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國是煤炭生產消費大國,燃煤發電企業的燃料采購成本占其生產經營成本比例超過70%。本文以XX發電集團的煤炭采購經營工作為例,研究大型企業大宗商品采購工作的重要經濟意義,提出了一種用于煤炭采購的績效評價辦法,以期對企業大宗商品采購工作提供一種有效的考核激勵思路,從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整體經濟效益。
關鍵詞:燃煤發電;煤炭采購;績效激勵
中圖分類號:F426.21;1327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030-02
我國是煤炭生產消費大國,2015年全國用于電力生產的煤炭消費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41.8%(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燃煤發電企業的燃料采購成本占其總成本比例超過70%,原料采購行為的有效性極大程度的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以XX發電集團的煤炭采購經營工作為例,研究大型企業大宗商品采購工作的重要經濟意義,提出了一種用于煤炭采購的績效評價辦法,以期對微觀企業大宗商品提供有效的激勵思路,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
一、方法簡介
(一)方法得出思路
將從市場采購來的煤炭以船(批次)為最小計價單元,以周為區間、5500大卡/千克為標準品進行歸一折價(采購價去運費),同市場主流指數進行對標,乘以實際采購量按照結算熱值折5500大卡/千克標準品數量計算采購盈虧,每8周進行一次算術加總,獲得一種周期性的考核指標集,并以此為基礎計算燃料市場端采購水平的依據。(見圖1)
分析圖1秦皇島煤炭交貨價格中間價(周發布)、汾謂動力煤價格指數(周發布)、xx發電集團周度到岸價格平均(以船或批次為單位、折5500大卡/千克、去運費)的對比,總體趨勢中,發現XX發電集團實際采購的到岸價格同市場主流指數趨勢長期保持較高的相關性。
(二)方法原理
由于CCTD、CCI指數歸集時不同交易方式的入指數比例不同,對比分析xx發電集團煤炭采購長協、現貨采購方式的常年比例,本文選取CCTD和CCI各50%權重形成對標專用指數PTI(Purehase Target Index采購對標指數),即:
為了提高考核辦法的操作性,以及規避單一指數集合的市場偏頗,將對標的目標指數進行如下加工:1.當周發布的指數進行平均;2.因為節假日等原因官方未發布更新的指數,按照其所在周的前、后續周指數數字的平均列入計算。形成一種新的綜合型對標專用指數,同xx發電集團采購價格按周進行對標求差,如圖2:
采購對標指數PTI同XX發電集團實際采購煤價(折5500大卡/千克標準品、去運費)呈現出高低互現、相關度更高的形態。以PTI同XX發電集團實際采購到岸價格的差值,乘以當周采購到岸煤炭標準量(本文按照采購熱值折算5500大卡/千克標準品量進行處理),得出單周對標盈虧額。(見圖3)
根據煤炭市場波動周期的大致規律,以8周為周期對對標盈虧進行算術加總。結合市場價格趨勢,可以看到在煤炭市場價格橫盤時期,對標盈虧的指標數值維持在很小的幅度;而當市場價格出現較大波動時,對標盈虧的指標數值就非常靈敏的呈現出聳立的形態。
對標盈虧數值產生的機理,分析如下:由于XX發電集團的市場端采購成分可以分為戰略長協、年度合同、自營貿易、現貨幾種,而各種渠道的煤炭價格形成同實際交貨到岸的間隔(主要是裝運時長)不盡相同,也就是說當周采購到岸的煤炭實際是前4-7天左右發貨裝運的,而且本身平倉價格的專用指數的代表性構成,有是各個品種動態組成的。理論上,漲價階段的對標盈虧為正向,跌價階段的對標盈虧為負向,綜合煤炭市場價格趨勢和對標盈虧的匯總也印證的這個推測;但是,如果采購端通過提高市場分析能力、準確預判,在漲價階段提前多買、跌價階段推遲后買,則可以有效提高對標盈利。
(三)方法特點
這種對標盈虧評價辦法有以下特點:
1.評價導向明確:選取適當處理的兩種主流指數作為對標對象,將XX發電集團采購行為以實際到岸價折5500大卡/千克標準品對標市場5500大卡標準品價格指數,形成對標盈虧。將煤炭作為大宗商品的復雜貿易品種結構、不同產地多樣產生的不同升貼水賞罰,以唯一的盈虧作為評價標準,能夠直觀的展現評價結果。
2.激勵相容特性:用作對標的指數體系是對社會公布的綜合指數,其本身囊括了多種煤炭貿易品種并且具有明確指向性,指數旨在反映秦皇島港及環渤海港口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在現貨市場上的銷售價值。XX發電集團的采購操作可以通過提高低價貿易品種的比例以尋求良好的對標評價,也可以在預判到市場漲價運行期間提前加大采購批量,亦可以在預判到市場跌價階段以消耗庫存裕度博取市場低價吸納的機會。總體激勵效果是融洽的:一、建立在正確市場預判基礎上、合理的市場操作將會獲取正向的對標評價值;錯誤的市場預判、不當的市場操作將會收到負向的對標評價值;二、各評價期之間的盈虧值可以竄動,但是整體盈虧總量仍然固定,允許寅吃卯糧,但是終歸是要體現在長期評價中。
二、方法例證檢驗
通過對XX發電集團2013年10月以來截止2018年8月共253周的實際采購數據的復盤檢驗,對標盈虧法累計產生關鍵盈虧指標32次,其中正向盈利19次,負向虧損13次。通過對比煤炭市場價格走勢,考核指標正向盈利產生在煤炭市場價格攀升階段,負向虧損的情況出現在煤炭市場價格快速回落的階段。從2014年開始復盤測算2014-2017年4個完整年度,其評價測算結果如圖4、表1:
XX發電集團在2014-2017年4個自然年的采購績效評價值分別為-1220、-4588、16129、15848。其意義是企業的實際采購行為同采購對標指數PTI對比后的虛擬盈虧,此數值可根據企業情況進行設置,直接用于企業的大宗商品采購部門進行績效評價,用于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考核管理。
(注:本文選取數據經過模糊處理,處理過程不影響原理展示)
三、結語
本文基于燃煤發電企業的煤炭采購業務,提出了一種用于大宗商品采購的績效評價方法(pTI對標盈虧法)。該方法可以用直觀的單個數值對一定周期內的企業采購行為同宏觀市場進行績效對比,用以評價企業采購團隊在市場上的采購操作進行經濟性評價,以期對企業大宗原料采購經濟效益的科學激勵。
鑒于本文的研究出發點是燃煤發電企業的煤炭采購行為,以及基于煤炭市場比較成熟的指數體系,文中提出的方法僅針對特定行業企業有借鑒意義。而類似煤炭的其他大宗商品,如果存在同樣可信度、推廣度高的行業指數,亦可采購文中提出的累計對標盈虧原理進行績效評價。
作者簡介:喬攀(1986),男,主要從事發電企業電力市場及成本經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