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星
摘 要:當下幼兒園區域游戲材料通常是圍繞大主題所產生的一些游戲內容,一般都是老師根據幼兒的日常生活、藍本大話題方向以及與幼兒的談話活動中產生的。在小主題確定之后,教師在投放材料的時候通常容易出現問題,如老師精心準備的游戲材料幼兒并不感興趣,或者某個游戲持續一段時間后,幼兒就不喜歡繼續玩下去了。整個過程不僅需要教師對游戲材料及時進行更新,而且更需要教師關注幼兒的實際操作效果,繼而進行游戲的延續和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 中班; 區域游戲; 材料
中圖分類號:G613.7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117-001
高爾基說過:“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里,并負有改造它的使命。”區域游戲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能促進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游戲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在游戲中預設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幼兒只是被預設的小導演,很多時候還是在教師的預設下進行游戲,對于游戲的主題、游戲的區域以及材料的玩法都受到了限制,下面對一次中班區域游戲“飛呀飛”在實施過程中的轉變過程進行一些思考。
一、游戲環境從單一的作品展示墻轉向幼兒學習過程的游戲環境
在一次美術活動《設計風箏》中,孩子們設計了一面漂亮的風箏墻,仔細一瞧,大部分孩子都采用了線描畫的裝飾方法,只有一位小朋友在設計風箏時運用到了對稱的技能。于是在孩子們進行美工區《漂亮的風箏》活動前,教師給孩子們欣賞了一些生活中的對稱圖案:有風箏對稱、建筑對稱、剪紙對稱等,啟發孩子進行其他對稱圖案的設計。
在妙妙探索園(科學區)我們和孩子先進行了一次關于“飛呀飛”的調查表,孩子們根據已有經驗發現身邊也有很多會飛的動物、玩具……我們進行了“玩一玩”“探一探”“記一記”三個不同層次的游戲。一開始孩子們實驗材料比較單一,幾次游戲后,孩子們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科學區里,他們還會去資源庫尋找其他的材料,如塑料袋,小宇用電風扇吹,發現塑料袋也能飛起來。之后我們還和孩子一起設計了記錄表,可以自己用喜歡的符號記錄下猜想和驗證的結果。這個“讓它飛起來”的小實驗還在延續下去,孩子們經常會去選擇不同的材料和工具進行組合,玩出不同的玩法……我們還和孩子們設計了“我玩過了”記錄表,游戲結束時可以將自己玩好的游戲序號貼在相應的表格中,這樣可以清楚的了解每個孩子在科學區的游戲情況。
除此之外,我們還提供了拉拉書,孩子們可以根據拉拉書步驟圖,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不同關于“飛呀飛”的小實驗,每個實驗的材料都可以自己去挑選材料,生發出很多精彩的小實驗。游戲環境不僅是幼兒作品的展示墻,更多的是應該體現幼兒學習過程的真實游戲環境,是有跡可循的一個游戲環境。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及時對幼兒的游戲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發現和提升,這樣孩子才能將游戲玩得更深入,更精彩!
二、游戲材料從高結構單一玩法轉向低結構多樣玩法的游戲材料
妙妙創意吧(美工區)使孩子們經常喜歡做一些藝術創作的地方,圍繞“飛呀飛”主題,孩子們想到做一些會飛的昆蟲,如蝴蝶、蜜蜂、蜻蜓等,“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蝴蝶呢?”萌萌想到用彩紙可以折,于是我們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了參考,琪琪發現折蝴蝶也有好幾種方法呢,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就將基礎的折法,如雙三角形和雙正方形的折法制作成了步驟圖,在活動時可以自己選擇制作材料和方法,孩子們自己在裝飾盒里選擇不同的材料,或貼或畫進行不同的裝飾,然后將制作好的昆蟲展示到樹枝上,看上去小樹都變漂亮了呢。
除了美工區可以選擇不同的材料和玩法之外,在妙妙生活坊我們還圍繞“穿”和“夾”的關鍵技能,和孩子一起完成了關于“穿”和“夾”的思維圖導圖,“穿來穿去”的活動孩子們在生活區可以自己選擇我們共同收集的不同的線,如:鐵絲、魚線、麻繩、棉線等,然后選擇合適的材料,如珠子、鈴鐺、吸管等進行穿,從一開始的隨意穿,到慢慢的有規律的穿,無不體現了幼兒的進步。“夾來夾去”的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先選擇我們收集的不同的夾子,如:鑷子、開核桃器、夾子、夾球器等,然后選擇不同的材料,如泡沫球、豆子、小紐扣等進行夾的練習。
游戲材料很多時候都是老師準備好的材料,多數只有一種玩法,所以容易出現幼兒不感興趣的現象。當材料和玩法都不限制后,幼兒有了自己選擇的空間,可以自己去探索和生發一些新的玩法和創意。所以低結構的游戲材料更能玩出多樣游戲。
三、游戲過程從漫無目的觀察轉向有針對性的觀察并記錄
在一起區角游戲活動時,教師發現建構區的小澤搭的火箭不牢固,于是提問小澤:“你的火箭搭的真不錯,你還能搭高一點嗎?”小澤又往火箭上放了一層積木,結果火箭馬上就全部倒了下來。我提問建構區的孩子們:“為什么會一下子火箭倒塌了呢?”小杰說:下面的紙盤太小不牢固?“那可以用什么方法讓火箭更加牢固呢?”孩子們想到用資源庫的紙杯來代替積木,并且在底板的地方選擇大一些的紙板,這一次他們果然搭出了更高的火箭。
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對于每次游戲的重點觀察目標或者對象心中有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隨時準備好筆和記錄本,必要時用拍照的方式記錄精彩瞬間。這樣孩子們能在每次游戲時得到能力的提升。
四、游戲評價從教師的一言堂轉向師幼共同評價的多言堂
《綱要》將游戲評價的功能界定為:“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查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有效的評價應該是除了教師以外,還要請幼兒一起加入,選擇有針對性的照片和錄像,請多個孩子一起針對某一個事情進行講述,大家一起在線還原游戲的真實場景,相互評價繼而共同提升游戲的質量。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不再是主導者,更重要的是一個參與者和觀察者,能夠隨時隨地親近幼兒,和孩子一起推動游戲的發展,進行游戲內容的生發,讓幼兒在游戲中能夠得到個性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李季湄,馮曉霞主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