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摘要]為了理清我國鄉村教師的研究現狀,使用文獻計量法和 CiteSpace軟件進行分析,從文獻發表年份、研究熱點、文獻作者以及文獻作者所屬機構等四個方面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從2013年開始有關鄉村教師的研究得以迅速發展,但仍然存在鄉村教師的研究內容仍停留在表面,研究力量整合不夠,研究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
[關鍵詞]鄉村教師;文獻計量;CiteSpace
[中圖分類號]G525.1[文獻標識碼]A
鄉村教師作為發展鄉村教育的主要力量,身上肩負著培養鄉村學子,發展鄉村教育的重要使命。通過提高鄉村教師的專業素養來發展鄉村教育已引起國務院的高度關注。在《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此文件中均提到了加強鄉村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性。國家對鄉村教師的重視和政策的傾斜,加快了鄉村教師研究的發展和深化,使其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相關研究也不一而足。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鄉村教師研究的現狀,本研究使用文獻計量法對其研究領域的文獻發表時間、研究熱點、研究人員及所屬機構等內容進行統計與分析,期望發現目前鄉村教師研究的成果與不足,并對將來的鄉村教師研究提出展望。
1 鄉村教師的概念界定
在《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中,對鄉村教師的地域范圍進行劃分,特指“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鄉村教師”。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鄉村”主要是指從事農業、人口較分散、居住在城鎮以外的地方。田恒平學者提出,不能一概而論地把從事鄉村教育工作的教師叫鄉村教師,他提出鄉村教師不僅要扎根鄉村,還要具備優秀的專業素養。就此,筆者將鄉村教師總結為:①鄉村教師工作的地域范圍:在縣以下(不包括縣)的村、鎮地區;②能扎根鄉村并具備優秀專業素養的鄉村教育工作者。
2 研究設計
2.1 數據來源
筆者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文獻搜索來源,并以“鄉村教師”為主題進行搜索,時間不限,搜索方式為“精確”,共搜索到2288篇文獻。為了確保檢索文章的質量,筆者在結果中繼續搜索核心期刊,并通過初步閱讀刪除與文章主題不相符的文獻24篇,最后獲得346篇有效文獻。
2.2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文獻計量法以及內容分析法,借助Excel以及 CiteSpace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CiteSpace軟件是由美國陳超美博士發明,可描繪整個研究領域的知識圖譜,使其研究更為直觀。并從文獻發表時間、研究內容、文獻作者及所屬機構等四個方面進行數據分析,并將CiteSpace生成的知識圖譜進行可視化分析。
3 研究結果分析
3.1 發表文獻數量分布
發表文獻數量的數據能直觀反映該研究領域的未來發展態勢,以此揭示該領域的研究進度。以1993年為起始年份,截止到2018年12月,共發表文獻346篇。經過計算,每年平均發表文獻28.8篇。從文獻整體分布水平來看,1993~2018年,發表的文獻數量雖呈上升趨勢,但文獻數量在2018年后有所回落。就此,可以從總體上把發表的文獻數量劃分為三個時期:1993~2013年,發表文獻數量共有112篇,占樣本總量的32.3%,這表明關于鄉村教師的研究呈逐漸上升趨勢;2014~2017年,發表的文獻數量共有214篇,占樣本總量的61.8%,這表明關于鄉村教師的研究呈快速上升的趨勢。其中,2016~2017年是該領域發表文章數量的巔峰時期,在2017年產量最多,達到最大值87篇。究其根源,是因為在2015年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由此看來,相關研究者抓住此政策熱點并重點研究該領域;2018年之后,發表的文獻數量僅有17篇,占樣本總量的4.9%,這表明關于鄉村教師的研究有所回落,呈下降趨勢;究其根源,在此階段政策的研究熱點已過,相關研究則開始逐漸減少。這也表明,在井噴式的研究之后,關于鄉村教師的研究逐漸成熟,不再依賴政策熱點,逐漸轉向深度研究。
3.2 鄉村教師研究熱點分析
研究熱點是由高頻關鍵詞直觀展現,關鍵詞是科學研究的神經中樞,對整個研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并概括了該研究的核心觀點。利用CiteSpace 軟件,本文對1993~2018年CNKI數據庫里搜索的346篇文獻進行分析,生成69個節點和135條連線的關鍵詞知識圖譜,該圖譜較直觀地展示出當前鄉村教師的研究熱點。
“鄉村教師”關鍵詞呈現方式最為明顯,這表明該研究聚焦在中心議題上。并且由“鄉村教師”繁衍出更多高頻關鍵詞,而鄉村教育、義務教育、鄉村學校、新型城鎮化、農村教師均是研究的范圍或對象,不作為分析內容。其他高頻關鍵詞依次包含: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培訓、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教育部、國培計劃等。
①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培訓是提高鄉村教師專業素養有效途徑。其中,教師隊伍建設是提及頻次最高的,這表明要想提高鄉村教師的教學質量就得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發展鄉村教育的根本。
②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教育部、國培計劃是提高鄉村教師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其中,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被提及的頻次最高,這表明政府從宏觀政策上去探討提高鄉村教師專業素養的必要性。
3.3 文獻作者發文量的分析
在閱讀文獻的基礎上,筆者進行統計后發現,作者獨自發表的文章數量為190篇,占有效文獻總量的56.6%。由此可知,我國關于鄉村教師研究的主體仍以個體單獨開展研究為主,作者之間進行相互合作的程度低。且有關鄉村教師研究的領域涉及較廣,包含教育學、管理學等學科的跨學科發展,就此來看,則需要更多跨學科的研究者進行相互合作研究。另外,如圖3所示,文章發表2篇的作者有19人,文章發表3篇的作者有6人,文章發表4篇的作者只有1個人,文章發表有8篇的作者僅有唐松林1人。
3.4 文獻作者所屬機構的分析
筆者借助CiteSapce軟件進行統計,1993~2018年,在CNKI里搜索到的346篇文獻中,關于鄉村教師研究的文章是由全國31個機構編寫而成。其中,包含各個高校、各個教育行政部門、各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以及進修研修學校。共有4個機構的文章發文量在5篇及以上,共發表了28篇文章,占有效文獻總量的8.1%。如圖4所示,總排名靠前三的機構除了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其他兩個均是高等師范院校。其中,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發文8篇,與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并列第一。
4 鄉村教師研究不足之處與展望
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后可知,有關鄉村教師的研究已引起教育部或者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盡管相關文獻較多,但高質量的文章還是相對較少,并且在鄉村教師的研究內容、研究力量以及研究質量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急需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4.1 有關鄉村教師的研究內容仍停留在表面
鄉村教師有地域的特殊性,已引起政府的廣泛關注。但從整體上看,鄉村教師的研究仍停留在政策頒布的新穎性方面,一旦政策過時或不再是熱點,大多數學者則會調轉方向,換下一個話題進行研究。這就導致有關鄉村教師的研究未能深入,仍停留在表面。目前,有關鄉村教師的研究有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鄉村教師的內涵、現狀、問題以及培養策略是學者廣泛關注的問題,而關于與國外相比較的研究較少,研究視野較欠缺。第二,關于提高鄉村教師專業素養的理論研究較多,實踐研究較少。關于鄉村教師的研究不只是理論問題,還是實踐問題,后續的研究者應結合院校、學科以及專業課程來提升鄉村教師的專業素養。
4.2 有關鄉村教師的研究力量整合不夠
政府頒布的政策、學校的管理方式以及教師自身都是影響鄉村教師研究的主要因素。有56.6%的文章由作者獨自撰寫完成,即便進行合作,相關作者大多同屬一個研究單位,這反映出關于鄉村教師的研究主體較為單一。由此,應整合研究力量,促進鄉村教師的研究深入開展。
4.3 有關鄉村教師的研究質量參差不齊
從整體上來看,有關鄉村教師的研究文獻并不少,但高質量的文章卻很少,2288篇文獻只有346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占有效樣本總量的15.1%。這表明有關鄉村教師研究的質量較低,有待提高。由此,后續的研究應多借鑒優秀的研究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并不斷地豐富研究內容、進行跨學科合作研究,進而提升其領域的研究質量,促進鄉村教師的研究更加細化。
[參考文獻]
[1] 田恒平.鄉村教師培養與補充的現實路徑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16,28(3):30-35.
[2] 葉鷹.文獻計量法和內容分析法的理論基礎及軟件工具比較[J].評價與管理,2003(3):24-26.
[3] 趙丹僖.圖書情報領域中內容分析法研究進展與趨勢[J].圖書館學研究,2008(2):6-8.
[4] 侯劍華,胡志剛.CiteSpace軟件應用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現代情報,2013(4):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