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雯
摘要:近些年,隨著事業單位體制的改革,事業單位也從過去的無競爭的溫室中走出來,融入了社會與市場。面臨著市場爭與挑戰,事業單位如何轉變觀念,完善財務管理工作,以此優化內部資源,提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應,是事業單位必須面臨的課題。我們說事業單位雖然是非盈利的組織,但是開發內部資源、提供優質服務、規范政府采購、提高資金使用率、提升風險管理意識、完善績效管理體制、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體制改革的深化進行卻勢在必行。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301-01
引言
事業單位雖然不是盈利性組織,但是它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我國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大部分是財政撥款,還有一部分是綜合性收入。事業單位需要合理使用這些經費,去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計劃,以及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因此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十分必要。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目標
事業單位與企業不同,它更多的是擔負社會責任,也就是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具體地說,盡最大可能實現凈資產收益最大化,盡可能地降低機會成本,促進資本結構最佳化,幫助政府減少失業率,支持文化教育發展。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改革意識不強,新的政府采購體系還不夠健全,資產使用效率不高,收支計量還不夠完善等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認識不夠
認識不夠廣泛地存在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許多事業單位,包括領導在內都認為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就是做好收支平衡,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即可,缺乏對財務風險意識的管控與建設。因此就造成了事業單位多數人對財務風險管理意識的缺乏,也就出現了以下現象,如事業單位沒有風險分析機構,也不進行風險的預測、分析、評估,甚至出現了審計工作隸屬于財務部門,崗位也由財務人員兼職,在財務內部,出納兼管銀行工作等等。
2.政府采購體系不夠健全
新的政府采購機制不夠健全,一些事業單位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一些方式不配合政府采購,目的是為了獲得自主權,而增加“小金庫”的收入,如將采購金額逐步化小,從而達到自行采購的標準,進而避免公開采購的目的。另外在政府采購中,由于主管部門的監督力度不夠,則導致采購人員對政府采購的認識不夠,在工作中,思想守舊,缺乏創新意識。最后有的事業單位在政府采購招標中,弄虛作假,制造虛假中標。以上這些現象,都是政府采購體系不夠健全而起到的負面效果。
3.資產使用效率低下
首先,缺乏資產管理制度,也缺乏監管機制,導致資產沒有進行合理地配置。如因為事業單位對資產管理是重投入輕管理,所以一些部門為了搶占資源,編制虛假材料,來增加資產投入的份額。另外對一些資產,還沒有到使用年限,就放置一邊,進行新的投入,對舊資產也沒有進行資產重置,因此出現了許多資產閑置狀態。還有在使用過程中,管理部門沒有定期地對資產進行維護與保養,只有維修處理,這些都使資產使用率低下,同時還浪費了財政資金。
4.收支計量不夠完善
我們知道事業單位實行“收支管理兩條線”方式,也就是說,對于所有收入都必須實行上繳,并全額納入預算中來,單位不能“坐支”,不能挪用。但是很多事業單位對此卻置之不理,存在著“坐支”,挪用資金現象。另外在核算上還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沒有按照新的規定核算固定資產原值,也沒有對固定資產原值計提折舊,更沒有做資產減值準備。還有在接受固定資產捐贈上,以及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上,沒有增加固定資產賬面原值。再有有的事業單位還通過“往來款項”截留資金。這些都會導致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失真。
三、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有效對策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沒有理由去回避,我們要客觀地加以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源,加以有效解決。具體如下:
1.提升認識
事業單位做好財務收支平衡工作是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加強財務風險意識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事業單位全體職工,一定要通過宣傳教育,認識到財務風險的存在以及其危害性。另外要建立風險管控機構,對事業單位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加以識別、分析、評估。同時要嚴格管理重要崗位,使不同崗位之間要起到相互監督與牽制的作用,杜絕重要崗位相互重疊現象的發生。
2.優化政府采購管理
政府采購已成為事業單位資金分配的主要方式,所以優化政府采購,提高政府采購水平十分必要。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制度,強化對專業采購人員的培養。其次要有效地解決在采購過程中的人、財、物問題,在確保人、財、物合理分配下,重點抓好采購招標環節。最后強化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力度,希望上級主管部門多多下基層來指導工作,杜絕舞弊違法行為的發生。
3.提高資產使用率
首先要對事業單位的資產使用情況進行審核與評價,完善資產配置的審批工作,根據有關流程,將審核購置計劃報送政府,經有關部門批準方能納入預算中來。其次事業單位要大力提倡資產調劑使用,要本著能夠調劑的就不要采購。還有對購置使用的固定資產,要定期地進行養護與維護,同時還要聯合財務部門、管理部門對使用部門的固定資產定期進行聯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將問題落實到人頭。
4.嚴格規范制度的落實
事業單位要嚴格規范“收支兩條線”制度的落實,內部控制管理人員要定期與不定期地進行自查工作,并對查出問題要認真處理。再有上級主管部門也要經常下基層督導,一經發覺問題,要嚴格處理。還有事業單位要清查往來款項科目,杜絕“坐支”、挪用款項的發生。最后在固定資產的核算上要更新觀念,嚴格按照新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進行核算。
四、結語
總之,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化,財務管理工作要不斷地深入,事業單位在不斷提高相關業務人員綜合水平的前提下,狠抓財務管理,以此促進事業單位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