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旋
摘要:為了更好的解決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和難點,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加大實施積極財政政力度的規定,全面提升其應有的實際效能,加大減稅的規模、力度和覆蓋面,為了更加高效的解決融資難和融資貴等問題,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在減輕企業稅負壓力方面發揮了顯著功效,預計要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大約2萬億元,體現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國家新一輪減稅降賦的決心和對企業的關懷,從而更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穩步提升和人民群眾生活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降稅減負;企業;影響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228-01
一、新一輪降稅減負頻出亮點
從最近幾年來看,我國對企業降稅減負的力度在不斷加大,降稅減負的總額從2017年的1萬億元到2018年的1.3萬億元,全部都超額完成,從出臺的新政策來看,今年的降稅減負總規模更將首次突破2萬億元,保守估計會比去年增長53.8%,足見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作為今年財政體制和政策改革的重點內容和主要任務,減稅作為主體任務,將會占到大約七成,特別是其中的深化增值稅改革將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具體來看,對我國的制造業征收的稅率將從16%下降到13%,而傳統的交通運輸業以及建筑等行業將從目前的10%下降到9%,從而實現主要行業稅負的明顯降低。另外,加強稅收抵扣方面的制度建設,并采取積極措施降低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的繳費比例,不能以任何手段和方法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的繳費負擔,小微企業也不能自行對累積起來的欠費集中進行清繳,從而為其長遠、健康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另外,積極推進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改革,在合理范圍內提升其比例,對一部分的國有資本進行有效的轉化,以此來充實社保資金。在有效降低企業稅負壓力的前提下,還要保證企業員工的社保待遇不變,以及社會養老保障金的合理增長以及足額、按時的發放,最終實現社?;鸬目沙掷m,促進企業與職員共同受益局面的形成。
其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2019年政府的工作報告中指出,為了更好的幫助企業減輕自身的稅負壓力,對中央財政提出了新的開源節流要求,減少一般性支出5%以上,對“三公經費”要再壓縮3%左右,同時要求各個地方政府對自身的支出結構加以合理的優化與調整,積極拓寬并有效運用各種渠道,以此來盤活資金和資產,提升其使用效率。
本次降稅減負主要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普惠性的特點,由于這是一個結構化的漫長工程,其適應的對象包括所有的行業,突破了以往特定行業的局限,所以此次政策改革的規模大,涉及的面比較廣,因此具有普惠性的特點;第二個就是在結構上側重于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因為在之前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最先受到沖擊而且遭受比較大的影響的就是中小型企業,而他們恰好又是社會經濟的基礎,在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所以此次改革的降稅減負政策對廣大的中小型企業有一定程度的傾斜,從而能夠使其充分享受國家政策的紅利,從而實現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充分釋放企業活力,增強其發展的信心
從黨的十八大以后,國家持續施行降稅減負政策,并不斷加大執行和監督力度,在合理范圍內減少政府的財政收入,幫助企業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充分激發各個經濟主體的活力,在新一輪降稅減負紅利的影響下,讓各行各業備受鼓舞,重拾發展的信心,因此能夠有效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最終促進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惠及更多人民大眾。
新一輪的降稅減負對廣大企業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因此需要企業積極應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住歷史發展的機遇,降低成本,不斷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擴大自己的盈利空間,保證足夠的現金流量來維持企業日常的生產、運營與管理,積極開拓市場,提升產品的市場份額,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為企業上市做好前期積累,創造更多的機會。
一些專家表示,在吸納就業方面,小微企業和制造企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此次降稅減負政策更加精準,同時向二者作出了適度的傾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業、制造企業以及工薪階層的負擔,幫助企業節約更多的人力資源成本,從而有助于更好的解決就業問題,有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社會向好發展。
三、加大新一輪降稅減負政策的執行和監督力度
政策設計得再好,如果沒有能夠很好的落地執行,那也無濟于事,所以對于新一輪降稅減負政策而言,如何更加高效的落地執行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這就需要各個地方的稅務部門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和號召,迅速行動起來,不斷優化本地區的營商環境,力爭讓更多的企業和納稅人充分享受國家降稅減負的紅利。如果想要順利實現2萬億的降稅減負目標,就不僅僅是要做到開源節流,更加需要進行制度創新,充分激發各個經濟主體的活力,為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技術層面加大創新的力度,以確保實現預期的效果,同時將各項政策制度與具體的改革措施相結合,不斷加大降稅減負落地執行和監督的力度,讓企業和人民群眾充分參與其中,提升自己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此外,要想更好的實現降稅減負的預期目標,需要對結構性問題予以高度的重視,要注意到“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是存在一定上限的,并且不同企業為員工繳納的稅負比例也是不一樣的,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承擔的社保稅率較高,不僅僅是和費率過高有關系,更與繳納的基數過高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降稅減稅更加需要重視結構性改革,這是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進行探討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