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飛
(廣西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廣西 梧州 543000)
據報道[1],全科醫生-專家團隊服務是國內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方向之一,但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應用效果如何,尚缺乏足夠實驗依據支持。因此,筆者開展了本次分組對照試驗,對一組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兩種管理方式,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在醫院倫理學委員會監督下進行:納入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納入時間:2016年1月—2017年1月。(1)納入標準:①經生化檢驗、病史調查等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②病歷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①合并視聽說障礙或者精神病者;②中途因各種原因退出研究。
根據健康管理方式不同分成對照組、試驗組,依次是107例、113例。對照組由社區全科醫師負責管理:男39例,女68例;年齡為27~88歲,平均年齡為(55.67±3.64)歲;試驗組由全科醫生-專家團隊負責:男42例,女71例;年齡為28~88歲,平均年齡為(55.98±3.33)歲;2組年齡、性別分布等均無統計學對比差異(P>0.05)。
對照組:社區全科醫師負責執行健康管理,通過發放宣傳資料、開展專題講座等方式進行知識宣教,指導患者堅持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同時輔助以藥物治療。
實驗組:由全科醫生-專家團隊負責,直接參與健康管理中,予以每三個月1次的主動隨訪,內分泌專家指導,與三級醫院構建雙向轉診關系,對血糖控制不佳(大于等于16.7mmol/L或者小于等于3.9mmol/L)、出現急性并發癥或眼底并發癥、妊娠者轉診到三級醫院予以進一步診治,實行科學、連續、規范的統一管理。
(1)統計各組參與研究2年后血糖達標率,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10.0mmol/L,即為血糖達標。
(2)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依從性評估項目包括定期監測血糖、合理飲食、遵醫囑用藥、適當運動、規律作息等,全部依從者方為依從。
SPSS20.0統計學軟件包,統計學差異表示為P<0.05:(%)行χ2檢驗。
實驗組患者管理2年后血糖達標率66.37%高于對照組的51.40%(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管理2年后血糖達標率比較(例)
實驗組患者護理依從性92.04%高于對照組的81.31%(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比較(例)
當前,臨床上對于2型糖尿病的管理策略是在飲食和運動治療的基礎上,血糖控制不達標,則啟用降糖藥物治療,以改善以高血糖為主的代謝異常,預防并發癥。這要求患者具備一定自我管理能力及較好的依從性,并將血糖控制作為健康管理目標之一。
全科醫生-專家團隊是一項新興管理模式,改變了以往傳統生物醫學模式,轉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有以下優勢:(1)以預防為導向,以社區、家庭為單位,面向固定人群,工作人員有充足時間與病人交流,全面掌握患者及其家庭信息,實施全面連續的管理服務;(2)為患者提供基本的慢性病隨訪管理,便捷醫療服務,行動不便者就診亦較前方便;(3)醫療費用減低;(4)當全科醫生評估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新并發癥出現或發生急性并發癥、合并妊娠等情況時,可及時轉診至專科醫師就診,保證患者就診的安全性。(5)全科醫生-專家團隊彌補了傳統醫務人員組成單一的缺陷,從多學科角度為患者制定更全面的管理方案,專科醫生的專科治療亦可提高患者依從性,改善管理效果。結果2.1提示:實驗組經2年管理后的血糖達標率高達66.37%,遠高于對照組,可見全科醫生-專家團隊用于2型糖尿病長期管理中的效果更佳;同時,筆者還從依從性方面著手,發現實驗組依從性高達92.04%,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明顯,印證了上述分析,并與王鶯鶯[4]的研究結果一致,直觀體現了全科醫生-專家團隊在社區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