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君
摘要:當前,我國基層人口總數較大,基層醫療衛生的發展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為了解決農村人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政府推出了“醫共體”的新型醫院組織模式。縣域醫共體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為目標,以優化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成立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為載體,以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為突破口,在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的基礎上提高縣鄉醫療衛生服務效率。財務管理作為醫共體的一個重要環節必然受到重視,就目前看來,傳統的財務管理不能夠適應縣域醫共體模式,而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可以為醫共體的發展提供有效的財務支持,因此,縣域醫共體實施財務集中管理是必然的選擇。本篇文章將對縣域醫共體實施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建設過程和實施措施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262-01
一、引言
縣域醫共體以縣級醫院為龍頭,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推動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和縣域內縱向流動,逐步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體系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為患者提供優質、全程、連續的醫療服務,就醫秩序更加合理規范,醫療費用結構和增長更趨合理,醫保基金利用更加高效。其實縣域醫共體最主要的是把縣級、鄉級、村級衛生室的醫療資源整合起來,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滿足基礎群眾的醫療健康需求。
縣域醫共體建設要取得成功離不開一個有效的內部管理體系,醫共體的建設工作涉及到各個鄉鎮醫療機構大量的財務相關問題,處理好其中的財務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集中管理制度對縣域醫共體來說相當重要。
二、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建設
醫共體中的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建立總院和分院,在總院建立財務集中管理中心,主要負責醫共體成員單位的所有財務管理和會計集中核算工作,在總院實行醫共體財務統一核算制度,統一會計政策、統一財務人員管理,統一標準化處理財務業務流程,最大程度上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規范性。各個分院的財務部門要認真負責其所屬醫療機構的財務工作,財務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上報其財務信息數據到總院的財務集中管理中心,實現各個鄉鎮醫療機構之間的財務信息共享。此外,總院要加強審核各個分院的年度預算、報銷費用、資金支付情況,嚴格監督控制資金流向,避免分院出現資金濫用的現象。同時實行績效考核制度,對預算合理且執行結果理想的單位給予一定的激勵。當然,總院和分院也要合理分配權限,使各方工作執行情況有利于醫共體的財務管理。總之,財務集中管理中心要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配合醫共體建設進行資源整合,最大程度發揮醫共體的價值。
三、加強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縣域醫共體信息化水平
醫共體模式下實行財務集中管理對縣域醫療機構的信息化水平要求很高,因為其發揮作用需要必須要跨區域、跨部門。總院對分院的財務集中核算管理需要實現數據網絡共享、數據集中管理、數據批量轉換與分析等等目標,因此,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需要提高當地信息化水平才能順利完成財務集中管理的相關工作。
(二)加強醫共體財務人員隊伍的培養
由于基層大部分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工作人員專業素養比較一般,在短時間內適應醫共體模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實行財務集中化管理后,縣域醫共體的財務工作人員應該進行統一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財務人員隊伍的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的計算機技術操作水平,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夠盡快適應醫共體工作的需求。同時,財務人員要主動去學習建設醫共體的相關理論知識,統一思想,積極支持醫共體的財務集中管理工作,有利于財務人員為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模式的成功發揮更大的貢獻。
(三)建立健全財務集中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總院和分院共同完成縣域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工作,必須要建立健全財務集中管理制度。擁有統一的規范的財務集中管理制度是建設縣域醫共體的重要基礎。因此需要建立相應的制度來規范各個分院的財務工作。在預算管理方面,分院要嚴格按照醫共體模式對預算管理的規定來開展其醫療機構的所有預算工作。在支出管理方面,分院應該嚴格遵守醫共體對支出管理的相應規定,根據所劃定的可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來管理各種費用報銷,提高分院費用支出透明度。在資產管理方面,要建立相應的資產管理制度。分院應該對采購的所有醫療設施及醫療藥品進行嚴格監督,而且要及時了解資產的使用情況,結合實際需要來采購相應的醫療設備,盡量避免出現醫療資產浪費閑置、使用效率不高的情況。采購單要經過醫共體相關部門的審批才能進行采購和支付,而且要制定嚴格的財務審批制度,實行財務分級審批制度,明確總院和分院對不同事項的審批權限,明確各級管理者的分工與職責。
(四)加強績效管理工作
縣域醫共體的財務集中管理中心也需要建立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加強績效管理宣傳,做好績效考核工作。注意克服績效管理的缺點,圍繞醫共體建設的相關工作,科學合理制定績效考核的各項指標,最大程度做到考核公平公正,讓每一位財務工作人員都認同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利用績效獎金激勵工作人員,提高工作人員的自主性、積極性和責任感,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工作水平。
四、結語
為了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我國實行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提出建設縣域醫共體。由于我國實行醫共體模式時間不長,對縣域醫共體的建設工作還處于積極探索階段,對縣域醫共體實行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經驗還不夠豐富,在實行縣域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是縣域醫共體運作的關鍵部分,只有做好財務集中管理工作,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重視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爭取做到把有限的資金運用到醫療服務中去,才能最大程度發揮縣域醫共體的作用,促進縣域內醫療衛生機構資源合理配置,從而提升基礎醫療服務能力,讓廣大基層群眾充分享受到醫療改革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