毒性角膜炎作為眼科中一種普遍出現(xiàn)的眼病,病情反復,并且不容易根治,在角膜病中不管是發(fā)病幾率,還是致盲率都占據(jù)首位[1]。采用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治療方式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也就是應用阿昔洛韋滴眼液進行治療,但是該治療方式獲取的治療效果不太理想,并且耐藥性不強,無法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更昔洛韋眼用凝膠自身含有較強的眼內穿透性,不會發(fā)生不良反應,其局部耐藥性比較強,具有長效性優(yōu)勢,近年來的得到了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病患的認可和信賴[2]。為了進一步對更昔洛韋眼用凝膠和阿昔洛韋滴眼液在單皰性病毒性角膜炎中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于我院2013年6月—2018年10治療的病毒性角膜炎病患中選擇100例當作探究對象,對兩組病患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報告如下。
于2013年6月—2018年10治療的病毒性角膜炎病患中選擇100例當作探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病患數(shù)量為50例,男性病患數(shù)量是34例,女性病患數(shù)量是16例,平均年齡在(35.4±11.7)歲,采用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治療方式,而對照組病患數(shù)量為50例,男性病患數(shù)量是33例,女性病患數(shù)量是17例,平均年齡在(36.1±12.1)歲,采用阿昔洛韋滴眼液治療方式,兩組均治療30天,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差異,可比較(P>0.05)。
對照組采用阿昔洛韋滴眼液治療方式,每天治療次數(shù)是5次,每次滴入藥劑量為2滴。而實驗組則采用更昔洛韋滴眼液治療方式,也是每天治療次數(shù)是5次,每次滴入藥劑量為2滴。兩組病患都接受30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病患病情發(fā)展情況加以觀測,如果存在異?,F(xiàn)象或者不良反應,則應該停止藥物治療,或者對其治療方案加以修改。
顯效:臨床病狀基本消除,并且病患各項指標恢復到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病癥得到了環(huán)節(jié),各項指標也超出了50%。無效:臨床病狀及各項指標沒有得到緩解或者加重。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應用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治療方式的實驗組,顯效33例,占66%,有效15例,占30%,無效2例,占4%,總有效48例,占96%;而應用阿昔洛韋滴眼液治療方式的對照組,顯效23例,占46%,有效17例,占34%,無效10例,占20%,總有效40例,占80%,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單皰性病毒性角膜炎是臨床上角膜疾病中致盲率相對偏高的疾病。每一次發(fā)病都會給病患帶來永久性損傷[3]。單皰性病毒性角膜炎時的治療方式是阿昔洛韋滴眼液治療,阿昔洛韋是單純抱枕病毒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強效抑制劑,是當前臨床主要應用的抗病毒藥物,該治療方式可以阻斷病毒復制及合成,自身具備較強的吸毒性,選擇特性相對偏高,但是長時間應用該治療方式將會使得病毒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單一應用將不能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更昔洛韋藥物結構和阿昔洛韋大致相同,是臨床中一種新研發(fā)的抗病毒藥物,藥物在宿主細胞中可以唄病毒誘導形成為多種酶激活,可以對DNA等聚合酶展現(xiàn)出相對較高的親和力,在諸多環(huán)節(jié)中都能夠抑制病毒DNA的復制。在細胞活化濃度中,其是阿昔洛韋的五倍,能夠在感染細胞中保持長久的火花濃度,治療效果理想,藥效相對持久。所以,在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過程中,通過應用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滴眼治療方式,能夠對眼上細胞進行保護,減少藥物毒性給眼睛帶來的影響,復發(fā)率比較低,且該藥治療穩(wěn)定性比較高,能夠促進病患的快速康復,是當前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最為理想的治療方式?;诖?,實驗組改善情況較對照組更為明顯(P<0.05)。兩組均未出現(xiàn)因藥物引發(fā)的不良反應病例。
綜上,應用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療效果遠遠高于單用阿昔洛韋滴眼液治療效果,并且可以提升病患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普及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