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瑩
摘 要:中國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是當今國際關系格局中一對歷史悠久且至關重要的雙邊關系,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進程不斷向縱深發展,中俄關系正處于歷史上最穩定發展的時期。自黨的十九大以來,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構想對中俄關系未來的繼續向好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新時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下,中俄兩國在政治、經濟、外交及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僅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而且對切實推進雙方良性健康的關系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關鍵詞:中俄關系;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D8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7-0057-02
眾所周知,中俄兩國之間的外交關系是當今國際關系格局中一對至關重要的雙邊國際關系,它的發展良性健康與否不僅關系兩國自身,也關系兩國的周邊乃至整個國際秩序。當今時代的主題仍然是和平與發展,但是至今為止這兩大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世界上依然存在著眾多不和諧不穩定的動蕩因素,威脅著各種國際關系的發展,其中就包括中俄關系。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戰略構想,這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不會是孤立進行的,國與國之間不僅是緊密聯系的,更應該是同心協力的。因此,對于中俄關系來講,我們既要準確地認識其現狀,同時也要堅信,只要兩國雙方都秉持合作共贏、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俄兩國關系的前景將是一片光明。
一、中俄關系的發展現狀與制約因素
自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宣布成為其繼承國,中國和俄羅斯通過會談和簽署《會談紀要》掀開了大國外交的嶄新篇章。之后,中俄兩國又陸續確立了雙方關系的指導綱領和基本原則,對兩國的外交關系正式予以確認。進入21世紀以后,中俄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生態等領域不斷加強合作,并由此給兩國都帶來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和不斷上升的國際影響力,中俄在國際交往中已不僅僅是友好的戰略協作伙伴,而是在不斷尋找越來越多的共同發展目標的基礎上成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可以說,現階段是中俄關系發展的最佳歷史時期。近些年來,中俄關系在新的歷史征程中總體上處于穩定和諧狀態,若要在未來時期繼續鞏固這種關系還需進一步明確制約兩國關系發展的因素。
第一,在政治交往中,中俄兩國從古至今都是淵源頗深的友好鄰邦,在很多問題上都曾達成過共識。步入新時期以后,從高層密切交往到基層積極的政治互動,中俄雙方良好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程度進一步加深,然而政治互信程度還有待于提高。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由于受到自身差異、歷史摩擦、發展水平差距等因素的影響,難免會出現政治誤解、疑慮加深的情況,進而影響雙方的政治互信。此外,中俄兩國的戰略伙伴關系還缺乏相應的成熟機制作為保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雙方在應對突發事件時通常會措手不及,甚至因為不成熟的話語體系使得兩國互生嫌隙,進而影響中國和俄羅斯的政治交往。
第二,在經濟交往中,中俄兩國自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在將近三十年的貿易往來中數額總體上是喜人的,雖然近些年由于俄羅斯國內經濟不景氣以及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佳,雙方貿易額有所下降,但不是沒有恢復繁榮局面的可能。中俄兩國在很多方面情況迥異,不過當前階段我們都處于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在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雙方更需要尋找利益共同點來深化合作。中俄兩國都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問題,且從目前兩國經貿合作的領域來看,相互合作的領域太過狹窄,有的產業方面還有待深入挖掘合作的潛力。
第三,在文化交往中,人文交流與合作正逐漸成為中俄兩國發展良好外交關系的橋梁和紐帶。中國人民和俄羅斯人民世代友好,在歷史文化方面有著牢固的交流基礎和契合點,如今隨著兩國留學和交流人員數量的增加,進一步推動了中俄雙方的了解和溝通。但中俄畢竟處于不同的文化環境,在未來的交往中如何尊重彼此文明的多樣性、加強文明互鑒能力、和諧共存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二、中俄關系的發展前景展望
(一)政治領域加強交流與互信
當今國際社會中政治多極化趨勢不斷朝縱深發展,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之間的關系復雜多變,受到諸多國內國際因素的影響,大國外交都是在維護本國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展開博弈。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使得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由此也對中俄關系的發展帶來很大影響。從中俄兩國的現實政治交往來看,雙方之間的關系既不是脆弱的不堪一擊,也不會結成反對國際社會成員的盟友,未來兩國之間會繼續本著相互尊重、平等對話的誠懇態度交往。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必然要求國際關系中的雙邊或多邊國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國際社會也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發展良性健康的中俄政治關系,既能促進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又能幫助彼此弱化來自國際社會的消極影響。因此,在日后兩國關系的發展中,要繼續在維護本國主權、安全和發展權益的基礎上加強交流和政治互信,充分發揮兩國政府間通過平等對話來化解分歧的作用,采用兩國之間都能接受的最佳的話語體系消除疑慮,從而增進中俄間的溝通和友誼。
(二)經濟領域深化往來與合作
友好的政治關系是中俄外交的重要前提,而這個前提又離不開兩國間良好的經濟交往作為保障。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都有各自的特點,也分別面臨不同的挑戰,但中俄在經濟領域中可以取長補短、尋找可以帶來共同經濟效益的產業方面深化往來與合作。在當前世界經濟提振不力的大環境下,中俄雙方的經濟互補和經貿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俄羅斯將依靠我國不斷增長的經濟總量優勢,而我國則主要是借助于俄羅斯能源豐富的優勢,這最終將有利于促進中俄兩國的貿易平穩增長。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以來,發展中俄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務實合作是雙方關系進一步向好的愿景。俄羅斯由于傳統經濟占主導和長期受西方國家制裁,需要改善貿易結構和大量投資,而中國正在努力推進的“一帶一盟”對接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將為深化兩國的經貿往來與合作提供難得的契機。除去工業和能源領域,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合作還應逐漸向高新技術開發、電子信息產業升級等方面轉化,我們不僅要鞏固能源戰略伙伴關系,還要力求實現雙方貿易合作的跨領域發展。
(三)文化領域拓展途徑重交流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人民精神家園的耕耘,是民族延續的重要標志,也是國民素質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中俄兩國的文化關系,是國家自身發展和大國外交中不可或缺的起到輔助作用的軟實力關系。在新的歷史時期,中俄兩國的文化建設和人文交流不僅對雙方實力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對兩國的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和制約作用。中俄兩國向來重視文化的發展,歷史上兩國人民也曾互為文化學習的榜樣,而兩國在發展的過程中所蘊含的精神之美和藝術之美就是通過文化展現出來的。
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有凝聚力,一對大國關系的發展同樣需要凝聚共識,在維護本國合法正當的國家利益基礎上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中俄兩國關系發展的時代內涵,這種文化基因和共識需要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播。近些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共同舉辦了藝術節、文化節和國家主題年等豐富多彩的大型人文交流活動,這給未來兩國之間文化領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中俄兩國在其他多個領域的合作都需要大量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所以,擴大兩國之間的教育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探索類似于孔子學院這樣的人文傳播與交流途徑也是發展兩國關系的重點內容。
(四)外交領域化解分歧重協作
中國和俄羅斯都是歷史悠久的國家,兩國之間的交往也一直是建立在熱愛和平、希望國家統一和強大的基礎上的,這為發展良好的中俄關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主權國家的發展中,面臨這樣或那樣的難題是必然的,尤其是當前階段的俄羅斯面臨的外交難題更多。我國作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大國,在堅定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的合理關切,因此,發展中俄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有助于減輕俄羅斯的外部壓力。
為了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構建和諧穩定的中俄關系是十分必要的。無論對于中國還是俄羅斯,首先都要把自己國家的實力發展得更強大,這樣對外部的依賴性才會減弱。其實,中國和俄羅斯對很多國際事務的立場都是一致或是相似的,這就更有利于雙方的協作。然而,由于雙方所面對的國內國際環境不同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導致兩國在個別問題上也存在分歧,對國際問題的關注都更加關注自己的周邊地區和國家,因而,中俄雙方在大國外交中要注重加強溝通,通過平等對話機制來化解分歧,在國際社會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話語和溝通體系。
三、結語
總體而言,中國和俄羅斯作為世界上兩個較大較有影響力的國家,都有各自的國情和發展特色,伴隨著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和不斷調整的國際秩序,中俄兩國關系的發展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影響中俄關系發展的內部外部因素紛繁復雜,盡管一系列的現實問題仍然存在,但是我們依然看到,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中俄雙方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其他領域都在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中俄關系欣欣向榮的發展局面即將到來。自冷戰結束以來,中俄兩國的關系一直處于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進程中,雖然西方社會對我們兩國關系的趨勢有種種猜測和評估,但事實雄辯地證明:中俄兩國關系內容豐富、基礎牢靠,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仍將是穩定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也必將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的引領下開啟中俄關系發展的新紀元。
參考文獻:
[1]柴杰.新時期中俄關系影響因素及前景研究[J].黑河學刊,2017(4).
[2]李永全.普京之治與俄羅斯之路[J].俄羅斯學刊,2018(2).
[3]王麗娟.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背景下的中俄關系研究[J].現代交際,2018(9).
(責任編輯:許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