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藝廣 姜敏 鄧樂詩 陳曉婷 李林



摘?要:高校學生黨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肩負著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因此,高校學生黨組織必須堅持以黨支部建設為核心,致力于讓每個大學生都成為有用之才,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要求。本文以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建設為試點開展實踐研究,探索如何在立德樹人理念下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基層黨建工作。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校;黨支部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6-0169-04
一、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國現有29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師生黨員達400多萬名,其中大學生黨員約占在校生的10%,共有學生黨支部9萬多個。因此,高校學生黨組織理應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和不斷創新,明確“怎樣立德、怎樣樹人”問題。這就要求高校學生黨組織必須堅持以黨支部建設為核心,以黨員為榜樣旗幟,聯系培養入黨積極分子,輻射覆蓋整個學生群體,實行分層分類教育培養,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類別的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更大限度地提高,致力于讓每個大學生都成為有用之才,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要求。
二、 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建設現狀
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目前有本科和研究生近6000名,學院黨委下設24個學生黨支部,共有544名學生黨員:其中本科生支部17個,黨員395名;研究生黨支部7個,黨員149名。我們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走訪兄弟院系等形式開展調研。面向學院發放728份調查問卷,回收問卷701份,有效問卷617份,被調查者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召集了3場學生黨員座談會,其中2場本科生學生黨員座談會,1場研究生學生黨員座談會。在此基礎上,結合課題組成員在課題開展中了解和掌握的情況,總結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現狀如下:
(一)黨建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作用分析
調查顯示:相比于普通團員,入黨積極分子對入黨流程的了解程度遠超普通共青團員(見表2);針對“是否認為黨建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發揮了引領作用”這一問題,44.19%的普通團員給出了不了解、不清楚的評價,遠遠高于入黨積極分子的20.83%,這說明黨建在普通團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發揮得還不夠(見表3);針對問題“您認為目前管理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什么”,普通團員、入黨積極分子、黨員均認為最突出的問題是“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該選項的選擇率分別是31.84%、35.71%和49.67%(見表4)。以上調研數據表明,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黨建教育對于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影響要大于普通團員,這就要求: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過程中,要將黨建以黨支部為基本點鋪開,輻射覆蓋整個學生群體,分層分類教育培養,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注意創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載體,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的。
(二)黨課教育作用分析
在調查中,針對“您認為目前開展的黨課教育能夠加強對黨的正確認知嗎”這一問題,超過半數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認為黨課教育在加強其對黨正確認知上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加強(見表5);針對問題“您認為哪些黨課教育方式效果比較好?”“參觀教育及地實踐學習”“通過網絡和手機自助學習”和“觀看紅色影視劇”選項選擇率分別占據前三位(見表6);針對問題“黨課應該涵蓋的重點內容?”,入黨積極分子選擇最多是“國際國內形勢教育”,黨員選擇最多的則是“愛國和家國情懷教育”(見表7);針對問題“信息化手段展開黨課教育的弊端”,有18.80%選擇“學習碎片化,不系統”(見表8)。以上調研數據表明:整體上來說,黨課教育在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對黨正確認知上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加強。黨課的開展形式要更多與實踐相結合,黨課內容要更貼近時事政治,與時俱進,注重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注重破除黨課學習碎片化的弊端,將黨課教育系統化。
(三)黨員黨性分析
在調查中,在“學生黨員的示范性”評價方面,非黨員學生評分和黨員自評得分分別是7.1和8.35,結合問題“黨員的黨性修養”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整體來說,學生黨員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但是需要加強(見表9、表10)。針對“黨員黨性修養需要重點提升的方面”這一問題,選擇率第一的是“加強思想建設”,說明在黨員的平時教育中,要注重加強理論教育,不斷強化黨員的思想建設,強化對黨員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教育,保持黨員先進性,充分彰顯示范性(見表11、表12)。
(四) “立德樹人”理念下基層黨建開展現狀分析
在調查中,問題“您認為學院基于立德樹人理念下黨支部建設能評幾分”的平均得分是8.19分;針對“學生黨支部存在的問題”這一問題,分別有33.13%和32.92%的黨員選擇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得不夠”“黨支部工作較虛不能落到實處”兩個選項(見表13);針對問題“應當如何增強黨支部組織力”“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辟網絡新空間”和“組織黨員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選擇率占據了前兩位(見表14)。以上調研數據表明:總體來說,在黨員心目中,學院“立德樹人”理念下基層黨建工作開展情況總體良好,但學生黨支部的建設水平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提升:要嚴格把關黨員發展的各個環節,加強黨員發展教育的過程考察,切實體現出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示范性;要將黨支部建設“脫虛向實”,緊密結合實踐活動,切實擺脫形式主義,做到“組織活動有效果,支部黨員有收獲,支部活力有提升”。
三、 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的探索實踐
(一)成立黨建指導辦公室,統籌指導學院學生黨建
在學院黨委的指導下,學院成立了“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黨建指導辦公室”,指導老師由學院組織成員和黨建經驗豐富的輔導員老師擔任。機構以“統籌學院黨建,服務學院黨員,提高黨支部組織力”為己任,下設秘書部、實踐部、組織發展部、宣傳部、外事部五個部門,匯聚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優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代表參與機構建設。黨建指導辦公室將指導工作貫穿學院學生黨建教育全過程,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 引導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
通過組織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引導學生重溫黨的輝煌歷史,思考和理解黨的性質與宗旨,了解黨員的權利與義務,加深對黨情、國情和社情的認識,從而升華對黨的感性認識,深化對黨的理性認知,激發出向黨組織靠攏的內在熱情,初步形成正確的入黨動機,打好入黨教育培養的基礎。
2. 組織開展學院黨課培訓
積極探索創新培訓載體,不斷改進培訓方法,精心設計培訓班教學與實踐活動,在規范教學內容的同時,增強培訓形式的靈活性、多樣性。著重提高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對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理解與把握,進一步加深對黨的認識,明確入黨目的,端正入黨動機,樹立黨員標準,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保證新發展黨員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3. 監督各支部組織生活的有效開展
緊跟時代主題、國家大政方針和上級工作指示,每月給各黨支部提供組織生活建議主題,引導各支部開展務實黨建活動,脫虛向實,提高支部組織力和凝聚力;每月收取各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記錄,做好組織生活監督提醒工作。
4. 指導各黨支部開展黨員發展、黨員教育工作
依托機構優勢成立“黨建先鋒”黨支部,按照從嚴治黨的要求,在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支部,樹立支部建設典范,為其他黨支部提供可借鑒樣板。
5. 主導開展特色黨建活動,打造新媒體黨建宣傳窗口
為改變支部生活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特色活動和品牌活動不足、內容教條和形式上僵化、缺乏活力和新意的現狀,指導開展“組織生活創新大賽”等特色黨建活動,為各黨支部搭建實踐平臺,進一步增強各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組織力。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思維,積極搭建基于新媒體平臺建設的網絡黨建體系,通過“黨緣微家”微信公眾號,將黨建信息和方針政策、時事政治等用文字圖片、 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技術手段同步聯系起來集中展現,打造學院新媒體黨建宣傳窗口。
(二)構建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質量保障機制
1. 培養大學生對入黨的政治熱情,純潔學生入黨動機
針對大一、研一新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入黨啟蒙教育,升華對黨的感性認識,深化對黨的理性認知,激發出他們向黨組織靠攏的內在熱情;針對入黨積極分子群體,學院在做好基礎黨課教育的同時,創新教育方式,引入案例教學,加入紅色傳統教育內容,積極引導他們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檢驗和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
2. 規范和健全黨員發展程序,防止培養考察環節表面化、形式化
學院按照《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的要求,結合院情實際,持續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發展流程,建立起團推優——入黨積極分子的確定與培養——發展對象的確定審核與培養——預備黨員的接收與審批——預備黨員的教育、考察和轉正等程序和機制:
(1)加強對“團組織推優”的把關和審批力度,在各班級團委推選名單的基礎上,各黨支部嚴格對候選人資質進行核查、篩選和公示,充分彰顯優秀團員的先進性和示范性。
(2)在確定年度擬發展對象時,各學生黨支部層面先充分討論,并對每位候選同學的成績、獲獎情況、平時表現等進行詳細描述,學院黨委嚴格逐一審批,最終確定名單,并加大公示力度。
(3)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將預備黨員的培養教育和考察細化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做好過程考察,防止黨員出現“入黨前積極上進,入黨后放松消極”的現象。
3. 選優配強學生黨支部書記,提高黨支部支委工作水平
(1)選優配強學生黨支部書記。長期以來,迫于高校黨建任務繁重和人員配備懸殊的矛盾,部分學生黨支部的支部書記由學生擔任。但是學生黨員在大學入黨后最快也要大二下學期才能轉正,黨齡較短,思想深度有限,且他們作為學生中的先進代表,往往身兼多項學生工作,難于在黨支部建設中把握支部建設質量。目前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由研究生輔導員、黨齡較長的優秀學生黨員擔任,本科生黨支部由優秀輔導員擔任支部書記,建立以輔導員為主導的基層黨建模式,能更務實地提高基層黨支部組織力。
(2)學院領導對接支部活動。學院黨委要求學院黨員領導干部要按照《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精神,對標黨支部“七個有力”要求,主動關心所聯系黨支部,參與支部“三會一課”、談心談話、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發展黨員等工作,協助支部補齊問題“短板”、創新工作方法、加強支部建設。每人每學期至少應參加1次聯系黨支部的活動。
(3)教工黨支部對接學生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通過支部共建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工與學生黨員的交流,豐富組織生活形式,為學習型黨支部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共建共創良好學風。
(三)堅持立德樹人育人理念,打造學生黨建工作品牌
當前高校基層黨支部組織普遍規模偏大,支部組織生活缺乏活動的基本保障和必要的理論指導。這給黨支部組織生活的開展帶來了很多困難,造成了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內容單調”“針對性差,吸引力不強”“監督不力,缺乏評價機制”“學習平臺和形式相對不足”的尷尬現狀。為了幫助各支部克服主客觀困難、打破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沉悶現狀,學院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實際,不斷在學生黨建工作方面進行思路探索,將組織生活創新比賽打造為各黨支部自我展示的平臺,探索總結適應時代要求、廣大師生黨員歡迎的基層黨組織生活新模式。從2011年至今,學院組織生活創新比賽連續舉辦了九屆,每一屆的組織生活比賽都會根據時代背景和當時的理論熱點確定一個鮮明的主題,引導參賽支部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理論熱點,已經形成了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的獨特品牌(見表15)。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十九大報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J].上海教育, 2017(31):6-9.
[2]劉江華,王玉平.黨建育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 2012(5):98-102.
[3]龍漢武,王琳,唐凌.論高校學生黨組織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6):108-112.
作者簡介:
田藝廣,男,河南駐馬店人,碩士研究生,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姜敏,女,廣東廣州人,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與會計治理;
鄧樂詩,女,廣東清遠人,廣東工業大學學生,研究方向: 電子商務模式;
陳曉婷,女,福建永春人,廣東工業大學學生,研究方向:應用統計分析;
李林,男,廣東河源人,廣東工業大學學生,研究方向:土地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