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申
在中國,影子銀行是傳統銀行體系的補充,隨著時代的進步,得到了快速發展的機會,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影子銀行體系規模已經達到了近28萬億元,占銀行資產比例的19%。但對于金融行業而言,影子銀行是一把雙刃劍,在推動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可能造成信用危機。
一、影子銀行對金融系統機構的平穩運行造成影響
影子銀行體系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而傳統的金融系統機構中以直接融資為主,雖然為金融市場提供了更多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金融市場的競爭,金融系統機構想要實現平穩運行并不現實。不僅如此,影子銀行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讓金融機構的業務邊界模糊化,現如今,很多傳統金融機構也在開展銀行影子業務,還有一部分金融機構直接參與到影子銀行的業務中,比如:某商業銀行開展的同業業務、委托貸款、信托貸款等都不屬于影子銀行業務,這樣的發展狀態固然可以讓業務邊界、業務范圍得到一定程度的擴大,但也會對金融機構經營績效、穩定運行造成影響。影子銀行中具有較強的關聯效應,實現了市場主體轉換,但是也影響了金融機構的穩定。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正確處理影子銀行和銀行體系之間的關聯性,比如可以借助資本監管的方式,針對理財產品規模設置一定的資本限制,通過其對理財產品的監控,有效避免金融銀行體系風險,通過理財產品、資產證券的方式流入到影子銀行機構中。
二、影子銀行對金融市場結構的平穩運行造成影響
影子銀行的發展改變了金融市場上的貨幣供求,經濟貨幣化程度不斷提高,不僅如此,影子銀行體系發展過程中,在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上也具有著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加深了金融市場的不完全程度,加重了金融摩擦,導致利率波動頻繁,金融市場的脆弱性進一步增強。想要降低影子銀行對金融市場結構的平穩運行造成影響,就要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影子銀行的信息透明度,明確監管主體,定期對影子銀行的產品、交易方式、交易規則等信息進行披露。同時,明確具體的獎罰機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鼓勵市場第三方評估機構參與到影子銀行的披露工作中,在雙重監管的模式下,最大程度避免信息不對稱情況的發生。
三、影子銀行對金融體系機制的平穩運行造成影響
新時期,隨著金融全球化程度加深,影子銀行體系也讓各國金融體系之間的聯系不斷增強,在這個過程中,國家的國際金融收支就會受到影響,在外債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外匯儲備規模就會相對縮小,抵御外來沖擊等能力就會逐漸減弱。想要維持國內金融市場穩定,提高抵御外來沖擊的能力,就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制定順周期性緩解措施,以此有效避免影子銀行對金融體系機制造成影響限制,比如:可以通過限制抵押融資市場的順周期性,并且從合約程度上加強對資本的限制,針對最初保證金、折扣率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要求,以此形成順周期性,降低影子銀行本身存在的風險問題。還可以適當借鑒發達國家的管理制度,加強國際上的交流合作,以此完善對影子銀行的管理制度。
四、影子銀行對金融資產規模的平穩運行造成影響
盡管在推動金融工具創新、豐富金融資產供給上,影子銀行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資產規模產生影響。尤其是近幾年里,影子銀行發展迅速,出現了包括信托、擔保、地下錢莊、小貸公司、典當行等多種影子銀行機構,多樣化機構創造出來的產品也具有多樣化特點,而金融產品本身復雜程度較高,且和金融工程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確定定價、衡量風險上都較為困難,極容易出現偏離內在價值的情況,讓金融市場價格更加波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對金融資產規模提出了全新的需求,最終對股票、債權、房地產等行業價格穩定性產生影響。由上可知,造成金融資產規模無法平穩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貨幣政策工具的滯后性,因此金融監管機構要對貨幣政策提高重視,加快保貨幣政策工具創新,比如:實現利率市場化改革,開放存貸款利率,建立起數量型、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滿足金融市場的使用需求。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影子銀行和金融體系之間的關聯問題,制定科學的監管制度,在影子銀行和金融體系之間建立起風險隔離措施,有效的控制風險。不僅如此,還要加強貨幣政策創新,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盡可能地降低影子銀行機構中的風險。(作者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