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 要:視力健康是順利進行閱讀、書寫以及參與各種活動的先決條件。視力低下影響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通過對學生近視病理的分析與研究,提出近視干預的策略,為今后的近視防控體系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學校體育; 體育鍛煉; 近視干預; 防控體系
中圖分類號:G45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006-002
隨著青少年近視率逐年增高,并趨向低齡化,高近視度發展的趨勢更加的明顯。我們應該認識到“保護好眼睛,防止近視發生”已經成為學校衛生保健中維護身體健康的首要任務,學校在近視預防的推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學生近視的原因,并且找到預防近視的有效方法,能夠大大降低學生的近視患病率,讓學生擁有良好的用眼環境,還給學生一雙明亮的雙眼。
一、近視發生的機理
1.視網膜成像原理
睫狀肌調節能力與近視的發生關系較為密切。當看近物時,睫狀肌反射性收縮,會將睫狀體向前拉動,于是懸韌帶放松。當看遠物時,睫狀肌反射性放松,睫狀體后移,懸韌帶被拉緊,減弱晶狀體對光線的折射能力,從而使物像落在視網膜上。正是由于人體通過睫狀肌收縮和放松的機理改變晶狀體的凸度,才使得不同距離的物體都可以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近視形成原理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過長時間用眼、看書距離太近、環境光線不足等會造成睫狀肌長時間持續收縮,使得睫狀肌過度緊張和疲勞,正常的放松和舒張能力下降,晶狀體凸度增大而無法恢復至正常水平,看遠物時物像不是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是聚焦在視網膜前面,造成看遠物時物像模糊不清,此時只有將物體移近,才能看清,從而形成近視。
二、體育鍛煉對于近視的防控原理
1.體育鍛煉有利于改善視力
近視可以被定義為將視標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的現象。研究顯示,從生理學角度而言,這一現象是由于角膜和晶狀體的屈光度過大或眼軸過度延長(鞏膜后移)共同造成的。根據WHO區域對全世界屈光不正進行系統評價,結果顯示,近視患病率逐年升高。在進一步探究中,發現體育鍛煉對兒童的屈光發育具有重要的影響,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視力發展的保護作用(基線為6歲)尤其顯著。
2.動態視力訓練近視防控原理
動態視力是指眼睛知覺運動物體細節的能力。動態視力是由睫狀肌調節作用使位移物體的物象落在視網膜上,同時,眼外肌協同作用對運動物體進行追蹤,相對于觀察靜止的物體,它需要眼睛進行更多的調節、集合等過程。因此,動態視力的提高可能伴隨著睫狀肌調節能力和視覺追蹤能力的共同提高。通過動態視力的訓練能夠有效提升兒童青少年的視覺功能。
三、體育鍛煉早期干預近視預防策略
1.保證體育鍛煉的時間
調查發現,很多學校在考試前,體育課會被主課老師“搶著上”,特別是中高考前期,這種現象特別嚴重,遇到雨天,很多體育課變成自習課。這樣大大減少了學生參加戶外鍛煉的時長,使學生疲勞的雙眼得不到及時的恢復。所以學校要嚴格遵守《新課標》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的周課時數,不得占用體育課來開展其他教學活動。如有特殊情況或特殊天氣需要暫停體育課,需要請示上級部門。同時學校也要利用好已有的教學場所,積極開發和創新雨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雨天也能參加體育鍛煉。
2.學校定期開展校園團體操
傳統的廣播操存在很多弊端。而校園團體操以徒手操和輕器械操為活動內容,以簡練的配合技術、靈活的隊形變化和優美的動作造型為活動形式,并配以節奏明快的音樂而完成的一種團隊體育表演,能滿足學生們獵奇的心理和較高的運動強度。學校定期開展校園團體操,以服務于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學生們有了興趣,提高了運動量和強度,自然會更大程度上促進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從而放松眼睛,預防近視。
3.動態視力訓練在體育課中的運用
動態視力訓練方法可以分為日常生活中不用器具的訓練;利用簡易器具的訓練;利用運動視覺訓練儀器的訓練。筆者研究通過視力訓練不僅能夠有效地控制學生的近視度數,還能適當提升學生的視力。例如雙人乒乓球正手推擋,在乒乓球臺正手位、反手位、中間、近端和遠端各設置6個點,并做好記號,要求訓練者往這些點位上推擋球;20米足球射門,訓練者采用腳內側踢弧線球的動作要領,要求訓練者仔細觀察射門點的位子,量好步數,出球后注意觀察足球的運行軌跡;30米加速跑看數字,教練將30米遠處看不清楚的帶字卡片置于胸前,訓練者從30米外向教練方向做加速跑并在跑進過程中嘗試看清楚卡片上的內容,看清楚迅速報出即為完成。這些移動目標練習,能讓學生的睫狀肌得到充分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視覺功能。
4.學校+家庭模式的開發利用
家校合作是家庭與學校以溝通為基礎,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種教育形式。視力的恢復和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靠學校每周的體育課來讓學生參加戶外鍛煉是不夠的,學校應該為每個孩子做好體育鍛煉檔案,把每個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練習情況及時向家長匯報。課后,老師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堅持每天戶外鍛煉1小時,通過家庭的監督完成作業。第二天及時把孩子練習的情況反饋給老師。從而讓學生減少網絡游戲和看手機的時間,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鍛煉。通過家校合作,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讓孩子充分享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關愛,享受到教育帶給他們的快樂。
四、結束語
近視的改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他需要國家、地方、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構建一套完整的近視防控體系,以此來推動近視的研究。作為學校,老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同時,學校也要鼓勵老師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不斷鉆研有利于視力恢復的教學方法。科學地鍛煉,合理地用眼,最后還給學生一雙明亮的雙眼。
參考文獻:
[1]殷榮賓,孫雷,王國祥等.應用ICF理論研究體育活動對青少年近視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8,24(10):1223
[2]郭海靜.控制近視率 體育活動最有效[J]中國學校體育,2017(12):17
[3]潘景玲,蔡庚,殷榮賓等.視力康復背景下體育鍛煉與兒童動態視力關系研究及啟示[D]江蘇教學科學“十三五”課題,(D/2018/01/51)
[4]樊澤民,劉立京.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視力健康管理[J]中國學校衛生,2018,08(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