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莉 郝文慧
摘 要:軍事職業教育是我軍“三位一體”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軍事職業教育,最核心的是構建適應不同層次官兵需求的課程體系,構建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應對接崗位需求,發揮特色優勢,重視網絡應用,強化學習借鑒,切實提高課程體系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軍事職業教育 課程體系 構建問題
發展軍事職業教育,是適應新形勢下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的現實需要,是習主席強軍思想在軍事人才培養方面的具體體現。科學構建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是推動軍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對于完善軍隊人員知識結構,全面提升履職能力和職業素養,加快提高部隊戰斗力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一、構建課程體系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針對性。提高崗位履職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是軍事職業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部隊人員數量多、專業類型多、層次結構復雜,覆蓋面廣,課程體系設置必須和崗位需求緊密對接,針對不同類型人員科學設置,特別是要圍繞崗位能力提升和知識拓、職業資格認證、專項技能等級鑒定、院校教育預備課程四個方面,細化課程設置,充分體現知識拓展、能力發展、素質提升的目的。
(二)實踐性。通過科學設置課程體系,使教學內容緊貼崗位實際,通過學習轉化為能力素質,進而指導部隊工作實踐,解決部隊現實問題,促進部隊戰斗力提升和作戰、訓練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多樣性。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著眼各軍兵種不同專業、不同崗位需要,圍繞更新觀念、拓展視野、提高履職能力、促進全面發展,形成各有側重、種類多樣的課程。
(四)特色性。各院校或部隊經過長期的教學及訓練實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優勢,能否將各自的特色優勢融入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內容,直接影響到課程體系的質量。因此,在構建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時,必須注重發揮院校、部隊特色,依托現有優勢資源經過改造、融合、完善,使得每門課程建設質量均能代表全軍最高水平,從而最大限度促進軍隊人員任職能力的提升。
二、課程體系構建應注意的問題
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是軍事職業教育成功的關鍵,也是實施軍事職業教育的重要前提條件。軍事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在設置課程體系時,應該以“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強軍目標為統領,緊緊圍繞軍事職業教育目標立足根據部隊實際需求,構建與時代要求和使命任務相符的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一)加強頂層設計的前瞻性、指導性、權威性。加強頂層設計是構建科學的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關鍵環節。基于需求分析的頂層設計,能確保各級參與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沿著正確的方向、朝著明確的目標順利進行。因此,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頂層設計,應準確把握軍事職業教育的特點,選用高效的頂層設計模式,緊緊圍繞軍事職業教育的目標來進行。圍繞目標而展開的頂層設計通常都遵循從抽象到具體、從目標到手段、從理念到計劃、從整體到局部的內在規律。對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頂層設計而言,目標就是提高軍人整體職業素質和部隊整體作戰能力,需探索的理念就是構建課程體系本身的相關理論和影響課程體系構建的相關理論,制定課程體系構建的具體計劃,其應明確進度安排、建設內容、建設標準、驗收方式、承建責任單位等內容,課程體系構建實施要明確責權部門和主要責任人,建立健全相應監管與執行機制,按計劃推行課程體系建設。
(二)注重培訓內容的超前性、新穎性、方法靈活性。軍事職業教育課程設置要以軍事需求為導向,重在培養部隊急需的職業技能,提高官兵的職業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是整個軍事職業教育的核心。為了滿足部隊崗位人才需求,必須努力拓寬學科專業體系和課程體系。
首先,創新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軍兵種、不同的人員類型、不同的崗位需求設置相對應的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以滿足多種形式的軍事職業教育要求。以崗位能力需要為依據開設制定職業教育目標,將人才培養目標細化、分解,再整合為課程,實現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全面銜接,增強專業學科和課程設置的超前性。
在課程的選擇上,要貼近戰場、貼近實戰,將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及時引入教學,構建新型課程體系,確保人才培養適應部隊武器裝備的發展變化、軍事斗爭準備以及部隊信息化建設的特殊需要,提高部隊謀打贏的能力。
此外要以軍兵種為主,按照各自專業分工、作戰要素構成、武器裝備型號等設置課程內容,使官兵進一步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拓展專業學習路徑和靈活學習方式,使專業理論學習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從書本轉換為視頻,從單向轉變為交互,結合實踐訓練,推進訓練教育融合,提升學習效果,促進戰斗力生成。
其次,注重創新教學方法手段。一方面,充分運用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技術和教育實踐的創新成果,發揮網絡、云服務等信息技術作用,將虛擬現實、遠程實景、視頻、游戲等運用到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習的自主性、趣味性和競技性。另一方面,應實行課程規模的分類指導,對于公共基礎性課程采取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為主的教學模式;對于特色專業性課程采取SP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為主的教學模式,以達到節約資源、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提高任職培訓針對性、動態性、實踐性。軍事職業教育是實時“感知戰場”的仿真式教育。習主席指出:“面對軍事斗爭準備的鮮活實踐,院校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使培養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需要,向著部隊、實戰、未來貼近再貼近。”針對目前軍事職業教育在課堂上純理論的講授有余,而實踐性的教學環節不足的弊端,只有突破傳統的學歷教學體系,遵循聯合作戰系統化原則,貼近戰場,才能培養出一線急需的零距離實用型人才。
為此,一是要在教學條件上,加快成龍配套、性能優良的野外訓練場地設施建設。實現由以學科專業教室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器材保障為重點,向以模擬教室建設、野外訓練場地建設和裝備保障為重點轉變。
二是軍事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應結合專業特點,設置一些探究型課程。
三是建立軍事職業培訓基地,部隊和院校聯訓學員。有制度、成規模地把部分軍事職業教育訓練放在部隊,從而加強任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盡快建
立和完善分工合理、無縫銜接、精干高效的適應人才成長需求的部隊和院校聯合訓練機制。
四是營造信息化的教學環境。加快功能先進、效果逼真的網絡化模擬訓練設備、設施建設,加大運用仿真技術、模擬技術、網絡技術的資金投入,進行技術和戰術的模擬訓練。
參考文獻:
[1]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讀本[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
[2] 鐘誠.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問題研究[J].現代軍事教育, 2017(5):45-46.
[3] 李小平.論我軍軍事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繼續教育,2017(1).
[4] 張娜,王玲,周瑜.基于崗位需求的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新研究[J].繼續教育,2017(3).
[5] 鮑晴隆,喬玉婷,李志遠.從MOOC到SPOC:在線教育對遠程軍事職業教育的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