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由于國有企業性質的特殊性,在融資過程中會存在一些隱性風險,這些風險影響到國有企業的生死存亡,如果處理不妥善很容易導致國有企業的資金運作遇到嚴重的問題,甚至資金鏈中斷,影響到國有企業的后期各項業務的運作與發展。因此,本文就國有企業融資方式為出發點,對國有企業融資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國有企業;融資風險管理;效益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345-01
一、當下國有企業融資方式
(一)債務性融資
1.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是國有企業在面臨企業資金短缺的情況時向銀行的金融機構進行借貸的籌資活動,目的是實現國有企業的融資計劃。
2.發行債券
發行債券是國有企業進行融資時比較常用的企業融資手段,就是指企業通過舉債的方式進行融資,并支付一定的利息,從而實現國有企業的融資目標。
3.應付票據
應付票據融資方式是指國有企業在面臨企業資金短缺的情況時,采用賒賬的方式向對方企業進行交易與合作,同時需要簽訂相關的借款憑證,也就是應付票據。這種融資方式是國有企業在面臨資金周轉問題時比較常用的融資方式。
4.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融資方式就是國有企業在面臨企業資金短缺的情況時,通過與交易對象簽訂付款賬單采用先進貨后付錢的方式進行交易與合作,不用立即支付對方現金,采用應付賬款的方式向對方企業進行交易與合作,這類方式可以有效的緩解國有企業資金周轉問題。
(二)權益性融資
1.股票融資
股票融資屬于權益性融資內容,是企業進行融資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股票就是通過證券交易公司發行自己公司的股票,讓公眾通過相關的機構和工具進行購買,到年終時企業給各股東分配股利的一種企業融資手段,這種融資手段對于企業而言十分重要,是化解企業資金周轉問題的重要融資方式之一。
二、國有企業融資風險分析
就國有企業融資的面臨的風險來看,企業在融資時主要面臨三風險,分別為負債規模、治理結構不健全以及缺少主營業務。
(一)負債規模大
由于國有企業發展需要大量資金,這就容易導致企業需要向較多的企業或者金融機構進行融資,這就導致了大多數國有企業都存在負債業務較多現況,大多數國有企業的負債率甚至達到了70%以上,導致了當前國有企業出現“小財政、大城建”現象,其負債規模的巨大,導致了國有企業的發展面臨一定的風險,容易導致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資金鏈斷裂,陷入發展困境。
(二)治理結構不健全
國有企業在進行融資活動時還面臨著治理結構不健全的風險,很多國有企業內部沒有健全的融資管理體系,導致企業在開展融資活動時存在融資平臺的管理人員缺乏嚴格的管理規范,存在徇私舞弊的行為,導致企業的融資活動開展后容易出現錯誤的決策,而企業又沒有做融資風險防范方案,這就導致會給企業帶來無法及時規避的融資風險。
(三)缺少主營業務
國有企業還面臨著因為企業缺少主營業務給企業帶來的經營風險。大多數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階段以企業融資為主要的資金供給手段,沒有發展企業的主營業務,這就導致企業沒有優質資產,沒有現金流,企業的資金來源不穩定,一旦企業的融資環節發生問題,企業就會面臨資金鏈斷裂問題,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嚴重問題。
三、完善風險防控、防治資金鏈斷裂的有效措施
(一)引入新融資手段
1.PPP模式融資
PPP模式是指通過將國有與其他民營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而進行的一種新的融資方式。在PPP模式下,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形成了項目的過程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共同承擔融資、建設的融資的責任。這種模式可以將項目建設的資金風險進行合理的分配到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既可以降低國有企業的融資風險又促進了民營企業的發展,是一種共贏模式。
2.TOT融資模式
TOT模式是指通過國有企業將企業完工的項目移交給相關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向國有企業支付相關的費用后,該項目后期的運營和管理就由民營企業來負責,項目的收益也歸民營企業,這種模式可以讓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獲得收益,是一個兩全其美的現代化企業融資模式。
3.中期票據融資
中期票據融資是指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利用自身的信用等級,獲取免擔保的融資模式。這種融資模式融資成本較低,發行的時限較短,對國有企業階段性資金運營可以起到重要的補充效果。
(二)健全治理結構,建立風險預機制
在國有企業進行融資活動時,企業沒有一套企業的資金管理體系,導致企業在進行融資活動時上到領導,下到企業融資工作員工在開展企業融資活動時都會存在工作不規范行為問題,這些管理層及員工多數不具備相關的企業融資營運、管理的必要經驗,為了有效避免高層做出錯誤的決策,規范企業融資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避免造成企業的融資風險,就需要國有企業健全治理結構,建立風險預機制。首先,需要企業加強融資平臺高管的培訓,增強企業高層對企業融資活動的理解,減少企業高層在融資決策上出現錯誤的幾率。其次,需要同時規范企業的治理結構,加強對企業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定相關的員工管理辦法,提升企業融資水平與員工工作效率。最后,需要國有企業引入專業化的人才,提升企業高管人員在融資管理能力素養,人員方面盡量從經理人市場招聘融資類的職業經理人。此外,政府組建的融資平臺,利用這些專業人才建立企業的融資風險預警體系,在企業開展融資或者之前對企業的融資風險進行預測,同時建立企業規避融資風險的融資風險預警機制,對企業的融資風險提前進行防范,使企業爆發融資風險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三)融資平臺發行債券
需要國有企業發展企業的融資平臺,規范企業融資平臺的融資行為,同時將企業發行債券加入企業的融資平臺之內,通過企業的融資平臺發行企業的債券,為企業提供除融資方式以外的企業的資金供給方式,保證企業在面臨資金問題時,能夠有其他的資金供給選擇,保證國有企業的資金鏈有充足的后備資金保護,讓企業在面臨資金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資金支持,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降低企業的融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