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
摘 要:針對當今少年兒童普遍存在的不愛運動、身體素質較差、肥胖率和視力不良率增多、心理健康也出現問題的狀況,通過原因分析,認為,培養體育運動興趣是讓少年兒童動起來的關鍵;尋找解決方法,使少年兒童積極參與體育運動,才能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體育運動; 興趣; 培養; 少年兒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193-002
1.問題的提出
少年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如今卻是多數不愛運動,導致少年兒童身體素質較差,運動能力下滑,肥胖率持續增高,視力不良率繼續攀升,器官機能不斷下降[1]。另外,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提供的一份資料表明:中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有3.67億,據保守估計,其中中小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為21.6%-32.0%,突出表現為人際關系、情緒穩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2]。
培養少年兒童的體育運動興趣,引導他們走向戶外,積極參與體育運動,是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積極手段。
2.當今少年兒童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的原因分析
運動興趣是人們積極地認識、探究或參與體育運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是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動力。人們一旦對體育運動有了興趣,就會主動對與體育運動有關的事情和信息表現出特別的關注,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中來[3]。
學校方面,升學的壓力,使學校的體育課經常被“升學考試課程”占用,即使中考加入了體育考試,考試要求偏低導致體育考核形同虛設,體育課也就可有可無。盡管國家層面對學生健康干預的文件一個接一個出臺,但效果甚微。教師層面,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不作為或無效果。不作為是怕一旦學生出現傷害事故,學校和學生家長把責任推給體育教師,因此上課安排隊列和體質測試項目練習,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無效果是部分教師偏面地理解培養運動興趣,學生喜歡玩什么就玩什么,采取“放羊式”的“自由活動”,學生學不到運動技術和技能,對體育課也失去了興趣。家長和學生方面,各種課程的培訓被家長安排,卻鮮有體育內容的課程,即使有余暇,孩子們沒有志同道合的活動伙伴,也沒有一定的運動技術技能,所以,一有閑暇就在家里玩手機等電子產品而不愿意出門運動。
3.培養體育運動興趣對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
3.1培養體育運動興趣的同時促進生長發育
少年兒童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運動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改善各器官系統的功能,運動可以促進少年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
少年兒童本性活潑好動,對富有變化和刺激的體育運動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希望嘗試所有未體驗和接觸過的項目,特別喜歡在活動中開展競賽,以顯示自己的能力。所以,通過一些運動項目的嘗試學習,對少年兒童的運動興趣進行啟蒙和激發。通過普及性的游戲性運動,全面鍛煉身體,促進生長發育。另外,少年兒童時期身體素質的發展有其特定的敏感期,速度素質發展從7歲開始的,速度力量的最初發展是在7-8歲。靈敏素質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提高,10歲以后就應著手培養靈敏素質。所以說,少年兒童時期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時期,此年齡段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將對促進身體良好的生長發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培養體育運動興趣的同時促進心理健康
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運動不僅有助于呼吸、循環系統和身體的強壯,而且有益于心理發展。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發展都離不開運動”[4]。也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體育行為對其身心健康有促進作用。未成年人在施行體育行為時,都需經歷承受一定的生理與心理負荷,即時適應客觀環境,調適人際關系等,在這種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或強化了未成年人的自信心、團隊精神、良好習慣、意志力、集體主義等[5]。
體育運動的游戲趣味性、比賽的局勢多變及輸贏難料,正好滿足少年兒童偏愛刺激和挑戰的心理需求。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過程還包含著各種社會關系互動,與同齡的伙伴一起訓練、游戲、比賽,在集體中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培養積極的心理和自信心。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都是陽光外向型、充滿朝氣型,很少有心理方面問題。
4.培養少年兒童體育運動興趣的手段
4.1精心準備體育課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
體育教師按照大綱認真備好每節課,教學內容要適合少年兒童身心的特點,針對不同運動基礎的學生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基礎技術的學習,根據少年兒童興趣難以長時間專注的特點,少做單調重復練習,多配以游戲和競賽的手段,調動少年兒童參與的積極性。
4.2自主選項、分層次開展學校課外活動
2014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意見》強調,要切實保障中小學體育課課時,鼓勵實施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計劃,促進青少年培育體育愛好,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
成功的例子如清華附小,學校制訂了每天“三個一”的體育活動內容,即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天一個晨練微課堂、一個健身大課間,每名學生一個體育自主選修項目。學生自主選修,體育老師全程輔導,自主選修項目包括了游泳、棒球、板球、健美操、輪滑等十個項目[6]。學校課外活動,根據學校場地設備條件,盡可能創造條件開設多個項目,學生自愿選擇。每個學生一學期固定一個項目,按學生掌握技術的程度分班。各個項目由專項教師全程輔導,聘請校外專業教練進學校,提高各項目的專業技術指導水平,使學生真正學會所選項目的運動技術和技能。
4.3學校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
學校定期組織各項目的多種形式的競賽,學生可以盡情表現,展示自己所學的技能,享受成功的愉悅,增強自信;同時也是檢驗自己的學習掌握程度,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與他人的差距,鼓足干勁,迎頭趕上。競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單項技術排名賽,也可以是多項技術團體賽;可以是班級間循環賽,也可以是校際間對抗賽。學校必須提前制定計劃,給予學生充分的準備和訓練時間。多種形式的競賽,調動學生的參賽興趣,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和訓練,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和積極向上的心理形成。
4.4鼓勵少年兒童參加校外體育興趣培訓班
校外體育興趣培訓班在培養學生對某一體育運動項目興趣的基礎上,還對此運動項目的專項技術及戰術進行比較系統的指導和培訓,通過較多課時的訓練,學生的專項技術和技能會有比較高的提升,特長和優勢會顯現出來,增強學生的表現欲和自信心,也利于鞏固學生對此運動項目的興趣。另外,體育興趣培訓班的培訓時間除了上學期間的課后時間,還包括寒暑假,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可以克服學生怕苦怕累的嬌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強壯筋骨,塑造品格。參加培訓班還可以結識新的活動伙伴,一起玩耍,一起比拼,釋放情緒,享受樂趣。
通過校內外的協同努力,使少年兒童找回玩的樂趣,培養體育運動的興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運動訓練,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鐘亞平,蔣立兵.多學科視域下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困境與突破,體育學刊[J]2018,25(3):P38-43
[2]周海峰,等.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研究,“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四卷)
[3]季瀏,等.體育心理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P56
[4]邵天逸.論蒙臺梭利的兒童身體活動觀及其啟示與局限,體育與科學[J]2017,38(4):P115-120
[5]葉松慶.當代未成年人體育行為對道德觀發展的作用,成都體育學院學報[J],2013,39(8):P80-85
[6]李雪穎.改革中砥礪前行突破中蓬勃發展——教育部加快轉變學校體育發展方式,中國體育報,2015,6,15,第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