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為數學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教師的自身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也為教育的改革變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新課標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的標準來看,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真正推動了教學思想的變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原本枯燥的數學課堂學習變得豐富多彩。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興趣;資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13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127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不是一個新生事物了,事實上信息技術早已輔助教學進入了我們的課堂,計算機的動態演示,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將很多我們難以在課堂上大范圍開展的活動,通過模擬演示,展示在了大屏幕上。信息技術的應用滿足了學生對未知事物以及電子科技的好奇心。通過信息技術展示出來的知識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的興趣,為教師解決重難點問題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教學效果也有了顯著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離不開巨大的網絡教學資源庫。互聯網發展至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離不開網絡,教育教學發展也是一樣。在網絡教育資源數量不斷上升的今天,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才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只有優質的資源才能帶給我們更好的教學體驗。
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啟蒙階段。以數學學科為例,小學數學中數與代數部分,從最開始的對數字的意義的理解,到按規律數數,再到簡單的計算,并逐步延伸到用字母表示數以及更復雜的計算、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空間與圖形中平面圖形的基本認識到例題圖形的認識,平面圖形周長、面積的計算到立體圖形棱長總和、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都是數學知識的逐步延伸,直觀問題向抽象問題的升級。在小學數學不斷延伸拓展的教學實際中,信息技術中動態化視頻在教學中能起到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視頻教學資源與小學數學課程如果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教學效果必將大大提高。以北師大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材中的“平移和旋轉”為例,通過視頻中展示的車輛直線運動和國旗上升過程,能夠明顯地感受體會到平移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以及平移這一圖形運動方式的生活具現化,更便于學生理解平移,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逐步將生活中的平移現象與數學題目中的平移問題聯系起來,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所以,動態化視頻形式的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中的運用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動態化視頻并不能完全滿足現有教學的需求,僅僅是觀看,只能加深學生對復雜數學概念的理解。我認為如果動態視頻能夠與交互式電子白板深度融合的話,教學的靈活性可以更上一個臺階,在教學中發現動態視頻的播放并不能讓學生直接在視頻上自行演示平移運動,缺少了讓學生親身體驗的過程,也就直接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自學能力的培養,如果視頻的形式有所提升與PPT課件中的動態試驗融合在一起,學生可以直接在白板上自行操控視頻中的物品運動軌跡,而這種類視頻的動態演示,在學生操作失誤時發出相應的警示,學生自然會自主研究,究竟是自己的哪一步操作出現問題,才會示警,從而逐步發現易錯點,總結出精煉的知識概念,有效提升自學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非常注重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期間更是需要更多的實例來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展示實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例如,在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教材“認識鐘表”這一課中,鐘表家家都有,但是在課堂上系統地對其進行認識之前,大多數學生是沒有認真觀察過鐘表的計時規律的。而一節課上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帶領全體學生耗費大量時間觀察鐘表。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也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六十進制的使用更是容易讓學生混亂。這節課要求學生認識時針、分針、秒針,并學會看鐘表。在老式教具存在表盤較小,學生不易觀察;時針分針秒針互相不關聯,撥動秒針一圈分針卻不動的缺點的情況下,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時間這一抽象概念得以用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生隨著白板上鐘表的動態演示,邊數秒邊觀察分針的變化,從而一步步感受到時間上時分秒的變化規律,將過去的憑空想象通過信息技術轉化為具象化演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總之,現今信息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之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帶動引領學生合作開展教學活動,探索知識內涵各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上的應用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信在互聯網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教學領域的情況下,不斷進步,更加契合現代教育實踐。
參考文獻:
[1]楊榮興.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J].學周刊(上旬),2018(13).
[2]李鵬飛.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農業,2018(5).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包菊霞(1980.5— ),女,漢族,甘肅岷縣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