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祥
[摘要]安慶市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文化產業發展上具有自身的優勢與機遇,但也存在諸多的制約其發展的挑戰。運用SWOT方法對安慶市文化產業的優勢、機遇、劣勢和挑戰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安慶市應該確立文化產業發展目標、加大財政金融支持、文化產業人才的培育與引進、創新文化體制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文化產業;SWOT分析;黃梅戲
[中圖分類號]F124.5[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報告明確指出“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币环矫?,發展文化產業能夠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提升國民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文化產業具有固定資產投資少、就業率高等特點,已經成為各國經濟增長點。
近年來,“文化強市”已經是安慶市政府制定的戰略目標之一,安慶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對促進當地的經濟增長、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非常有意義。
1 安慶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
安慶市目前主要有八大類文化產業,分別是:戲劇演藝、文化旅游、印刷包裝、影視動漫、工藝美術、廣告會展、影視動漫、設計服務。其中黃梅戲和旅游業是最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產業。
2018年安慶市已經有3000多家企業從事文化產業,其中有159家達到規模以上;國家級示范基地三個,國家重點文化出口企業一家;省級文化、印刷包裝產業示范基地9個,數量在全省排名第二;全市旅游景區、文化企業共舉辦文化旅游節慶活動40余項,拉動消費30多億元,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76%。
安慶市大力發展黃梅戲,成立了安徽再芬黃梅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六尺巷》、《徽州女人》等一批優秀黃梅戲新劇目,賦予了黃梅戲發展新的活力。區域內風景秀麗,以天柱山景區和花亭湖景區代表的文化旅游資源豐富。
2 安慶市文化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2.1 優勢分析
2.1.1 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安慶已經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歷代以來,人才輩出,涌現了一批杰出名人,如京劇鼻祖陳長庚,新文化運動領導者陳獨秀,兩彈元勛鄧稼先,國學大師朱光潛,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等諸多著名人物,濃厚的文化積淀是安慶可以充分利用的特色資源。
2.1.2 戲曲優勢。作為主要的地方戲曲黃梅戲已經在安慶發展壯大,《天仙配》、《女駙馬》等經典曲目在國內及海外廣為流傳,已經成為宣傳安慶和安徽的一個窗口。每年舉辦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努力打造中國戲曲之都,借助“黃梅戲”這個平臺實現“文化搭臺”,經濟發展。
2.1.3 旅游資源豐富。安慶市境內風光旖旎,自然景觀秀麗,旅游資源豐富,據統計境內多達57處旅游景區(點)具有開發價值。安慶市自然環境資源具有豐富多樣性的特點,具有多個高品質的旅游景區,其中比較知名的有國家5A級風景區天柱山景區,每年接待大批來國內外的游客前來旅游、休閑。和安徽省其他地區相比,也是名列前茅。
2.1.4 政策扶持。近年來,市政府把“文化強市”作為堅定不移的發展戰略,出臺《關于加快文化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和《安慶市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等政策文件,為安慶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明道路。近年來,市財政從支出中劃撥2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文化強市建設,推動文化產業振興與崛起。
2.2 劣勢分析
2.2.1 文化產業規模偏小。安慶市現有文化企業規模較小,特色不突出,文化產業缺乏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文化產業整體的競爭力仍舊較為薄弱。沒有形成一批大型或特大型企業,不能發揮它們對本行業的深度輻射與牽動作用,因此,黃梅戲為代表的安慶市文化產業始終無法快速發展。
2.2.2 市場競爭激烈。與安慶市臨近的浙江、江蘇等也被認為是優良的旅游目的地,高品質的旅游資源豐富。雖然安慶的旅游文化資源眾多,但類似天柱山等高品質的旅游資源不多,而低等級旅游資源相對較多,相互競爭自然不可避免。除此之外,省內的皖南旅游資源豐富,對安慶的旅游業構成了威脅,旅游市場面臨對手的競爭很嚴峻。
2.2.3 交通基礎落后。安慶市與鄂、皖、贛三省交界,境內山區較多,與其接壤的多是革命老區和貧困山區,交通基礎設施不發達。不便捷的交通嚴重影響了外來人員對本區域的滿意度,難以吸引優秀人才的流入,也嚴重影響外部資金來本地投資興業,十分不利于經濟發展。
2.2.4 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盡管從GDP總量看安慶市位于安
徽省第一方陣,但要從人均GDP量上來看,安慶市在安徽省內不具有顯著優勢。安慶市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在一些公共文化設施上資金投入不足,造成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投入較少必然導致較低的產出,限制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2.2.5 人才不足。在安慶市現有的文化產業中,以動漫、文化創意和傳媒等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產業發展乏力,發展速度亟待提升。主要原因在于這些新興產業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而在安慶市現有的文化產業大軍中,非常缺乏高素質的文化產業人才,人力資源不足阻礙文化產業發展。
2.3 發展機遇
一方面,“十三五”期間,安慶市將投入人力物力對歷史故居和遺跡進行完善與修復,如對京劇鼻祖陳長庚的故居進行修復,對桐城市以六尺巷為代表的三街一巷進行保護性開發,同時計劃建成安慶市博物館新館區和中國黃梅戲大劇院,通過投入資金進行一批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另一方面,在交通領域,安慶已經建成并運行“寧安高鐵”,這也標志著安慶市已進入了高鐵時代,方便了安慶市同江蘇等東部發達省份的往來交流。此外,“合安九高鐵”也已經進入開工階段,還將建設岳西、桐城、宿松民用機場,可以預見在建成以后將進一步提升安慶市交通運輸水平,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2.4 存在的威脅
安慶市與湖北省黃梅縣就黃梅戲發源地一直存在爭議,兩地都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黃梅戲之鄉”,這對黃梅戲產業發展不利;旅游業發面,安慶市要面對省內黃山市、九華山等其它旅游發達地區的多重威脅,在旅游市場中難以取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安慶市將文化產業當成戰略性新興產業來發展,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無疑存在很多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困難是擺在安慶市面前的一道難題。
3 安慶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建議
3.1 制定安慶市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
結合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實際,制定能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明確文化產業發展方向。要重點扶持發展一批具有競爭性、創新性、導向性的文化產業企業和項目,走出特色化、現代化、差異化文化產業振興之路??梢詫W習借鑒黃山市等旅游業發達地區的先進理念和寶貴經驗,加強同旅游發達地區的的行業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推動安慶旅游業健康發展。
3.2 加強對文化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充分利用文化強市的戰略目標,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各項切實有效的政策支持,對于新興和優勢文化產業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產業支持力度,為文化產業發展解決“融資難”問題。
3.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完善鐵路、公路和航空等基礎設施,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加強招商引資,吸引外來文化企業進入本市投資,多舉措引導本市文化產業集聚化、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
3.4 人才培育和引進
發展文化產業需要人才作為后盾,要突出人才在文化產業中的突出地位,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健全和完善文化人才獎勵機制。積極培育和引進一批綜合素質突出的文化從業人員,給予其各項政策扶持,對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取得顯著成果的人才給予獎勵和表彰,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充分調動文化從業人員的工作熱情,實現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3.5 創新文化體制
結合安慶市的實際,充分開發利用山、水、人(名人)、文(文化)、戲(黃梅戲)等資源,建立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拓寬以黃梅戲為載體的戲劇產業鏈,將黃梅戲同旅游、互聯網相結合。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投資黃梅戲影視制作。旅游業方面,可以將安慶市的多個旅游資源進行整合,以點帶面,跨區綜合發展。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家樂,將發展旅游業同建設美麗鄉村結合起來,努力打造出一批有知名度的旅游項目品牌。
3.6 培育文化產業消費新模式
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需求的渴望,隨著新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改善,因而對文化產品的需求也在增加。通過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文化產品,滿足現階段城鄉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文化產業從業者要認真分析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借助互聯網消費新模式,對市場進行準確定位,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需要,針對目標客戶開展差異性的文化服務,增加文化產品附加值,刺激文化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安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安慶市精心謀劃“十三五”文化產業規劃[EB/OL].http://www.aqwgxj.gov.cn/html/wenhuafuwu/wenhuachanye/fazhandongtai/20150921/5795.html.
[2] 吳潔芳.基于市場分析的安慶市文化旅游資源分層開發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3.
[3] 聶獻忠.安慶市旅游形象定位及其系統策劃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7(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