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瑤
【摘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變革加快,職業人的社會壓力普遍加大,辭職、致精神疾病、自殺等現象顯著增多,職業倦怠現象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學術研究也日漸增多,并開始將研究觸角伸向秘書職業。但是,對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現象的研究尚處于空白狀態。通過深入分析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原因,有助于提出可行性強的對策。
【關鍵詞】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原因
干事創業,關鍵在人。秘書是輔助領導層或個人實施管理和處理日常事務的人員,秘書部門是來自上下左右的各種情況、資料、函件、信息的集散地,是領導工作指揮、聯絡系統的開關,是協調上下、溝通左右聯系的橋梁。毫無疑問,秘書工作是國家黨政機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秘書的職業倦怠問題勢必影響到黨政工作質量和效率,甚至影響到社會各項事業的建設成效,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鑒于此,本文力求通過抽樣調查、歷史對比、數據分析等方式,深入分析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的原因,既有利于尋找一條能夠有效緩解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提高秘書工作效能和幸福感的有效途徑,也有助于彌補該領域的理論研究空白,推動秘書學理論體系進一步完善。
一、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現狀調查
為保證研究的真實性、科學性和普遍代表性,筆者隨機抽取全國各地若干名黨政機關的秘書從業人員,以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相關的情緒反應、與工作情緒相關的影響因素等要素為主要內容設置調查問卷,以此來捕獲基礎性數據。問卷調查中,共發放調查問卷350份,收集有效問卷304份,問卷有效率87%。本次問卷根據MBI-GS工作倦怠量表編制,主要分為三個維度,分別為情緒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用來測量黨政機關秘書工作倦怠的情況。
根據影響黨政機關秘書工作倦怠的具體因素進行歸納,共劃分為自身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單位環境因素、家庭情況因素和其他因素等類別。根據調查顯示,認為黨政機關秘書工作倦怠的影響為自身因素的有62人,認為黨政機關秘書工作倦怠的影響為社會環境的有59人,認為黨政機關秘書工作倦怠的影響為單位環境的有96人,認為黨政機關秘書工作倦怠的影響為家庭因素的有75人,認為黨政機關秘書工作倦怠的影響為其他因素的有12人,可見單位環境是影響黨政機關秘書工作倦怠的最大因素,包括單位內部分工不明確、工作氣氛不濃厚等各種因素。導致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的原因中,認為是分工不明確導致工作倦怠的人數為85人,認為是對領導權力依附過大導致工作倦怠的人數為34人,認為是監督機制缺失導致工作倦怠的人數為78人,認為是績效考核沒有量化標準導致工作倦怠的人數為51人,認為是干部選拔任用渠道狹窄導致工作倦怠的人數為44人,認為是其他原因導致工作倦怠的人數為12人,可見分工不明確、監督機制缺失和績效考核沒有良好標準排名前三。
綜上,根據問卷調查,可以發現引起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既有個人原因,也有工作安排上的原因。結合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把職業倦怠原因歸納為個人因素、工作因素、社會因素三大方面。
二、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原因分析
我們可以適當借鑒學者對秘書非權力影響力的構成及其結構性關系的研究成果,對于秘書非權力影響力的構成及其結構性關系,學者是這樣描述的:品格因素是其構成的基礎與核心,知識和能力因素是其構成的主體,情感因素是其構成的主要保證,機會性因素是其重要依托和補充。我們也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個人因素方面。1.社會認同感不足。對于秘書而言,經常性需要面臨社會認同感不足的問題。一是尷尬的社會定位。作為“輔助領導層或個人實施管理和處理日常事務的人員”,職業生涯中秘書很難有自已的主張和觀念,特別是對于具有一定級別的秘書而言,就算本人十分優秀,工作能力十分突出,也很難突出個人作用,去個性化趨向十分明顯。二是秘書社會地位并不高。秘書自身權力并不大,社會地位也不高,掌握的輔助性權力必須依托其他部門、人員來行使,并非人們眼中的實權部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秘書的社會認同感。2.本領恐慌的危機。社會是發展變化的,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發展的迅速推進,對公務員職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秘書人員所面臨的壓力逐漸加大,本領恐慌危機開始出現。一是秘書學習提升機會較少。工作上秘書幾乎沒有個人獨立空間,很難抽出時間學習、培訓和再深造,處于吃老本狀態。二是秘書工作要求不斷變化。雖然秘書學是一個高校專門的專業,也有專門課程,但是秘書從業者需要掌握和運用的知識和技能是多方面的,對于具有一定級別的秘書而言,所從事的行業經常會隨著其所服務領導職位的變化而變化,崗位經常性轉換往往讓秘書無所適從。三是秘書對未來工作存在擔憂。秘書職業不是終身制,很多秘書的職業生涯中都面臨著多次轉崗選擇,轉崗后需要學習和了解新知識、新技能,這也是對秘書本領的嚴峻挑戰。3.心理失衡現象的影響。雖然秘書自身權力很小,但其影響力卻極大,概括來說這種影響力就是秘書人員憑借著自身的某些優勢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的作用力,但遺憾的是這種影響力是不確定的。一是易受領導職業變化影響。秘書與領導之間是一種具有較高依附性和從屬性的關系,領導仕途順暢,或在重要崗位任職,那么秘書社會地位就會水漲船高,相反如果領導退休或從重要崗位退居二線,或者調整至其他行業、部門任職,或者因為違法違紀受到黨政處分、司法制裁,秘書則立即會被邊緣化,此時極易產生倦怠心理。二是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秘書職業是一項需要高度政治敏感性和工作責任心的職業,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單位、為領導服務,經常因為工作需要不得不放棄個人時間,在工作上投入很多,為工作犧牲很大,但這些工作均體現到其所服務領導的工作中,無法體現出秘書個人的付出和成績,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出現心理失衡。
(二)工作因素方面。1.不斷提高的工作要求。簡言之,職業倦怠是一種由工作導致的身心俱疲狀態,故職業倦怠現象必然與黨政機關秘書工作的特性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穩步推進,黨政事務不斷增多,領導決策風險增大,要求秘書必須是“全能型”“全勤型”“綜合性”人才,工作壓力不斷加大。此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部分年紀較大的秘書而言,雖然資歷豐富、工作能力強,但由于對信息化社會不適應,與現代化的辦公辦會辦事格格不入,加上又缺少學習的時間和機會,工作苦不堪言,進而產生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逐漸引發職業倦怠心理。2.逐漸缺失的人文關懷。黨政機關秘書崗位的特殊性,需要經常陪在領導左右,為領導處理協調各種事宜,或者長期加班加點,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被剝奪,因為工作而犧牲了大量陪伴家人的時間,家人生病時抽不出時間照顧,小孩上學時沒辦法陪伴,這些因素也會讓秘書常常對家人懷著一種愧疚的心理。此外,在對秘書的管理上,很多單位沒有人性化,不重視對秘書的人文關懷,沒有關心幫助秘書解決工作上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而片面強調秘書的無私付出、奉獻,這往往讓秘書雪上加霜,感到心灰意冷,逐漸喪失工作的信心和熱情。3.職業前景的潛在擔憂。一是工作替代性差。在黨政機關體制內,越是出色的秘書,越會產出暈輪效應和認知定型,也容易掩蓋其他方面能力,從而減少換崗調任的機會,實踐中有許多優秀的黨政機關秘書在崗位上一待就是十余年,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工作能力不行,而恰恰是因為他們工作能力太強,工作太出色,相反找不到其他人來代替;而對于那些工作能力差、工作態度不好、綜合素質不強的秘書而言,則更難得到提撥重用了。二是工作性質使然。由于秘書工作天然的從屬性,秘書所有的工作成績都必須從領導身上得到體現,這會導致秘書個人的存在感變低,嚴重壓抑了秘書的個性和情緒的釋放,也導致其工作觀念、主張不為外界所知,大家難以發現其身上的閃光點和獨特素質。
(三)社會因素方面。1.過高的社會期望值。對公務員群體的高期望是一種常態,對于秘書而言更是如此。工作環境是導致秘書人員壓力的又一個因素。秘書人員雖然社會地位較高,同時社會公眾對他們的期望值很高,所以他們所承受的壓力遠高于一般工作者。“這樣的壓力,再加上紀律嚴格規定很多場合秘書人員都不宜參加,所以秘書人員的壓力排解是很困難的。”一是領導的高期望。對于長期在領導身邊并直接為領導提供服務的秘書人員,領導對秘書的要求必然是最嚴格的,不但希望秘書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把交待的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希望秘書有開拓創新思維,能夠經常性提出有效的意見和建議,甚至對于工作之外的接人待物、為人處事等方面,也希望秘書做到稱心如意,無形中給秘書帶來了巨大壓力。二是家人的高期望。對于秘書而言,從職位性因素、機會性因素和個人因素等方面分析秘書影響力的來源及其效應和特點,揭示秘書因為貼近領導、靠近權力核心而使得表面上被認為是無職無權實際上其影響力有些超乎尋常的原因,秘書作為領導身邊的“紅人”,時刻陪伴在領導身邊,秘書的家屬免不了也會產生沾光的想法,或者把領導的風光誤錄成秘書的風光,希望秘書能夠仕途順暢,飛黃騰達,這也會讓秘書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2.對比中產生的失落。這主要體現在個人成就感降低上,個人成就降低指的是個體對自己進行負性評價的趨勢。一是在與其他領導秘書的對比中失落。同為秘書,必然存在有的能力強,有的能力弱,有的進步快,有的進步慢等客觀差異。在工作中,有的秘書喜歡與他人比較,如果發現有的秘書晉升快了,有的秘書得到提拔了,有的秘書轉到好的崗位上去了,就會出現心理上的失落,有郁郁不得志之感。二是在與其他公務員的對比中失落。秘書職業是一項相對缺乏自由的職業,秘書必須圍著領導轉,少有自己空間,工作生活中有的秘書看到他人出境旅游,有的秘書看到他人享天倫之樂,有的秘書看到他人幸福休假時,再來對比自己每天的枯燥無味,圍著領導身邊轉的日子,難免也會出現心理上的失落。3.日益加大的生活壓力。無處不在的生活壓力,也是誘發秘書職業倦怠現象的重要原因。一是高物價壓力。對于公務員而言,盡管工作任務、工作要求逐年提高,但近年并沒有大幅度調薪的現象,使得秘書有限的薪水在畸高的房價、不斷上漲的物價和日益增加的社交成本中顯得捉襟見肘,生活質量逐年降低,幸福感直線下降。二是教育子女壓力。一方面,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對子女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上幼兒園前要上各類早教班、智力開發班、興趣班,到了幼兒園階段質量較好的幼兒園又僧多粥少,需要多處攻關,在小學、中學階段家長也是處處擔憂,壓力越來越大。三是贍養長輩壓力。我國黨政機關現任秘書人員中,70后、80后占據絕大多數,這一批人出生的年代正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得最嚴格、最徹底的時期,很多是獨生子女,現已人到中年,一對夫妻往往需要贍養四個以上的老人和兩個小孩,生活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三、結語
誠然,黨政機關秘書職業倦怠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分析原因是提出對策的前提和基礎,筆者從“情緒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個方面對黨政秘書職業倦怠現象進行了調查,并從“個人、工作和社會”三個維度以及“品格因素、知識和能力因素、情感因素和機會性因素”四個方面對引發職業倦怠現象的原因進行了探析,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鑒于分析能力有限,視野眼界有限,問卷調查覆蓋范圍有限,雖然得出了一些成果和結論,但對現象的認識、對原因的剖析還存在對不夠精準到位之處,需要在以后繼續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翁世榮.現代秘書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50.
[2]詹銀才.涉外秘書學[M].杭州大學出版社,1990:17.
[3]張迎軍.秘書非權力影響力認知與發展[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104.
[4]司徒允昌,陳家楨,張相平.秘書學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117.
[5]張振聲,徐永紅.中國警察職業倦怠問題解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4(03).
[6]何小師,郎福臣,尚天曉.公務員壓力源的調查與思考[J].職業時空,2005(6):55-57.
[7]章玫平.中國傳統文化體制下的秘書影響力[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5(3):92.
[8]林蘭芬.高校教學秘書職業倦怠及其應對[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