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梅
摘要:紡織工業是我國發展最快、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產業。在紡織工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眾多的紡織產業集群地區,以浙江省為例,紡織業對省經濟的貢獻率占比12%左右。經濟新常態下,紡織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從財務內控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何運用財務內控制度,對提升紡織企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就紡織企業財務內控工作現存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紡織企業;財務內控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245-01
一、紡織企業財務內控工作現存問題
(一)資金活動管理較薄弱
現階段,部分企業高層只重視籌資資金運用方面,對投資和資金營運的內控及風險關注不高,更多的注重在短期效益上,導致財務管理在這方面也比較薄弱,無法利用財務內控手段對其風險進行調控。如因投資決策失誤,資金管理不合理,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喪失發展機遇,陷入財務困境。
(二)資產管理內控不健全
前幾年紡織行業市場景氣,各地紡織集群區域迅速發展,大規模新建項目、擴能投產,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而近兩年因環保成本、勞動力成本普遍提升,受國際市場大環境的影響,市場經濟出現疲軟。因企業對資產管理不健全,信息不對應,導致存貨積壓、產能過剩、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等現象層出不窮,使企業面臨資產價值貶值,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預算管理控制不全面
由于我國紡織企業多數是民營家族企業,所以在管理過程當中出現許多問題也屬正常,從財務管理角度而言,財務部門在企業中只具有算賬、報賬、核算等基本功能,對企業的經營決策起不到一定的幫助,更別談全面預算或預算不健全,這可能導致企業經營缺乏約束或盲目經營,戰略發展難以實現。
(四)財務內部控制不完善
財務內部在記錄、歸集、分類、編制、分析等活動中,存在不相容職務沒有分離、部門職責和會計崗位責任制不清晰,財務軟件運行和維護不到位,銀行賬戶和網銀管理缺乏監督等一系列問題,都可能導致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二、紡織企業財務內控工作提升策略
(一)加強資金活動管理控制
1.從財務內控中,要加強企業在籌資、投資和資金營運方面的管理。根據企業項目投資或者經營資金缺口,結合年度全面預算,擬定籌資方案,明確籌資用途、金額、償債能力和償付時間等,對籌資成本、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和潛在風險進行充分評估,對籌資使用、債務償還和股利支付要建立嚴格的規則、審批權限和流程制度,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籌資資金失控。
2.企業最好選擇自身擅長的投資項目。對計劃投資項目,根據投資目標、規模、資金來源、風險和收益,結合市場情況編制可行性報告,作出客觀評價,制定項目投資的決策程序和權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落實專門機構和人員,建立跟蹤和評價機制,對項目結果和預算對比,找出差異因素,有利于項目的良性循環。
3.在資金運營環節中,應嚴格按預算進行資金調度、收支安排。可以組織召開月度資金會議,全面對企業的資金進行統籌管理和協調。根據企業自身特征,建立資金運營管理制度和審批權限,實現資金在采購、生產、銷售、籌資等環節的合理運營,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嚴禁資金體外循環。
(二)完善資產管理內控制度
財務根據企業經營情況,應建立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內控管理制度并進行信息化管理。對存貨方面,重點規范存貨計劃采購、驗收程序、入出依據、盤點清查、各類存貨庫存標準、采購發票和存貨暫估等制度,做到實際采購存貨不超計劃,質量把關驗收無誤,合同內容與實物存貨、發票內容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系統,確保存貨處于最佳庫存。對固定資產方面,要建立卡片和資產對應管理,規范固定資產采購、清查、抵押、處置等程序和審批權限,落實責任人,防范資產流失。對無形資產方面,加強品牌、商標、技術、土地使用權等管理、評估和保護,通過技術更新換代,促進無形資產有效使用并保值增值。
(三)加強預算管理內控
對紡織企業而言,應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和年度經營計劃,結合內外部環境,在一定時期內對經營、資本和財務等活動,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流程作出年度預算和月度預算編制,經企業審議批準后,每個月把預算和實際數據進行對比,對未完成的、超計劃完成的差異進行分析,適度調整月度預算,避免預算指標過高或過低。全面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簽訂部門責任落實指責書,對實際結果進行考核,納入年度和月度個人績效薪酬。財務加強過程監管和結果指標分析,提出預算思路和差異調整,進行預算效益的考核和獎懲。
(四)完善財務內部管控系統,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和監督
1.財務作為企業的核心部門,要不斷完善內部管控系統。運用信息化工具,快速準確的提供經營管理所需數據和結論,對外向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用于投資等信息。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分析評估風險和作出決策等方面當好參謀角色。在加強服務的同時,不能忽略內控制度的建設和防火墻。建立會計崗位責任制,對崗位要進行科學、合理分工,使每個崗位相互監督和制約,不相容崗位堅決分離,如現金出納和會計記錄崗位、網銀制單和網銀審核崗位、會計記錄和檔案管理等,杜絕舞弊等行為發生。建立月交叉檢查制度,往來賬與業務部門核對并審核、定期盤點和賬實核對。不得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全過程業務,嚴禁將印章和票據集中一人保管。加強對營運資金的財務系統控制,嚴格規范資金收支條件、程序和審批權限,合法合理的使用資金。對財務信息化數據建立安全等級和對應授權制度,禁止不相容崗位人員賬號的交叉操作和泄密,建立信息的安全保密措施和泄密責任追究制度,確保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
2.隨著外部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企業內部審計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優化發展。首先,應轉變傳統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對傳統審計技術方法進行革新,重新以內部控制為關注對象,進而從被內控所涵蓋的各業務環節人手,例如投資、擔保等重大決策的擬定、簽訂招投標、驗收入庫等合同,通過這樣不斷地檢查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其次,在監督方面,應充分發揮出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督的作用,確保內部組織是否遵循企業財務內控制度制定的方針政策、工作是否符合內控制度標準、是否對內控資源進行有效使用等情況進行獨立評價。通過內外部審計和監督,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內控能力,使企業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