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摘 要:高中階段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和學習能力的加強,在學科知識學習方面教師起到的作用逐漸減小,而學生的主動性對于其學習成效的影響卻隨之加大,尤其是針對英語等知識需要學生大量記憶的學科。所以本文中我就針對新時期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展開探究,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動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 日常教學 動性培養 探究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各階段各學科的教材都進行了一系列知識的篩查和重組,結合當前時代各行業對于人才的新要求,刪減掉教材中不再符合新時期人才能力培養的部分,增加一部分新的內容,從而確保學校教育能夠實現最有效的知識傳輸,在人才能力培養方面實現點對點的用力,達到最佳的教學資源利用和轉化率。就以當前的高中階段教學來說,相對于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更加強調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和個人潛力的挖掘,因為高中階段是學生從普通教育轉向專業教育的轉折,未來的大學教育中,學生在實際知識學習過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時間需要自己學習,所以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方法的建立,學習積極性的開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未來大學教育乃至進入社會后自我成長的效果。因此在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到知識教學和能力培養兩手抓,且兩手都要硬,讓學生在學好各學科知識能夠順利通過高考的同時,引導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模式和學習主動性,從而為未來學生個人能力的進一步充實和發展奠定基礎。
本文中我們所探究的是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英語學科特點決定了其在知識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記憶能力,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樹立“勤能補拙”的學習理念。尤其是新課改以來,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基于其語言學科的作用,重新定義其教學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以及書面語的實踐運用能力。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付出時間和精力才能夠完成的,尤其是從高中生學習的角度來說,需要學生具備很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具備較高的學習主動性,才能在英語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做到長期堅持,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所以本文中我就針對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標準,從選材與設計、上課、反思四個方面談談我關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的探究。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課堂設計
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首先要讓學生對于課堂學習感興趣,而興趣的最直接來源就是內容。英語包含語言和文學兩個方面,而高中階段實際教學中絕大多數時間我們是通過文學的表層去深入地進行學習。所以在課堂教學之前我們要圍繞內容和模式展開探究和設計,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最初的學習動力。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課程選材。因為英語課堂教學是通過文章來進行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訓練,所以在文章的選擇中我們一方面要基于課本內容,結合教學大綱提煉出重點的語法和單詞,一方面:提煉出文章的趣味點:故事類文章突出故事,說明類文章突出說明等,從而確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文章分析調理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另一方面要基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我們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課外的內容,從而以此為基礎實現課堂教學的互動,增加課堂教學的活躍氛圍。
其次,在課堂教學之前我們就要做好課堂教學的設計,包含課堂開場白,課堂教學內容的互動模式等。例如在學習“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這篇文章時,我會針對其中的關鍵詞“senior high”“first day”等進行開場白和教學互動設計,如通過連環性提出問題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Whats your expectation in the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y?”……先通過簡單直接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表達和交流欲,讓課堂“活”起來,“熱”起來。
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高中階段隨著學生單詞量和語法的積累,其在英語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大部分存在思維惰性,總想跟著教師的思維亦步亦趨。所以英語課堂上我們要結合備課過程中的課堂設計,靈活運用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保持其思維的持續靈活運轉。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取場景演繹的教學模式。尤其是針對故事性較強的文章,讓學生進行分角色的演繹,并在演繹過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語言和情感表達。這樣將課堂轉化為一個“小劇場”,學生在表現欲的推動下,會主動地尋找資料,進行內容分析,并且劇情的演繹需要多人合作,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口語交際能力。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采取辯論式教學,通過辯論、觀點交流和對抗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本身英語作為語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流,在課堂上我們要為學生創造英語交流的機會,結合章節需要學習的單詞和語法給學生設置主題。如針對“a life in sport”展開探究讓學生在課本文章之外,探究自己所了解的競技體育運動,并分享自己對于競技運動的看法和觀點等。
三、收集課堂反饋,做好查缺補漏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百分之百地掌握所學內容,尤其是涉及文章中體現的語法和句子時態等內容,如果不配合課下鞏固練習,就很容易造成問題遺留,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以在課堂教學的最后,我們要收集學生學習反饋,并針對問題進行查缺補漏。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點收集學生語法和時態方面出現的問題。如我在講解現在完成時態時,發現大部分學生時態細微區別方面存在問題,如“have/has gone to”和“have/has been to”在意義上有所差別,前者表示“已經去某地,還未回”,而后者表示“曾經到過某地,已經回來”。所以要在課后多布置類似的練習題,從而實現知識鞏固。
其次,針對當堂課學生未掌握的知識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納入下一節課的知識教學內容,實現知識鞏固和新舊知識的過渡。例如當堂課需要記憶的單詞,讓學生課下記憶作為下節課的聽寫任務;或者針對學過的單詞讓學生挑選幾個形成一段簡短的文章片段等,從而加強學生對于單詞和語法的實際運用能力。
總之,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聽說讀寫四方面均衡性的發展非常重要,所以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我們也要做到全面的涉及,尤其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聽與說的歷練,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然后結合課下的閱讀、寫作等書面的練習,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杜培培.高中英語的自主學習策略分析[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