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光
摘 要:職業教育在我國城市化的進程當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我國各行各業提供了現代化的全面人才,為保障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職教學的目的就是要為社會培養合格優秀的人才,而合格優秀的人才就需要具備專業的實踐技能,豐富的理論知識,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要求。中職會計教學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和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讓所有學生都可以發揮自身的特長,實現自身的價值。
關鍵詞:中職會計;職業規劃;培養方向;會計教學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職會計專業成為了當前的一門熱門專業,這門專業的就業方向相當的廣泛,很多行業都需要用到會計專業。除了公司會計以外,其他行業的成本預算,資產管理,投資金融等可以說與數字或者金錢打交道的行業都會用到會計這門專業。為了更好的實現學生就業,就必須要讓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了幾點關于會計專業培養方向的策略。
一、會計行業的分析
(1)教學模式滯后。隨著經濟的發展,雖然會計專業越來越熱門,但同時競爭越來越劇烈,選擇會計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隨著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日益嚴峻,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學壓力越來越大。而造成就業難這一現狀的原因,除了學生自身的問題之外,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有很大的問題。部分中職學校教學環境不好,教學設備簡陋,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將最新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最為實用的會計操作方法傳授給學生,造成了學生理論知識落后,實踐能力不強的現狀。另外,部分中職教師不重視會計專業教學,覺得教的好不好與自己的利益沒有直接的關系。教師把課堂教學當做了一種形式,只顧自己的教,不管學生的學,課堂沒有學習氛圍,造成了教與學的分離,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這種教學模式會造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大幅下降,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2)實踐比重比較少。中職教學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三年左右時間的學習能夠掌握一技之長,這就要求中職教師的教學除了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學生掌握更多的時間技能。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已經嚴重偏離了教學目標,首先是部分中職學校沒有正確的理解會計實踐課程,通過講解企業的成功教學案例代替了學生的真實實踐,將課下作業任務當做學生的實踐內容。這只是變相的理論課程,和實踐毫無關系,再加上現在很多企業招聘都要求中職學生擁有各種會計證件,造成了本就實踐基礎薄弱的學生,忙于各種證件考試當中,實踐技能更加薄弱,到最后還是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造成了就業困難。另外,在考核方式上,部分中職學校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成績成為了中職學校考核的唯一標準,這就否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努力和付出,使的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打擊,學生只能埋頭苦學理論,更沒有時間去學習實踐技能。
二、中職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
中職會計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除了專業知識的講解以外,還要重視學生的職業規劃。學生有著明確的職業規劃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專業素養,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只可以讓學生正確的看待各種證件,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會計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要貫穿職業規劃思想,讓學生有意識的對自身的興趣,會計專業的理解,學校的環境以及未來的職業方向,進行總結和學習,爭取讓學生在盡早的做出一份合乎實際的職業規劃。例如,在學習會計這一專業的時候是出于自愿還是被迫,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一專業;剛入學的時候對會計這一專業的理解與現在學了一段時間之后對會計專業的理解是否相同;學生本人對本學校會計專業的認識,即學校和教師是否重視這一專業,在這一專業當中的投入情況如何;最后就是自己期望未來的職業方向,以及長期的職業規劃。
三、在校會計專業的培養方向。
(1)雙層次多方向。所謂的雙層次多方向指的是,基于不通用人單位,不同企業類型對不同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分析,按照公正教育的要求,學生自愿選擇專業層次和專業發展方向的新型教育理念。雙層次多方向的本質就是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最好體現。中職教學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應該對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成績,以及與其職業做一個調研,對學生進行一個合理的分組。與會計專業有關的職業有很多既有收銀、出納、統計、檔案管理等強調動作的技能崗位,也有預算管理、納稅籌劃、成本核算、財務分析等技術性比較強的崗位,因此可以對新生做一個簡單的講解,讓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做一個簡單的區分,以方便教師在教學當中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另外學生的入學分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也可以作為劃分學生層次的參考因素,根據這兩點可以對學生進行區分,安排不同的課程進行教學。
(2)面向職業,重視實踐。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教師在教學當中一定要重視實踐教學,讓學生的理論和實踐得到全面發展。在中職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需要教師積極的發揮作用,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引和幫扶,但是單一型的教師授課,由于受到教師精力、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往往不能全面的兼顧到每一名學生,使得課堂的教學打了折扣,因此,在應用該教學模式時需要積極的打造雙教師模式,讓教師實現合理分工、有益促進,如在備課中主講教師負責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輔助教師負責對學情和教學流程進行全面的剖析,在教學中主講教師負責正式的授課,輔助教師負責對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疑答惑。從而在雙師模式下有效的發揮該教學模式的優勢,不斷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能。
四、加強校企合作。
中職院校培養學生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市場就業需求,是以職業化為導向的教學。但是市場千變萬化,知識技術和科學設備更新換代很快,學校沒有辦法時刻檢測市場的變化方向,這就導致了在教學當中極容易出現滯后性,不能與時俱進。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學校必須與企業相結合,企業是市場生產的前線,是接受市場反饋的第一線,為了提高經濟效益企業不得不尋找更新的知識理論,更優化的組合方式,這就使得企業對市場時刻保持敏銳度和警惕度。中職學校應當積極的搭建會計專業的校企合作平臺,一方面要積極的聯合企業的會計科研人員來積極的協助學校全面的改進和完善教學課程,合理的設置課程,淘汰那些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學科,積極的構建符合國家發展需要、契合區域目標定位的課程,并邀請專業化的會計人才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要積極的和企業進行對接,在企業設置學生參觀學習區域、實習崗位,讓學生可以在理論學習之后進行積極的實踐,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不斷的鞏固課堂的學習效果,了解外來的工作環境,進而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中職會計專業是當前的熱門專業,有著良好的就業前景。隨著當前會計專業就業競爭壓力的加大,部分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學明顯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存在著教學模式滯后,實踐比重較少的缺點,不能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合格人才。中職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引導學生做出較為實際的職業規劃,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和認識會計專業,從而為未來的工作打下基礎。中職學校也要明確的會計人才培養方向,堅持雙層次多方向的培養路線,根據職業特點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打造雙師型教學模式。最后還要加強校企合作,結合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路平.中職會計實訓教學現狀和策略研究[J].職業,2019(15):94-95.
[2]王妍. 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內容銜接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5.
[3]楊丹.基于職業規劃對中職會計教學影響的分析[J].當代會計,2014(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