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南
摘 要:社會時代的發展也促使經濟市場發生巨變,市場化改革在此背景下得到全力推行,我國社會經濟也在市場化改革的浪潮中迎來了良好增長態勢。而對于企業管理來講,在市場化改革背景下普遍存在管理規劃不足、管理理念有待更新等不足,因此要想激活企業的發展活力與創造力,則需要把握好每一次改革機遇,對企業管理模式予以創新,在市場化改革大環境下生存下來且取得更好發展。
關鍵詞:市場化改革 企業管理 創新 實踐
在當前我國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企業經營發展所處的競爭環境愈發激烈,許多企業在管理當中由于戰略規劃不足、創新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而制約了前進腳步。所以,在市場化改革大環境下企業管理創新改革已成為重中之重,在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及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表現等方面,顯得尤為迫切。
一、我國市場化改革背景
隨著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的主張之后,企業在市場中的行為限制也逐漸放寬,意味著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的管理自主度會更高,將迎來更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在市場化改革背景下,我國經濟市場自由化程度逐步提高,企業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巨大競爭壓力,要想生存下來且得到良好發展,則要“戒掉”對政府的依賴,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去創新改革管理模式,強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市場化改革中企業管理創新的特點
企業管理創新本質上便是要對企業現有資源重新展開合理配置,包含理念、戰略、組織、制度、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創新。具體來講,市場化改革中的企業管理創新,表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系統性。企業管理屬于復雜且系統的工作,對企業管理的創新不僅要考慮到外部經濟環境、國家宏觀政策等因素,也要結合企業所在行業發展、內部現有資源等情況去合理制定管理目標與方案,保證企業管理創新的可行性。二是全員性。企業管理創新涉及企業內部所有部門、崗位、人員及工作環節,要推動全員參與,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利用頭腦風暴法,群策群力,推進企業創新,可以設立項專項獎金鼓勵全員創新,集小步為大步,推進企業改革,以商鞅立木的決心來推動創新。三是變革性。企業管理創新意味著要對內部原有資源重新進行配置,打破舊的藩籬,建立新的規則,一定會觸動舊的利益群體,要求企業家把握大局,在保持企業戰略穩定的情況下,有掃掉舊壇壇罐罐的決定,才能在實踐中積極推動創新,具有明顯的變革性。
三、市場化改革中企業管理創新實踐策略
在企業管理當中,戰略定位、文化精神、組織架構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相互促進且相輔相成,所以在當前的市場化改革背景下,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也需要從這些方面著手實踐,本著平衡發展的原則,不得顧此失彼。具體來講,市場化改革中企業管理創新實踐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創新企業發展戰略定位
對于企業戰略,通過PEST分析,以了解企業外部環境;通過五力模型,了解所屬行業環境;通過資源與能力分析、SWT及價值鏈分析,了解企業內部運營狀況;這樣企業才訂立符合自己特點的發展戰略,推動企業創新,推動企業發展,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現階段企業有進行管理創新嗎? 如遠程辦公、網絡培訓、大數據應用、外銷轉內銷、網絡帶貨等。中國目前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有大量的企業向海外轉移,特別在東南亞、中亞建立自己的供應鏈體系,這時企業的管理創新更應在建立企業管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管理創新。在企業管理創新實踐中,對發展戰略的重新定位屬于首要且關鍵的基礎,明確了企業未來發展目標后才能更加堅定且加快改革步伐,也是推動企業管理創新的第一步。
(二)創新企業組織管理
企業管理創新中對組織管理的創新同樣是不可缺失的關鍵,尤其是在如今市場化改革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內部組織架構發展朝著扁平化、網絡化、生態化方向發展,所以企業在組織管理中也需要迎合這類發展趨勢,積極推動企業組織管理方面的創新。從組織設置層面來看,企業應當大舉推進組織管理的扁平化,盡量剔除繁雜的管理層級,保證內部決策鏈與信息鏈能夠及時互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在市場經營中能夠對用戶需求、市場形勢變化有更加快速的響應。此外,企業組織還需要走“去中心化”的道路,要確定以客戶創造價值的核心導向,結合市場對內部組織進行完善。與此同時,企業組織管理也要綜合如今互聯網時代的特征,推行組織管理線上化,借助互聯網技術、數字化技術去提高組織管理效率以及信息交換速度,保證決策的及時性。
(三)創新企業管理思路及制度
在當前市場化改革背景下,企業管理不管是內涵還是實際運營,均發生了巨大改變,所以企業在管理思路以及管理制度方面,也需要迎合形勢去及時創新。其中,在企業管理思路方面,應當將管理重心從過去的提高投資、擴大企業規模轉變為以經濟效益為核心方面,并且要做好企業管理的前瞻預測以及全過程控制方面的工作。在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方面,需要重點做好資金管控,關注對企業資金的統一化管理,不僅要提升資金利用效益,也要把控資金的無謂外流,保證企業資金周轉既有流動性也有穩定性,進而維持企業正常運轉。同時,對于企業的投資行為要謹慎,對于項目投資的前期管理需要進一步完善,建立起權責利相互統一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保證投資風險降至最低,獲得可觀收益。此外,還要提高企業資產管理水平,構建健全的企業資產經營責任制度,保證企業資產能夠增值,關注對資產結構的優化及各項資產利用效率的提升。重視財務會計信息數據的管理,為企業管理及經營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四)創新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基,更是企業管理的行為準則,知名大企業的發展均離不開企業文化精神的熏陶。所以,在企業管理創新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對企業文化精神的大力塑造。當然,我們也需要看到目前企業改革當中,管理創新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風險性,因為在創新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直接造成的損失顯而易見,并且創新改革之后能否取得成功還存在未知。因此,公司要建立一套愿景、使命、價值觀、企業倫理為基礎的文化體系,建立完善制度體系,以標語、企業培訓等方法將企業文化理念植入人心,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企業人才庫,推行企業內部技能盤點及技能培訓,同時推行企業提案制度,在節省成本或項目創新所產生的收益公司與員工共享的原則下,鼓勵創新,建立核心員工、創新型員工配股制度,企業與員工共命運,以推動企業創新。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在當前市場化改革大環境下保持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則一定要把握機遇去推動企業管理的創新改革。在企業管理模式創新中,不僅要緊密聯系內外部環境的發展形勢,重新定位企業發展戰略,創新企業組織管理,完善企業管理制度以及大力塑造企業文化,同時也要在今后的管理創新實踐中不斷檢驗與完善,保證管理創新能夠緊隨時代發展而動態調整,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實現企業長遠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宏芬.企業管理中企業管理標準化的作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7,(11).443—444.
[2]韋芳.市場化改革中的企業管理模式創新[J].納稅,2018,(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