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玲
摘要:有效檔案資源的相對稀缺性源于公眾利用檔案資源的需求,本文著重分析我國有效檔案資源的相對稀缺性問題。
關鍵詞:有效檔案資源;稀缺性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092-01
一、引言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已經在檔案工作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矚目成績。隨著政府部門與社會機構對檔案事業的日益重視,檔案的價值與作用逐漸被公眾所知曉,相關機構與利用人群也越來越關注檔案資源的收集與開發、利用工作。然而,目前我國的有效檔案資源還處于相對稀缺的狀態。需要指出的是,有效的檔案資源并不等同于所擁有的檔案總量,有效的檔案資源應當理解為可以被公眾普遍利用的、具有實用價值的可及資源。另外,我國有效檔案資源的相對稀缺性是相對于當前不斷增加的利用需求和檔案工作相對發達的地區而言的。
二、我國有效檔案資源相對稀缺性的現實體現
所謂的稀缺,并不是絕對的數量多少,而是指相對于人們無限多樣、不斷上升的需求來說,用以滿足這些需求的多寡,即有用的資源總是相對不足的。我們所說的有效檔案資源的相對稀缺性也應當是針對檔案利用者的需求而言,并不是指有效檔案資源的絕對稀缺。目前我國有效檔案資源的相對稀缺性在現實中有多方面的體現,正是這些現實體現引發了我們對于有效檔案資源相對稀缺性問題的關注與分析。
(一)有效檔案資源的種類之相對稀缺性
雖然我國自古就重視文書等檔案的管理工作,但各朝統治者僅對有利于加強國家管理的行政性、皇權化的檔案進行有效收集與保管,而很少會涉及其他門類檔案的收集與管理。在封建時代,這種官本位的思想嚴重地阻礙了檔案事業的多樣化發展,也使得我國歷史上存在明顯的檔案資源稀缺現象,任由一些極富價值的檔案資源散落民間,甚至消殞殆盡。到了近現代,由于頻繁的戰爭與激烈的黨派之爭,檔案資源在動蕩的社會環境下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大量被毀壞,僅余少數黨政檔案得以留存,其他門類的檔案收集與管理工作甚至極少開展。
建國之后,我國的檔案工作逐漸恢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有效檔案資源的種類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單一的。就目前我國各檔案部門保管的檔案資源來看,在種類上具有相對稀缺性,加之各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平衡,我國有效檔案資源的種類在總體上呈現明顯的稀缺性和地域差異性。
(二)有效檔案資源的可利用數量之相對稀缺性
長久以來,由于傳統制度的影響及國家政治管理的需要,我國的絕大多數檔案處于“藏而不用”的狀態,而少數可供利用的有效檔案資源又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才得以提供利用,這一現象又加劇了我國有效檔案資源的稀缺程度。
我國的檔案管理工作主體上是以條塊化的行政管理模式進行的,這就意味著我國的檔案工作在本質上是屬于一種行政性的管理行為,它意味著當前我國所藏的多數檔案資源為行政性檔案材料,且保密性較高,大多數檔案材料并不向公眾開放,即便是少數可供利用的檔案資源也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國有效檔案資源的稀缺性還表現在可供利用的檔案資源數量少、范圍窄,在總量上還不夠豐富,例如,民營企業檔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還處于相對落后的境地,許多有價值的民營企業檔案都在不經意間流失,進而使得可供利用的有效檔案資源變得少之又少。
(三)有效檔案資源的數字化共享之相對稀缺性
隨著人類社會步入電子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為各種信息的傳播和共享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徑。近年來,一些地區的檔案管理部門成立了數字檔案館并逐漸將部分檔案資源以數字化的形式向利用者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服務,這一舉措為檔案資源的共享互通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然而,畢竟只是少數檔案資源有幸能夠以數字化的形式向公眾提供利用,在目前狀況下,大多數檔案資源還處于“藏于深閨人未識”的狀態。共享性的數字化檔案資源稀缺也就成為了我國當前有效檔案資源稀缺的主要表現之一。
綜觀我國檔案數字化工作的全局,影響我國檔案數字化工作進程的因素有很多,不但包括資金、技術、人員等客觀因素,還存在許多主觀方面的阻礙因素。檔案資源的數字化工作是進行檔案信息網絡化共享的前提條件,換言之,數字化檔案資源的稀缺也必然引起共享性檔案資源的稀缺。我國目前可供共享的有效檔案資源存在較嚴重的稀缺現象,這一現狀將對有效檔案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三、結語
我國有效檔案資源的相對稀缺性是由來已久并將在一定程度上長期存在的問題,我們仍然需要通過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研究,從而在根本上找到解決此問題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