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養具有基本寫作能力的實用性人才。但是目前在農村區域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文教學存在缺失現象,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產生了不利影響。為此,本文主要對農村初中應用文教學缺失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初中應用文教學;缺失現象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具有工具性、實用性的特點,而應用文教學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應用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學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目前農村初中應用文教學缺失現象還比較嚴重,對此還應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分析,使得相關工作者能夠認識應用文教學現狀,并感知加強應用文教學的必要性,提高應用文教學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從而促進應用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一、當前農村應用文教學缺失現象分析
(一)應用文教學未得到重視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應用文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初中生能夠寫出日常應用文,而且目前初中語文教材中,應用文內容應占據一定的比例,可見應用文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中考沒有將應用文作為重點考查點,所以這就造成一些語文教學沒有將應用文教學納入到初中教學的重點范圍,與其他內容相比,應用文教學往往是一帶而過,教師沒有對應用文教學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對學生也沒有作嚴格的要求,一般要求會寫即可。對此可以看出應用文教學還未得到重視,在語文教學中地位較低。
(二)應用文教學缺乏風格
隨著我國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內容以及方式方法都有所調整,但是在應用文教學方面涉及得比較少,一些優質課、觀摩課所選擇的文章涉及得也比較少,所以對應用文教學方式以及風格的樹立缺少有效的指導。在應用文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憑借教師個人喜好進行教學,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造成應用文教學氛圍較為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更無法使得應用文教學形成獨特的風格。
(三)存在“重欣賞,輕實用”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逐漸增強了對語文實用性功能的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仍然存在“重欣賞,輕實用”觀念,因此導致應用文教學得不到重視,學生應用文讀寫能力較差,無法滿足學生今后走向社會的需求。
二、農村初中應用文教學缺失的解決對策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應用文教學地位
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想要加強應用文教學效果,提高應用文教學地位,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應充分認識到應用文教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應用文納入到語文教學的重點,提高應用文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比例。同時教師還應充分認識到應用文對學生的重要性,應用文讀寫應是學生的基本素質之一。所以應用文教學應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應創新應用文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方式,應引導學生重視應用文的學習,加強學生應用文的訓練,并嚴格要求學生對應用文的讀寫,以豐富學生應用文讀寫的相關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應用文讀寫這種能力,能夠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應用文教學的趣味性
與其他文學作品不同,應用文主要以實用性為主,所以缺少其他作品的欣賞性,在學習過程中,不如其他文學作品對學生有吸引力,如果只采用講授法,就會造成課堂教學更加的枯燥、乏味。為此在應用文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轉變教學方式,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應為實際生活服務,對學生進行應需性訓練,將應用文訓練貫穿于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使得有意訓練轉變為無意訓練,將應用文寫作成為學生的習慣,這樣能夠不需要耗費精力,同時還能夠增加學生的應用文訓練,逐漸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在開展班會時,可以將想要說的事情提前告訴學生,學生整合教師說的事情,并將其寫成通知,在開班會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記錄會議記錄;又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寫一個語文學習計劃,并嚴格要求執行這個計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使得應用文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樹立教學風格,提高應用文教學水平
應用文按照性質、用途以及行業等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很多種,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將所有種類的應用文一一講解到。為此,教師還應從現實生活出發,選擇與實際生活最密切的內容進行講解,并將內容講深講透,還應引導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加強學生的自悟能力,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能夠將所學到的應用文讀寫能力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保證應用文教學效果。應用文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考慮各方面因素,包括學校實際情況、教學內容以及特點,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基于應用文教學種類較多,教師可以采用比較法進行應用文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種類應用文都有什么特點,并且能夠區分不同種類應用文寫作,例如比較通告與公告、比較述職報告與個人工作總結等,同時還可以運用比較法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學習“批評性通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學過的表揚性通報入手,讓學生思考批評性通報的內容、格式要求等。通過二者的比較,學生很容易掌握批評性通報的寫作。
(四)注重教學實踐,提高學生以及教師的綜合能力
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應為學生盡可能提供寫作訓練的機會,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性作業。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調查在暑假期間市場對人才需求都有哪些,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制作一份調查報告。這種作業的布置,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除此以外,還應注重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由于教師的教學經驗以及知識水平對應用文教學具有直接的影響,針對目前部分農村初中教師應用文教學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還應加強教師能力的提升,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實踐經驗,豐富應用文相關知識,加強應用文教學水平的提升,增強應用文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應用文教學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具有重要影響。而且應用文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對學生以后走向社會具有重要作用。針對目前農村初中應用文教學缺失現象,還應采取科學、合理的策略,加強教師對應用文教學的重視,提高應用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同時還應轉變教學方式方法,樹立教學風格,使得應用文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不斷提高學生的應用文讀寫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洪娟.初中應用文寫作教學問題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8.
[2]劉帥.延吉市第十二中學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D].延吉:延邊大學,2017.
[3]尹莉梅.試論中學應用文教學的逆向設計[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 2015.
附 ? ?注
本文系甘肅省慶陽市教育科學2018年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基于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農村初中應用文寫作教學缺失現象研究。課題立項號:QYLX(2018)161)。
作者簡介:張勇,1975年生,甘肅省正寧縣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