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對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不同的要求。化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以此促進學生化學水平的提升。文章從農村薄弱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教育的現狀開始分析,重點闡述了保障化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薄弱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教育;現狀分析;質量保障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03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26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發展,從以往的應試教育逐步轉變為素質教育。當前的教育發展方向是在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義務教育階段中基礎教育的化學教育,其發展有一定的薄弱性,尤其是農村薄弱學校的化學教育,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較低
化學是一門相對嚴謹的課程,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學科中有許多公式、知識點等基礎化學知識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背誦與練習才能掌握。因此在學習中,學生會有一定的懈怠情緒,使其學習興趣降低。尤其是在農村薄弱學校,學生在義務教育基礎課程的學習中不夠認真,加之化學學習難度大,導致許多學生在學習中直接放棄了化學科目的學習。
(二)實驗設施不齊且師資較弱
初中階段的化學學習中,有許多的化學實驗課程,但在農村薄弱學校,化學實驗設施相對較少,許多實驗設備甚至是殘缺或破損的,若直接使用,極易引發安全事故,無法進行化學實驗教學。學校師資力量有限,有些教師不具備實驗教學的基礎條件,導致許多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化學實驗課無法開展。學生無法通過化學實驗課程學習化學知識,教師亦無法在實驗中穿插化學知識點,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是一門新奇的課程,在學習中涉及化學基礎知識時,教學難度較大,學生對相對枯燥的化學元素符號、基本概念等知識的吸收能力較弱,所以會降低其學習興趣,但大部分學生對化學學習中的實驗教學內容會有很高的興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穿插化學中的小知識,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興趣,再輔之以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例如,教學化學元素周期表“元素”這一章,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門捷列夫的故事,啟發學生思考門捷列夫是在怎樣的境遇中發現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以此培養學生堅持探索的科學精神。同時,可以將元素周期表編為比較容易記憶的順口溜,使學生能夠快速記憶。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做一些常見的化學實驗,激發其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上課前準備化學藥劑:碳酸鈉、稀鹽酸、酚酞、石灰水等,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學生發現這幾種藥劑顏色差異不大,教師在做實驗時,將白色的碳酸鈉粉末加水與酚酞混合后,發現液體變為紅色。之后,在混合液體中加入無色的稀鹽酸,發現液體產生了大量的氣泡,將產生的氣泡放入石灰水中,隨即發現石灰水中產生了白色的沉淀物。在這樣的化學實驗中,實驗不同的化學藥劑,實現不同液體顏色的轉變,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后續的化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在化學學習中,為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找到一些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使其系統化地進行化學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在教學中循序漸進地融入化學知識。通過教研,可以發現許多化學知識都是有跡可循的。教師在教學中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梳理與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化學學習效率。例如,在化學學習中,關于氧氣的制作方法有很多,使用不同的方法,過程也有差異。教師在講解中,應該引導學生一起總結學習,氧氣為O2: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會產生氧氣(2H2O→2H2↑+O2↑),加熱高錳酸鉀會產生氧氣(2KMnO4→K2MnO4+MnO2+O2↑),空氣成分研究中對空氣進行加熱(2HgO→2Hg+O2↑)。在教師帶領學生進行O2獲得的研究中,學生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不但復習了之前的知識點,還對實驗方法、實驗注意事項有了一定的了解,加強了其化學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化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有很重要的地位。促進學生化學學習與化學素養的養成,應該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使其愛上化學學習;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引導學生掌握更高效的化學學習方法,降低化學學習的難度。農村薄弱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要從教師與學生兩方面進行,另外,學校也應該為化學教育提供基礎設施,如化學藥劑、酒精燈等,使教師的教學能夠順利進行,以此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與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艷.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思考[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0(5).
[2]鄔志輝,王海英.農村義務教育的戰略轉型:由數量關注走向質量關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楊林(1987.7— ),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