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珍曉
摘要:合同管理是醫院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采購業務還是基建項目,合同雙方均需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規范和約束醫院經濟行為。加強合同管理,既是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又是維護醫院合法權益、防范相關法律和業務風險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醫院的內部管理水平。
關鍵詞:醫院;合同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6-066-02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院除了正常的醫療業務外,與外界的經濟業務越來越多,為規范內部控制,保護醫院的基本利益,各項經濟業務簽訂的合同自然也越來越多。醫院的經濟行為復雜多樣,經濟合同種類繁多,包括設備采購、材料采購、新建及改擴建等基本建設工程、大型修繕項目、各類物資采購、設備維修業務、大型設備維保業務、信息系統開發、科研協作、外包服務、醫患糾紛處理等等。因此,潛在的經濟糾紛和經營風險也相應有所增加。
一、醫院合同管理現狀
1.合同管理缺少制度依據
大部分醫院目前都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合同管理相關制度,沒有建立統一、規范、科學的管理標準和控制程序,致使在合同的簽訂、執行、保管的過程中無章可循。例如下屬科室未經法人授權,擅自對外簽訂合同;或者超越授權范圍承諾合同條款。
2.授權、審批與簽署等流程存在風險
醫院各類業務都由各個相關部門分別負責,合同的落實由各職能部門分塊管理,雖然各部門會設有專人負責本部門的采購等及合同管理,但要了解全院的合同的簽訂、執行和保管情況比較困難;部分醫院沒有實行合同會簽審核制度,無法確保合同的簽訂內容與質量,缺少對合同的經濟事項和法律條款進行審查把關的專業人員;合同簽署授權不夠明確。在醫院沒有明確制度并予以授權的情況下,由職能科室負責人代表法人或由法人在合同上簽字確認,且在用章上管理不夠嚴謹,存在不具備法人主體資格的部門直接對外簽訂合同,以部門內部用章代替醫院公章等問題,致使無資質主體合同成立,給醫院管理和風險防范帶來隱患。
3.合同管理職責不明確,合同訂立不嚴謹
合同管理工作職責分工不明確,可能會造成多部門共同管理的邊際盲區。合同簽署的條款欠完善,是否需要訂立合同的界線不明確。醫院簽署的合同中,部分要素完整性較差,或者表達不嚴謹。主要包括條款空白、法人簽字不全,合同簽訂時間不明確或不簽等。職能管理部門對怎樣的經濟事項或者多大的金額應該簽訂合同缺乏參照執行依據。
醫院采購合同擬稿權交給供應商的情況較為普遍,而供應商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在合同條款中巧妙規避對其不利的約定,支付條款利他性強,不可避免地存在內容不完整,表達不準確,條款不全面等問題。而部分醫院擬稿合同的文本模版過于簡單,支付條款及違約責任不明確。合同審核人員或因專業素質或因工作態度未能發現合同文本中的不當內容和條款,或者審核人員發現問題但未能提出恰當的修訂意見。
4.合同的監督管理不到位
合同簽訂后,相關管理部門與科室之間缺少銜接,信息資源不共享,缺少有效的監管機制,使合同執行與監督管理相互脫節。
5.合同歸檔管理不安全
醫院不重視合同歸檔,雖然涉及資金往來業務的合同在收付款時是必須附合同的,但這不屬于合同歸檔的范疇。沒有妥善保管合同文本,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及時甚至紕漏。未建立合同管理后的評估制度,或合同管理后評估程序不合理,都可能導致合同管理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和提升。
二、醫院合同管理的對策
1.明確合同簽訂的范圍。醫院合同的簽訂范圍比較廣,相關管理部門應執行統一的立項、合同起草和會簽審批程序,經法人代表或其委托代理人簽章的合同才能生效。
2.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合同管理應該貫穿醫院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涉及業務廣,參與部門多,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健全的流程將有助于醫院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規避法律風險,也有助于醫院降低財務風險;還可以協調院內個部門的關系,提高醫院內部的管理水平。
3.設計合理的合同管理業務流程,并嚴格把關。合同管理一般包括合同的訂立、合同的履行兩部分。合同訂立階段主要涉及合同的策劃、調查、談判、文本擬定、審核和簽署等環節。合同履行階段涉及合同的履行、補充、變更轉讓、解除、糾紛處理、結算、合同登記與保管、歸檔等環節。
合同訂立階段。簽訂合同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政府集中采購的,依法委托集中采購機構代理,醫院自行采購,根據實際內容和金額進行招標等方法,流程上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先簽合同,再補招投標。在簽訂合同前,醫院應對合同對方主體資格進行充分調查,確保對方具有履約資格和能力,減少合同違約風險;建立合同談判控制機制,要在自愿公平的原則下磋商合同內容和條款,確保合同內容的規范性,相關要素齊全,文字表達準確,違約責任條款明確,蓋章填寫規范;建立合同文本擬定和審核控制機制,確保合同文本的形式和內容規范合理;建立合同事前控制制度,經辦部門擬定,相關業務部門審核,重大合同要經過醫院法律顧問把關,屬于重大事項的,經單位領導班子集體討論;建立合同文本簽署和登記控制機制,確保合同簽署權限程序合理、登記備案手續完善。
合同履行階段。醫院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監控,確保合同履行過程得到有效的跟蹤監控。強化合同履行過程及效果,按規定履行合同義務,同時也要保證對方積極執行合同的各項條款;建立合同變更控制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補充或者解除,建立嚴格的結算制,按照合同條款規定的支付方式進行結算。
4.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組織及運行機制。醫院應有專門的合同管理部門,進行分級授權,層層把關,醫院各部門要在自己的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和簽訂合同,可以運用合同管理軟件,對合同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并記載合同的每一個環節,發現風險點,及時處理。醫院各部門之間要有溝通協調機制,確保醫院業務部門、財務部門與合同歸口管理部門之間的有效協調。歸口管理部門應及時對擬定的合同進行審核,查看合同的簽訂和執行情況,參與合同項目的招標等。充分利用采購擬稿權,優化現有醫院合同文本格式,條款全面、合理、合法,減少使用供應商文本。
5.完善合同條款的內容。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為依據,結合醫院實際,擬定各類合同,主要條款可參照《合同法》的規定,根據業務或者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6.合同的歸檔管理。建立合同保管與歸檔控制機制,對醫院所有的合同應有專門的部門管理,按照業務科室、簽訂年度、合同項目進行分類,統一編號,并歸檔。妥善保管合同文本,確保合同保管的安全性。適時建立合同信息管理系統,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信息管理系統中應包括經辦部門、合同主要內容、合同金額、對方單位、簽署人、付款情況、付款進度、合同目前的狀態等。通過合同付款實時控制,相關部門和人員能實時掌握合同款項的支付情況和進度;建立合同管理檢查、評估的控制機制,定期開展合同管理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和落實。
總之,醫院應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運用動態管理的科學手段,構筑嚴密的合同管理內部控制體系,促使醫院經濟活動的健康有序發展。從而保證公立醫院的合法權益,促進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