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貴州省“三農”專業門戶,貴州農經網近年來牢牢抓住國家和貴州省脫貧攻堅及大數據發展戰略機遇,堅守公益暖心助農,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創新為農服務形式,在開展為農服務和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方面探索和積累一定經驗。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貴州農經網也將迎來新時期農村信息化服務的挑戰和機遇。
[關鍵詞]為農服務;農村信息化;貴州農經網
[中圖分類號]G717.5[文獻標識碼]A
貴州農經網于2000年建網,其辦網宗旨是“面向市場、服務‘三農,促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成立至今,貴州農經網堅守公益暖心助農,服務于農業生產、農村生活和扶貧攻堅等諸多領域,其中,搭建農經網農產品價格、供求、招商信息資源庫,開通“三農”服務熱線,為農產品牽線搭橋找買家。通過不斷創新為農服務形式,從PC端信息發布到移動端信息推送,從LED顯示屏信息發布到大篷車信息下鄉,從農產品進城到電商進村,從村級多功能信息服務站建設到村域經濟服務社(站點)建設,在驅動本土農特產品電子商務,帶動農村人才就業和助推村集體經濟增收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貴州農經網致力于通過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1 堅持為農信息服務,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和方式
貴州農經網建網至今建成了“5+4”縱橫向信息采集與服務體系,聘請200余名專兼職信息員對全省重點農貿市場農產品價格信息進行采集,對全省29個大宗農產品批發市場、130個縣級農貿市場進行價格定期監控,做到日日更新。由此,確保了網站豐富的信息來源。貴州農經網還創建“多位一體”農村信息傳播服務模式。集成移動互聯網、手機APP、微博、微信、電子屏、信息大篷車等信息技術,創建了“多位一體”農村信息傳播服務模式。此外,貴州農經網也是一個開放的公益性信息服務平臺,用戶實名注冊成為網站信息員后,就可以向網站上傳發布和查詢農產品供應、求購、價格等信息。同時,開通“三農”服務熱線,切實為農戶和市場牽線搭橋,為農產品找買家,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
貴州農經網已成為一個能夠及時、準確提供“三農”政策、科技、生產和市場信息的互聯網絡平臺,一個各級政府指導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工具,一個涉農企業和經營大戶宣傳、推廣產品和技術的媒介平臺。多年來,貴州農經網堅守公益暖心助農,不斷創新為農服務形式,致力于通過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2 貴州農經網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近年來,貴州農經網緊密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貴州“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戰略,創新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工作。一是全面推進貴州省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以貴州農經云為基礎,建設完成省級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建設涉農數據交換中心內容采集終端,創新服務手段和方式。通過升級建設“三農”呼叫服務中心,組建貴州省農村信息化專家顧問組及全省農業技術專家的服務隊伍1000余名,為農村提供民生訴求和生產銷售環節的在線答疑和呼叫服務。二是實施貴州農經云平臺建設和應用。通過整合貴州農經網十多年來匯聚的農產品供求、市場價格、產業信息等8000萬條數據,啟動實施農經云應用工程建設,建立大宗農產品交易、農產品市場行情監測、農產品電子商務等13個應用服務系統,適時為政府部門、企業和公眾提供有針對性的大數據應用服務產品和平臺支持。三是組織推進大數據村域經濟服務社建設。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通過與金融機構戰略協同建設“服務社”站點并疊加第三方機構便民服務、防災減災服務資源等,實現依托服務社為當地村民提供農業公益、便民利民、電子商務、農村金融等五大類服務,主推業務有買(即依托電商平臺代購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如種子、農藥、化肥、農機、衣物等)、賣(即即依托電商平臺銷售當地的大宗農產品、土特產、手工藝品等)、推(即開展便民公益服務、農技推廣服務等)、繳(即為村民代繳話費,水電費)、取(即代理物流配送站的包裹或信件等),解決市場與村民的服務鏈接問題。四是搭建農特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搭建“淘黔寶”電商平臺,主推貴州優質特色產品上網銷售,率先在貴州省啟動農村電子商務行動,通過開展電子商務創業培訓,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孵化企業及個人開展電子商務,為貴州農特產品發展電子商務注入了新的活力,驅動貴州本土農特產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同時采取“農村電商+服務站”的線上與線下聯合運營模式,免費為當地農民代買、代賣和便民服務,助力“黔貨出山”和 實現“網貨下鄉”,為村民提供便利的同時幫助農民增收。
3 貴州農經網當前面臨的挑戰及機遇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業農村發展將出現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多層次需求,貴州農經網面臨農村信息化服務主體及產品的專業化、競爭化的挑戰。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廣大農村已經普及了智能手機,智能手機逐漸出現在農民生活的各個角落,這也意味著農業農村信息化需求將更加旺盛,貴州農經網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面對新時期農村信息化服務的挑戰和機遇,貴州農經網原有的信息采集方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發展的現實需要,急需順應潮流、適應變革、不斷創新,從以服務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為主,延展至服務農村生態、扶貧攻堅等諸多領域的轉型升級。如繼續推進全省大數據村域經濟服務社建設,通過對服務社進行涉農資源的融合,以建設“一站式服務”綜合平臺為目標,實現依托服務社站點就近為本地村民提供農村金融服務、農村電子商務、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農村科技服務、農業園區和鄉村旅游信息服務、便民利民服務等。進一步提升服務社站點的運營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服務社站點的農村公共服務能力。
同時,貴州農經網力求實現農產品價格與大數據的深度融合,對農產品價格大數據進行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對農產品價格信息的有效監測和分析有助于實現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強化在農產品市場信息、農村電子商務和鄉村旅游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功能,通過開展信息篩選、加工、編輯和發布,提升信息產品的質量,盡力打造服務產品。如及時向農民的手機發送天氣預報、勞動信息、農業技術、農產品價格分析與預測、農民生活信息和市場信息產品等,并通過手機新聞、微信、微博和網站,以及新媒體的有機結合,增強信息傳遞的力度和速度,及時有效傳播和提供反映時代精神、反映“三農”面貌、滿足農業農村社會需求的服務產品。
[參考文獻]
[1] 羅毅.大數據與農產品價格融合存在的困難與建議——以貴州農經網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18(12):293+296.
[2] 池再香,羅增強,姚敏.關于推進地級農經網業務結構調整的思考[J].貴州氣象,2008,32(0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