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嬌
摘 要:在特色小鎮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進入全面推廣的新階段,在新消費時代以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旅特色小鎮不僅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措施,也成為旅游發展的一片新藍海。尚志市一面坡鎮作為哈爾濱市唯一入圍國家住建部名單的特色小鎮,有良好的基礎資源和特色文化資源,要搭建以政府為主體的多元社會主體建設和治理結構,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并進行綜合性開發,打造內容豐富多元的文旅產品和特色小鎮文化品牌,搶抓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特色小鎮;一面坡;文旅融合
中圖分類號:F5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7-0101-02
2016年7月1日,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的精神,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加快發展特色鎮的總體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的培育工作。由此特色小鎮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進入了全面推廣的新階段。其中文旅特色小鎮不僅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措施,在新消費時代以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也成為旅游發展的一片新藍海。
一、國內特色小鎮發展規模和文旅特色小鎮主要模式
(一)國內特色小鎮發展規模
受國家政策的激勵,以及文化休閑旅游消費升級的拉動,當前我國特色小鎮建設迎來新高潮,其中文旅小鎮發展也如火如荼,遍地開花。截至2018年7月份,全國共有22個省份提出特色小鎮創建計劃,總數量已超過1 500個,其中文旅特色小鎮數量超700個。此外,國家住建部陸續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級特色小鎮共403個,其中文化旅游類型的特色小鎮共有253個,占比為62.8%。據i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文旅特色小鎮市場營收規模已經達到450億元,預計到2020年,全國至少出現1 200個文旅特色小鎮,至2021年其市場營收規模將達到1 200億元。由此可見未來市場空間極其廣闊。
(二)國內文旅特色小鎮主要模式
從開發主體看,目前我國文旅特色小鎮主要有政府主導、企業主導以及政企合作三種開發模式。隨著民間資本參與開發的意愿不斷強烈,未來政企合作開發的模式將更具發展潛力。
從發展模式看,根據文旅產業與特色產業的主導關系不同,文旅特色小鎮可分為“旅游驅動”、“旅游+產業”雙驅動以及“旅游從屬”三種模式。第一類,“旅游驅動”模式,要求旅游業是小鎮的核心產業,由旅游驅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現階段,“旅游驅動”模式的文旅特色小鎮開發模式以政府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為主,國內的傳統古鎮、早期旅游小鎮大都屬于此類發展模式。如浙江周莊、烏鎮屬于此類。第二類,“旅游+產業”雙驅動模式,要求旅游產業是主導產業,旅游業與特色產業疊加融合驅動發展。在此模式下,大多數都是企業主導的開發模式。國內的貴州丹寨萬達小鎮、陜西袁家村屬于此類。第三類,“旅游從屬”模式的特色小鎮,要求旅游業是小鎮的特色引領產業,主要依托小鎮內的特色產業(食品工業、文創產業、藝術產業等)發展。例如國內的浙江大云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鎮。
二、哈爾濱特色小鎮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2017年7月,國家住建部公示了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31個省市區的276個鎮入圍。黑龍江省共有8個小鎮入圍,尚志市一面坡鎮成為哈爾濱市唯一入圍小鎮。
(一)基本概況
一面坡鎮坐落在哈爾濱一小時經濟圈內,黑龍江省冰雪富集帶上。它三面環山,一面傍水,山清水秀,鎮內旅游資源稟賦及歐陸風情文化底蘊厚重。現有“哈一漂游樂園”及“普照寺”和國家級森林公園,它不僅是國家森林自然保護區,而且是別具一格的“長白山動植物區系博物館”。
一面坡鎮基礎設施相對完善,301國道穿鎮而過,綏濱鐵路橫跨全境,一面坡火車站是國家二級站,2018年底哈爾濱到牡丹江的城際高鐵由此通過,交通更加便利。一面坡鎮經濟基礎較好,工業歷史悠久,曾經形成過以釀造、食品、建材、醫藥、木制工藝品為主的工藝體系。
(二)特色文化資源
1.中東路歷史文化
一面坡鎮位于黑龍江尚志市中部,是一個具有濃郁歐陸風情的百年老鎮。一面坡火車站始建于1898年9月,為中東鐵路東線的折返站,附設有機務段、水電段、車輛段等機構。興盛時期有五百余名中東路俄籍員工及其家屬工作、生活于此,由此衍生了百余座員工住宅,以及公寓、俱樂部等歐式建筑。
由于一面坡城鎮建設多年滯后,130余幢中東路時期的歷史建筑則幸運地存留了下來。這些建筑融都市建筑風格與鄉村“木克楞”民居為一體,雖經百年滄桑依舊完好,鎮內其他臨街建筑也基本保存著20世紀80年代前的面貌,具有東北鄉鎮的鮮明特點,今天來看這已成為極為珍貴的后發優勢。俄羅斯文化對一面坡之影響十分深入,至今一面坡民間尚存大量中東路時期的文字資料、照片及生產生活物品,在日常生活習俗方面仍存留著俄羅斯文化的印跡。
2.酒文化
一面坡鎮是我國最早種植啤酒花和黑穗醋栗(黑加侖子)的地區。早在20世紀初,一些俄國移民就從本國帶來種籽在此種植。自那時起,當地農民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種植各種寒帶漿果的經驗。20世紀80年代,一面坡鎮周圍數百里山區,盛產黑穗醋栗、樹梅(馬林)、獼猴桃、金櫻子、山里紅、五味子等十幾種漿果,以及人參、鹿茸、黨參、北芪、五加參、蜂王漿等十幾種名貴中藥材,為釀制各種果酒和保健補酒提供了極為充裕的原料來源。
據縣志記載,一面坡鎮的釀酒歷史有百余年之久。從1903年起,先后有俄國、波蘭、日本等國的僑民在這里開設酒廠,生產啤酒、果酒等酒類。三四十年代馳名中外的“三星”啤酒就產于此地。五十年代初,國家投資在這里興建了一座現代化一面坡葡萄酒廠。1984年,該廠以當地特產黑穗醋栗、樹莓、草莓等為原料精心加工釀制的(紫梅)、(香梅)、(金梅)這三種(梅酒),在國家輕工部舉辦的果酒大賽中分別獲金杯、銀杯和銅杯;(紫梅)和(香梅)1985年獲得了國家銀質獎,其中(紫梅)名列全國果酒第一名。
3.套娃之鄉
伴隨著中東鐵路的貫通,“套娃”的制作工藝被俄國人帶到了一面坡,成為中俄友誼的見證。自20世紀50年代初,一面坡老民間藝人重拾“俄羅斯套娃”技藝,制作出第一個國產的套娃,自此衍生了一面坡鎮的套娃產業。
隨著時間的變遷,一面坡套娃工藝水平、花色品、木質漆質的檔次也不斷提高,相繼出現平涂彩繪、烙畫燙金、磨砂、烤漆等多個工藝品種。2016年一面坡鎮套娃廠已發展到62家,其中一條龍生產廠17家,彩繪廠31家,木璇廠14家,從業人員3 000多人,年銷售量近1 500萬套,銷售收入達3億元。產品遠銷俄羅斯、法國及德國,一面坡的套娃市場份額占內外市場的90%以上。套娃產業已經成為一面坡乃至尚志木制品工藝中的一大亮點,馳名全國。
(三)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受經濟發展落后和觀念的制約,哈爾濱特色小鎮的發展和全國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相比顯得有些落后。
2017年一面坡特色小鎮作為尚志市政府與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的重點合作項目,致力于打造以中東鐵路文化為靈魂、以越野滑雪為核心、以特色產業為支撐的國家級四季休閑度假特色小鎮,項目同時被列為黑龍江省新型城鎮化首批示范項目。目前項目規劃設計已經完成,但并未有實質性進展。
目前一面坡特色小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資金保障不足。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大問題,在特色小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景點打造、環境改善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小鎮建設的大部分資金來源于政府財政,社會資本的參與度較低,現有資金來源滿足不了發展需求,缺乏長期且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文化挖掘不夠。目前一面坡特色小鎮建設的時間尚短,主要依托于自然景觀優勢進行開發,缺少對本地歷史文化和獨特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IP。文化內涵的不足通常會導致旅游項目、旅游產品的同質化,而無法體現自身特色風貌的小鎮在未來將不具有競爭優勢。
三、哈爾濱特色小鎮發展對策
(一)搭建以政府為主體的多元社會主體建設和治理
結構
特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需搭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居民”的多元社會主體建設和治理結構。對政府主體而言,首先要樹立特色小鎮建設意識,可建立小鎮工作領導小組,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制定工作計劃和時間進度表,為特色小鎮建設提供政策和服務保障。第二,要放寬市場資金條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使特色小鎮建設更好地和資本相結合。第三,加強與財政、住建、文化旅游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結合本省發展特色小鎮的相關政策,在搭建平臺、設施配套、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持。第四,完善特色小鎮的公共服務體系,打造良好的文化服務環境,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搭建以政府為主體的多元社會主體建設和治理結構,既要充分發揮政府引領作用,還要積極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堅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化運營。目前,一面坡要盡快引入優質企業,制定詳細的產業規劃和投資建設方案,加快特色小鎮的建設工作。要堅持市場化運作,鼓勵由專業團隊運營和管理特色小鎮,逐步建立盈利并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同時推動小鎮居民充分參與特色小鎮建設,形成良好的多元主體互動協作、共建共享的品牌建設氛圍。
(二)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打造特色小鎮文化品牌
本土文化資源包含歷史遺址、傳統建筑等有形的文化遺產,同時包括民風民俗、傳統節慶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激活本土文化資源,打造特色小鎮文化品牌,需要在開發特色小鎮的過程中,既要保留或復原傳統文化資源的基本形態,又要發掘其中可以與現代的、時尚的或與國際接軌的因子,做到傳統與現代、古樸與時尚、國內與國際相結合。一面坡擁有中東鐵路文化,造就了這座小鎮獨有的異國情調,記錄了小鎮發展進程中的鐵路情緣。現存大量的中東鐵路遺存讓更多人了解了中東鐵路歷史,這些鐵路遺跡及周邊景觀在擁有厚重歷史感的同時都非常具有觀賞性,十分適合發展鐵路文化特色旅游。同時,一面坡的酒文化和套娃制作技藝都是非常好的體驗旅游的元素,需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開發使其融入現代生活,運用市場手段激發需求,使其擁有商業生命力,從而推動特色小鎮持續發展。
(三)綜合性開發,打造內容豐富多元的文旅產品
特色文旅小鎮區別于景區,在于景區講究觀光性,而小鎮講究當地居民和游客之間的組織關系。當地居民做的是文化傳承和民俗特色傳播,和一些它本來所有的區域文化的一種繼承;游客來到小鎮,體驗的就是當地的特色文化。特色小鎮要綜合性開發,一些相關的配套設施是非市政配套設施,又優于整個市政配套設施,讓來旅游的客人能夠在這邊感受到一些特色的同時,滿足生活上的一些需求,能夠住下來變成一種生活。
特色文旅小鎮能確確實實地解決游客的深度旅游,一些獨特文化的傳承,通過近距離的、浸入式的體驗得以實現。特色小鎮要打造內容豐富多元形式的文旅產品,以適應需求側多元化、散客化、升級型的市場消費。所以,要突出資源獨特性、環境獨特性,做好配套項目,做好體驗性。在運營架構上,應采取全產業鏈模式,實現產業協同。
參考文獻:
[1]陳根.特色小鎮創建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