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婷婷 祁慧 郝晨蕾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這一大環境下,農村共享經濟日益壯大。本文以農村農業經濟共享為研究對象,從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對策建議三個方面分析當前互聯網背景下的中國蘇北地區農村農業經濟共享的發展狀況,以及發展共享經濟會給當代以及未來農村所帶來的影響與改變。
關鍵詞:“互聯網+”;蘇北農村 ;共享經濟
中圖分類號:F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6-0084-02
一、 當前農村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小城鎮建設已然成為我國城鎮化建設最有活力的組織與主導力量。這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無論是城市還是鄉鎮,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顯提高。 城鄉差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縮短,對比農村前后發展二十年,可見經濟發展之迅速。
這些年,黨中央以及國務院尤其關注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在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做出了相關的貼合實際的部署計劃,為下一步的電子商務推動農村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城鄉的融合發展以及鄉村之振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
2017年,農村電商行業的總融資金額不低于62億元。當中,融資金額超1億元的融資事件有11起。從金額的數額看,融資最高的顯然是易果生鮮,將近3億美元(合19億元); 其次是每日優鮮,達到2.3億美元; 再次是匯通達的5億元融資。從2017年中國農村的電商融資金額占比看來:融資金額小于500萬元占比31%;500萬元—1000萬元占比4%;1000萬元—5000萬元占比38%;5000萬元—1億元占比4%;1億元—10億元占比19%;大于10億元占比4%。這表明,5000萬以下的中、小額融資仍是農村電商投融資中的主力。
再來看看蘇北農村經濟的成長。 坐標宿遷,這里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故鄉,所以這里的經濟發展可以說較大一部分依靠著京東服務。 宿遷市三縣兩區在京東商城的帶領下,電商發展迅速。 其中尤以耿車鎮和沭陽縣變化最大,宿城區耿車鎮到2016年初實現了全鎮淘寶商戶1395戶, 其中年銷售200萬以上店鋪214個,并且在全國首屆“淘寶村高峰論壇”上宿城區耿車鎮大眾村榮獲全國首批“淘寶村”榮譽稱號。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整合線下閑置物或者人員服務,讓他們以低價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的一種商業模式。從“互聯網+”到共享資源,每一步都是現代信息科技的結晶。目前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體系日漸完善,步入快速發展期,以此扶貧取得突破性進展, 農村共享經濟即將進入一片藍海,具有廣闊的前景。
二、 蘇北農村經濟的困境
雖然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中國的農村經濟發展迅速,但仍存在局部差異,有些地區發展快速,有些地區發展緩慢。針對蘇北地區農業經濟的成長,有以下幾處困境亟須擺脫。
(一)專業人才的缺失
通過走訪蘇北地區大多數的農村,我們發現蘇北地區的農業經濟大多呈現老齡化的趨勢,大量的勞動力外流, 留在農村的大多為老人和年幼的小孩,他們對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較差,觸網意識也比較薄弱, 對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存在障礙,這也使得共享經濟在蘇北農村發展緩慢。這里的經濟缺乏新鮮血液,缺乏新型人才幫助其發展。 在如今“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好,但是目前對于蘇北地區的農業經濟來說,農村電商的最大瓶頸就是人才的缺乏。 不僅因為農村電商太接地氣,更是由于農村電商人才發展的時間過短,這個行業需要的是既懂電商又懂農民需求的人才, 而這恰恰是最大的瓶頸。 這也阻礙了蘇北農業共享經濟的步伐。
(二)農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相比較城市完善的物流水平,蘇北農村的基礎建設就相形見絀了。 農村地區大多偏遠,經濟水平不高,道路交通條件較差,信息不共享,要徹底解決農村物流問題成本極高,這也導致蘇北農業經濟共享的時效性較差。 加之農業經濟產品價格又偏低,比如5斤土豆市價為10元,其物流費就可能達到10元,農民就無盈利可言了。 如果是蔬菜花卉對時效性的要求更高,配送越快,產品便越新鮮。 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上行下行的包裹數量很多,快遞公司可以從中獲取大量利益,因此可以降低快遞費;而相反,在農村地區,收到的件不多,寄出的件也幾乎沒有,快遞如果進入內鄉設置快遞點, 就會虧本,又怎會降低運費,因為銷量不好,所以物流設施差,就進入了惡性循環。
(三)特色產品的匱乏
蘇北農村地區產業結構相對滯后,沒有充分利用有效資源加以生產,缺乏特色產品, 或者說是蘇北農業經濟的發展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蘇北農業共享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塑造各種具有特色的品牌名片。特色農業經濟定位是使自己的產品在顧客中占據一定的地位,它是細分市場來選擇目標,以及對市場活動的延續和成長壯大。 目前蘇北的農業經濟發展正是缺乏這種品牌效應,特色產品的缺少,顧客的購買欲望會下降,這便會阻礙蘇北農業共享經濟的發展。
三、 改善蘇北農業發展狀況的策略
(一)明確蘇北地區定位,發展特色共享經濟
蘇北五市面積占全省的52%,人口則占全省人口的45.2%,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密集,不僅如此,蘇北地區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肥沃的土地資源和稀缺的海洋資源,在資源不夠富足的江蘇和華東地區有著重要的地位。徐州市農副產品品種眾多,富士蘋果、銀杏和牛蒡等農副產品不僅在國內頗受人喜愛,名聲更是享譽海內外。淮安市生產優質棉花、稻麥、油料、林木等。鹽城市的無公害農業產品、綠色有機食品總數達到2009種,2018年內又新增加491種。新建的農業基地千畝以上連片設施有36處、百畝以上連片基地298處。連云港市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產有蔬菜、林果等眾多農副產品,且盛產小麥、水稻、棉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