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永生
(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龍頭中心衛生院 廣東 湛江 524054)
脛腓骨骨折多見于交通事故、高墜傷等高能量損傷,以中下段骨折最為多見。但是,由于該部位周圍軟組織覆蓋較少、血運差,采用傳統切開復位手術極易合并骨折延遲愈合、軟組織損傷嚴重等問題。另外,脛腓骨骨折多合并斷端移位、神經損傷等復合損傷,可進一步增加治療難度[1]。因此,應進一步尋找合理、有效手術方案,以減少術創、提升臨床療效。本文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以評估MIPPO聯合LCP術價值。以下為研究過程回顧。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患者7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32例,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齡(37.25±6.31)歲;對照組38例,男29例,女9例,平均年齡(37.18±6.35)歲。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病例納入標準[2]:(1)均符合手術指征;(2)簽署知情同意書。病例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2)無法配合研究者。
1.2.1 對照組 予以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完善術前準備,在硬膜外麻醉下,以骨折部位為中心,于脛骨前外側作弧形切口(約15cm),徹底清創,盡可能減少軟組織剝離;充分暴露斷端后,清理壞死組織并行復位操作,植入適宜長度LCP并于創口近骨折處固定螺釘,另外,在套筒保護下鉆孔、攻絲及固定其他螺釘,沖洗傷口,留置引流管,縫合術畢。
1.2.2 研究組 予以MIPPO聯合LCP術:前期操作同上,在內踝尖上方2.0cm左右處作弧形切口,作隧道直至骨折近端。選用適宜鎖定鋼板,沿切口隧道推入,可根據阻力情況改變牽引方向,避免反復穿插引起大面積軟組織創傷。若合并粉碎性骨折,需先進行碎骨片清除,并根據缺口程度進行植骨。在骨折切口可基本重合時予以手法復位,并建立隧道;最后將LCP鋼板緩慢推入隧道內,至合適位置予以螺釘固定。
臨床表現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可見梭形骨痂形成即視為骨折愈合)、術后住院時間。
本研究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中,手術時間為(57.23±5.19)min、術中出血量為(30.01±5.62)ml、骨折愈合時間為(14.12±2.07)w、術后住院時間為(10.25±1.17)d,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臨床表現指標比較()

表 臨床表現指標比較()
術后住院時間(d)研究組 32 57.23±5.19 30.01±5.62 14.12±2.07 10.25±1.17對照組 38 75.17±6.55 61.15±10.33 17.19±3.15 15.18±3.20 t - 12.528 15.247 4.719 8.255 P -<0.05<0.05<0.05<0.05組別 n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時間(w)
與傳統術式相比較,MIPPO技術利用內固定支架原理,可通過間接復位方法避免大范圍暴露,從而保護骨折端生物學環境,減少術創,有利于促進骨折愈合。另外,在MIPPO技術前提下,予以LCP鎖定鋼板可減少不必要螺釘,從而減少壓應力遮擋效應[4]。黃毅[5]研究指出,聯合術式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促進術后恢復,其術中出血量僅為(27.82±7.61)ml、住院時間僅為(8.26±2.05)。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中,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為等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提示聯合術式有利于改善臨床表現,這可能與其術創更小、可更好保護生物學環境等因素相關。但值得重視的,該方式對術者技術熟練程度等要求較高,在臨床使用時,應不斷提高術者熟練程度,并增加相應保護措施。
綜上所述,MIPPO聯合LCP術可有效減少術創,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有利于下肢功能活動改善,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