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軒 宋修涵
摘要:民辦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但是由于與公辦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相比存在著特殊性,不應同等看待,需要找準方向,采取合理措施積極應對。如果民辦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會影響他們日后的學習生活和就業。本文針對民辦高校學生出現的特殊心理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給出了相關對策,最終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霾,自信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民辦高校;心理問題;特殊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474-01
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序列的補充,近幾年民辦高校數量呈現了不斷增多的態勢,而學生數量的增多也衍生出許多的問題,其中,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較為突出,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給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埋下了隱患,民辦大學生既有普通大學生的共性心理問題,又有其特殊的心理問題,需要區別對待,對癥下藥。
一、民辦大學生特殊心理問題具體表現
(一)自卑心理
民辦高校大學生的自卑心理問題可以說是繞不開的話題,這種意識已經深入的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無非就是高考成績分數不理想,沒有進入到合適的專業或者學校,被迫來到民辦高校,與其他普通公辦高校對比產生的心理落差感造成的自卑心理。若想解決這個心理問題就需要順藤摸瓜、追根尋緣,找出問題所在。進入到民辦高校的學生大部分是因為在高中學習時沒有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主觀不努力、約束性較差或者受到整體學習環境影響等內外多方面原因造成,這些學生認為自己就讀的民辦高校檔次低、沒有達到預期,出現了懷疑自身能力的情況,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問題就不足為奇了。
(二)焦慮心理
焦慮心理普遍存在于民辦大學生當中,造成他們學習上的困難。學生焦慮心理的實質是學習預期與學習結果不一致造成的恐懼心理狀態,是一種負面情緒。此外,民辦高校學生會與公辦高校學生在各方面進行對比,加劇了焦慮的心理狀態。據調查發現,當前部分民辦高校學生剛入學就產生了這種不良的心理情緒,他們認為自己比公辦高校學生低人一等,無論怎樣努力也不可能達到他們的水平標準,或者是認為畢業以后在就業方面無法與公辦高校學生競爭。在這種心理狀態下,部分學生竟然選擇了自暴自棄,虛度了四年的大學生活。還有部分學生在高考沒有發揮好來到民辦高校以后,以逃避現實結果的方式來應對這個挫折,不愿意積極面對民辦大學生活,再加上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對學習更是提不起興趣,不認真聽講,無法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種在高中時期就持有的學習惰性和學習動機弱的心理帶到了大學學習生活當中,如果不及時調整和糾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三)個人成長經歷的不同
民辦高校的大學生更由于其個人經歷、家庭教育、家庭經濟等因素,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體會別人的感受,導致人際關系緊張,進而引發諸多心理問題。
二、解決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入學指導
高校入學教育是大學生進入高校校園首先開展的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是校方展示民辦高校優勢的最佳途徑,也是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入學教育既要做到內容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幫助學生適應不同環境下的校園生活,同時又能在潛移默化當中使學生克服迷茫和困惑等不良心理狀態,樹立起積極的學習觀念。比如,在進行入學第一堂集體課程時,聘請心理醫師對于學生目前的現狀進行分析和講解,系統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給學生打下一針強心劑,從而端正學習態度。除了心理課程之外,可以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入學指導教育內容,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育內容。最終目的幫助學生在入學之初就可以初步建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規劃出一個積極向上且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
(二)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體制
民辦高校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可能一時就能解決,需要在高校當中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預防治療體制,從根源上解決好這個問題。在系統的心理健康工程當中,以學校為總依托,形成院、班級三級心理輔導管理體系,在學校當中建立專業的心理咨詢科室,按照學生比例配備相應的心理輔導師,同時與思想政治方面的專業教師相互關聯,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各個層級的輔導機構形成層層傳遞的關系,如果在班級或者專業當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向上傳遞給院系解決,院系無法解決的由校方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師共同會診解決。同時,開拓心理講課問題咨詢渠道,在學校內部網站上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窗口,一方面宣傳如何保持正確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設置留言板給學生反饋心理問題。此外,通過網上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
(三)建立有益的校園文化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故校園環境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大學校園中應該根據學校、學生、專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比如,邀請相關專家進行有特色的學術講座或報告,開展富有創新意義的各種體育、文藝活動比賽等,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大力弘揚學校的優良傳統,努力營造一個心理健康、情感積極的學校氛圍,吸引并培養學生新的愛好。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辦高校學生形成的心理健康問題錯綜復雜,并非短時間內就可以解決的,需要校方、教師、家長還有學生自身多方面共同努力之下解決好這個問題。同時,民辦高校和教師在應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起到了主導作用,將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作為一項長期的工程,承擔應有的責任,真正把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彩、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