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應用于剖宮產手術的臨床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選擇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宮產手術產婦100例納入研究工作,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50例)與研究組(50例)。對照組應用高濃度的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研究組應用低濃度的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結果:研究組的麻醉總有效率為96.00%,與對照組的94.00%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研究組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為(5.58±1.27)min,運動阻滯起效時間為(6.60±1.57)min,與對照組的(5.60±1.45)min、(6.50±1.45)min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研究組的感覺阻滯持續時間為(287.50±21.60)min,運動阻滯持續時間為(64.50±11.25)min,與對照組的(368.65±42.70)min、(107.65±22.60)min比較,有明顯差異性(P<0.05);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與對照組的24.00%比較,有明顯差異性(P<0.05)。結論: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的臨床麻醉效果相當,但低濃度的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羅哌卡因;蛛網膜下腔阻滯;剖宮產手術;臨床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077-02
近幾年來,臨床剖宮產分娩占比率越來越高,雖然剖宮產具有一定的手術優勢,但由于該術式屬于創傷性技術,因此容易造成產婦一定的創傷。故此,臨床需加強對產婦的麻醉處理。作為酰胺類局部麻醉藥物的羅哌卡因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神經細胞鈉離子通道,可以借助阻斷神經傳導興奮作用,以實現麻醉目的。但是,目前臨床對于羅哌卡因藥物的使用濃度,依然存有一定爭議性[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應用于剖宮產手術的臨床麻醉效果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宮產手術產婦100例納入研究工作,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為2組。研究組中,有34例初產婦,有16例經產婦;年齡最大35歲,年齡最小22歲,平均年齡為(27.50±1.50)歲。對照組中,有35例初產婦,有15例經產婦;年齡最大36歲,年齡最小21歲,平均年齡為(27.35±1.65)歲。兩組剖宮產手術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性無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高濃度的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即給予12mg濃度為0.500%羅哌卡因),研究組應用低濃度的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即給予12mg濃度為0.375%羅哌卡因),在實施麻醉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血壓指標情況,若血壓降低>30%,或收縮壓<90mmHg,則應即刻給予注射10-15mg麻黃素;若心率<55次/min,則應即刻給予靜脈注射0.25mg-0.5mg阿托品。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1)麻醉效果,(2)相關臨床指標(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感覺阻滯持續時間、運動阻滯持續時間),(3)不良反應情況(呼吸困難、心率過低、頭暈頭疼)。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兩組數據作處理分析,若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P<0.05。
2 結果
見表1-3數據。
3 討論
羅哌卡因具有較良好的臨床效果,而且藥物安全性較高,因此被越來越廣泛運用于臨床中,成為首選的剖宮產手術麻醉藥物。雖然羅哌卡因藥物的臨床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但尚無劑量標準。在落實開展手術過程中,應結合產婦具體實況作斟酌用量。但是由于產婦的特殊性臨床羅哌卡因藥物使用劑量通常低于常規腰麻手術[2]。本次研究工作中,給予對照組實施高濃度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給予研究組實施低濃度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3]。從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兩組的麻醉總有效率、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均無明顯差異性,P>0.05;而研究組的感覺阻滯持續時間、運動阻滯持續時間更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剖宮產手術麻醉特點,運用低濃度或高濃度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均可取得了解麻醉效果,而低濃度羅哌卡因經蛛網膜下腔阻滯的感覺阻滯持續時間、運動阻滯持續時間更短,而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韓斌,徐銘軍,張明等.羅哌卡因、舒芬太尼單獨或混合用藥連續蛛網膜下腔阻滯用于分娩鎮痛效果的比較[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6,36(11):1309-1312.
[2]查樹雄,楊月琴,江超等.蘇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蛛網膜下腔阻滯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剖宮產術麻醉效果、母嬰結局及安全性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9):1356-1361
[3]沈潔,顏潔,沈曉鳳等.重度子癇前期產婦剖宮產蛛網膜下腔阻滯所需羅哌卡因半數有效量和95%有效量的研究[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8,39(4):2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