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一
【摘要】現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被動主要原因是對語文學科的興趣不濃,想要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就需要實實在在的平臺,進行扎扎實實的訓練,才能助力學生的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
【關鍵詞】搭建平臺;語文學習;助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現今有一些小學生對語文學習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在他們看來,語文無非就是抄抄寫寫、讀讀背背,就是得看書看書再看書。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學語文好辛苦。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濃,怎么辦呢?這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有直接關系的,他們雖知道閱讀可以擴大知識面、拓寬視野;雖知道閱讀可以陶冶性情、知曉社會百態等等,但這些離他們有點遙遠。他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擺在眼前,伸手就可觸摸得到,睜眼就能看到的……既然現狀如此,當然得要求老師變著法子讓孩子們喜歡語文,搭建平臺,無疑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途徑。
一、課前三分鐘助力語文興趣,培養傾聽習慣
每天課間十分鐘結束后孩子們剛回教室時,心還沒完全靜下來,這時急于上課,肯定是無效的。不妨做一些讓孩子們放松又能進入上課狀態的事情。“輪講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種有效方式,這幾年一直堅持下來了。一年級下學期開始讓孩子們背誦《三字經》,同時要求孩子們借助拼音閱讀里面的故事,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提前做好準備,每天按號數輪流講。傾聽的同學要隨時做好回答的準備,答對老師提問的同學可以給講故事的人評分,根據“是否脫稿,是否做到有表情,是否帶上動作”這三方面來判斷可以獲得幾個“閱讀之星”的章。對于講故事的人有了明確的要求,為了獲得更多的章要做充分的準備,對于聽故事的人也不只是聽聽就過,而是要把握文章的內容,才能答對老師的問題,獲得評價的資格,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傾聽習慣。所以只要講故事的人一上場,教室頓時安靜下來。
二、借助信息化平臺助力語文素養提升
(一)“一起悅讀”助力課外閱讀
近年來,無論是學校還是媒體,都一直在呼吁全民閱讀,一直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可是真正落到實處的又有多少呢?很多老師也要求孩子們回家得保證每天不少于20分鐘的閱讀,可孩子們讀了嗎?該如何去檢測孩子是否已讀呢?僅憑孩子的一句“已讀”就算是完成閱讀任務了嗎?不盡然。為了打破這一閱讀檢測的瓶頸,我們借助信息技術化平臺,給予每個孩子一個“一起悅讀”的賬號,讓孩子登錄“一起悅讀”網站,查找本年級可閱讀的書目,自主選擇線上閱讀還是線下閱讀。閱讀后需要進行測評,每周三在班級公布一次閱讀榜,同時可以發現一本書都沒閱讀過關的同學,請家長及時予以督促。有了這平臺,孩子們的閱讀可以檢測,有一種目標,也可以說有一種奔頭,促使著他自發地去積極閱讀,為登上閱讀光榮榜而努力,有的同學為了拿到冠軍的獎杯,不惜四處借閱書本來讀,有時借不到,直接重金網上購買;為了拿到冠軍的獎杯,晚上加班加點閱讀,只為了可以測評過關。有了這平臺,老師無須擔心孩子是否真正讀進去了,無須擔心孩子是否每天都有花時間閱讀。一學期下來,非常明顯的是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大幅度提升了,班級語文成績前幾名的同學就是經常登上閱讀光榮榜的同學。
(二)朗讀打卡群助力朗讀水平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核心素養,朗讀就是其中一大素養,該如何去訓練孩子們的朗讀呢?每天課堂僅有的40分鐘,花在朗讀上面的時間非常有限,請個別同學來朗讀,給予面對面的朗讀指導更是微乎其微。為了提高孩子的朗讀能力,我們也經常是使盡渾身解數,讓孩子回家后跟著錄音讀,可第二天一檢查,結果不盡如人意,前一天的語氣節奏沒了,以念經的形式迅速讀完內容,更別談什么有感情了。如何讓孩子課余時間的朗讀訓練達到實效呢?思來想去,設立朗讀打卡群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于是,孩子們回家后必做的一道題便是跟著課文錄音讀,家長幫忙錄完后發送到朗讀打卡群里。這樣一來,孩子沒法偷工減料,必須得跟著課文錄音慢慢讀,同時又方便老師檢測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更重要的是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他們無須再催促孩子去做作業。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三、精美板書助力語文學習
人們都說:“課堂的板書就是一堂課的縮影。”它既是老師課堂教學的真實反映,又是孩子們語文學習的一大助手。孩子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課文的脈絡,很明確地掌握本課所需掌握的知識點,日后復習時只要翻開筆記,通過板書就可回憶起當時的內容。不僅如此,精美的板書還可助力孩子們的語文書寫。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老師的書寫能力達到什么程度,孩子們的書寫水平也就在那個程度,經常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就是教師書寫漂亮的學生會更漂亮,教師書寫隨意的孩子的書寫就更糟糕。基于如此,教師的板書萬萬馬虎不得,從書寫、構思、目的都必須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助力孩子們的語文學習。
四、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平臺,助力語文合作能力
立足新課程改革,結合語文教學實踐,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發揮教師調控能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教學中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創設學習情境,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構建語文學習的共同體,搭建有效的語文學習的平臺,就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興趣,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樂于合作,善于交流,進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中共同探究、理解知識、合作創新、提高實踐能力、增強信心。
學生對語文學習是否感興趣,關鍵在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是否有“回應”。這就要求老師給孩子們搭建一個好的、有利于學習的平臺,同時要適時地給予恰當的評價。我們經常說: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對事物的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有興趣的學習當然事半功倍。當學生自覺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生的學習才會成為一種真正的有意義的學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段承校.以“專題讀寫”構建語文學習的平臺[J].江蘇教育,2017(1).
[3]李德鈺.語文學習平臺的構建[J].課外語文(下),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