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 王文娟 張水仙
(武警陜西總隊醫院理療科 陜西 西安 710054)
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病,肩周炎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為主要表現[1]。因此,肩周炎發病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日常生活均將受到一定影響。為了評估體感互動康復訓練的價值,本研究將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分析如下。
抽取我院理療科于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康復方法的不同,分成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52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49~68歲,平均年齡(56.3±1.5)歲。觀察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48~66歲,平均年齡(56.1±1.4)歲。差異不顯著(P>0.05)。
對照組接受常規康復訓練。觀察組接受體感互動康復訓練:(1)訓練設備。選用Super Xavi X型、Super Xavi-2型康復訓練程序,系統控制器(感應角度及感應距離參數分別為:≮100度、≮2.5米)、感應手套、感應墊及搖擺感應器等。(2)體感互動康復訓練。根據肩周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設計康復訓練頻率。訓練采用體感互動游戲的形式,借助感應手套、感應墊等設備實現捕捉感應,給予肩周炎患者聽覺、觸覺及視覺等多重感官刺激,實現人機互動,提高肩周炎患者參與康復訓練的積極性。隨著肩周炎患者的不斷康復,逐漸調整每日康復訓練時間及內容,利用持續性的康復訓練,改善患者的腦供氧量,加速腦部血液循環,促進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兩組均持續訓練6周。
觀察患者的康復效果。康復不佳:經康復訓練后,患者的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度均無明顯改善;康復良好:局部疼痛減輕,肩關節外展活動度高于60度,上舉活動度高于110度,前屈活動度超出60度;康復顯著:疼痛癥狀基本消失,肩關節外閃活動度超出75度,上舉活動度高于130度,前屈活動度高于75度;痊愈:疼痛消失,肩關節各方向活動度均恢復正常。
觀察患者的肩關節功能評分變化。
以SPSS21.0軟件為統計工具。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肩周炎患者康復效果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患者的康復效果 [n(%)]
康復前,兩組肩周炎患者肩關節功能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康復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患者的肩關節功能評分變化 (,分)

表2 患者的肩關節功能評分變化 (,分)
組別 例數 康復前 康復后觀察組 45 49.57±11.06 71.35±14.59對照組 31 49.64±11.03 62.18±13.52 t-0.36 10.05 P->0.05<0.05
近年來,我國肩周炎發病率逐年升高。肩周炎主要與缺乏運動、久坐等因素有關。肩周炎的危害在于:發病后,患者表現出肩部疼痛,若未及時治療,局部疼痛作用的長期存在導致患者肩關節周圍組織受損,進而影響肩關節向各方向的活動度[2]。康復訓練是改善肩周炎患者肩關節功能的重要手段。基于肩周炎的臨床表現及危害,如何確立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成為目前理療科面臨的主要問題。常規康復訓練用于肩周炎患者,效果尚可。
體感互動康復訓練是一種以目的性主動運動促進康復的現代化手段。在體感互動康復訓練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重復性主動運動,可誘導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潛在性突觸轉入激活狀態,促進新突觸的形成,進而對肩周病變部位皮質神經元功能的恢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這種康復訓練方法還可對神經元產生刺激,修復患者的關節功能。與常規康復訓練相比,體感互動康復訓練的優勢在于:(1)易于患者接受。常規康復訓練所采用訓練設備、訓練方法單一、陳舊,難以調動肩周炎患者參與康復訓練的積極性,因此,其在促進肩周炎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中的作用有限。而體感互動康復則屬于一種新型康復方法,其獨特的人機互動模式更有利于患者接受。(2)快速重建感覺反饋。與常規康復訓練相比,體感互動康復訓練的目的性更強,這種方法利用感應手套、感應墊等設備,精確獲取患者的相關信息,并根據上述信息設計具有良好互動特性的康復方案,進而加速肩周炎患者感覺反饋的重建。因此,將其用于肩周炎患者,效果顯著。
本研究將86例肩周炎患者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分別給予兩組常規康復訓練、體感互動康復訓練,結果顯示: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96.15%,高于對照組的82.35%(P<0.05)。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為:與常規康復訓練相比,體感互動康復訓練可顯著提高肩周炎患者的積極性,促使患者對康復訓練形成良好的依從性,而持續性的康復訓練則通過多重感知覺的刺激作用,加速患者的康復。因此,觀察組患者的康復效果較為顯著。觀察組康復后肩關節功能評分(71.35±14.59)分,高于對照組的(62.18±13.52)分(P<0.05)。上述結果充分驗證了體感互動康復訓練的價值。
綜上所述,理療科可于肩周炎患者的康復訓練中,推行體感互動康復訓練,以改善患者的肩關節疼痛癥狀,提高其肩關節活動度,促進患者肩關節功能的恢復。此外,在給予患者體感互動康復訓練時,需注意觀察肩周炎患者的反饋,以便及時對康復訓練方案作出調整,進而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