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軟土路基處理一直是地基工程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路基下方存在深厚軟土層,而對軟土層處理不當,勢必會增加地基工后沉降,引起上部結構變形,還會影響地基穩定,使軟基段與鄰近路段或者結構物產生較大的沉降差,影響行車舒適性和結構安全。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路橋施工技術對軟土地基的處理簡述進行了分析好探討。
關鍵詞:路橋施工技術;軟土地基;處理
前言:從目前來看,我國的路橋工程建設仍在以一個穩步的速度向前發展著,為人們的出行條件做出了更高效的調整與改變。但由于軟土地基本身的特質不夠穩定,給道路橋梁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嚴重情況下導致交通事故等損失慘重的后果。故此,在路橋工程的施工問題上,務必意識到堅固地基是基礎的施工理念,積極尋找有效處理軟土地基的方法,發揮軟土地基對路橋建筑的支撐作用,從而在整體上提高路橋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
1路橋軟土地基的基本概況闡述
1.1軟土地基的特點及處理原則
我國的軟土地基分布較廣,常常會直接對路橋工程建設造成阻礙的負面作用。通常而言,軟土地基涵括了淤泥、黏土、散沙等,具有含水分多、壓縮性強、不易穩固、承載力低、抗剪強度不足等不良特點,滿足不了路橋工程的地基要求,導致在路橋施工中不能直接使用軟土地基作為地基的情況,要求必須對軟土地基做好相關的穩固處理。在處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相關的原則。其一是自然下沉,主要方式是堆載預壓,從而確定穩定性。其二是處理技術上要嚴格謹遵相關要求,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合理的處理措施,促使不同地質條件下的處理方法合乎規律,而非盲目處理。同時,在制定處理方案時,要在調研充分的情況下采取經濟合理的處理方案。
1.2軟土地基對路橋施工的影響
由于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十分有限,其穩定強度在路橋工程建設上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倘若沒有對軟土地基做好相應的處理措施,必將影響路橋建筑的實際效果,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路橋建筑的使用壽命,最后得不償失。同時,軟土地基對路橋工程的貢獻轉化率的大小與施工單位施工人員也直接掛鉤。施工單位的不重視態度、草草了事為路橋建筑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一方面為了確保路橋穩定性,施工單位需要將軟土地基的強度控制在合格的范圍內,將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氣含量做出相應的處理,使之符合路橋工程地基的標準,實現地基的穩定性保障。同時,對于相對較松的軟土,施工人員也要做好壓實的處理工作。另一方面,要防止路面硬化的現象發生。在軟土地基沒有做好處理的情況下,路面容易出現硬化現象,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對車輛和行人的安全都有著重大的警示。
2路橋施工技術對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2.1置換處理方法
就是將軟土用優質的土壤置換掉,使路橋建筑的堅固達到合格的標準。具體來講,即當路橋施工遇到軟土地基時,簡單又不失靈活地將軟土挖掘出來,這里的開挖方式采用專用的施工機器,隨之將挖空的地方用強度超出軟土、壓縮性能較好的砂石等作為軟土代替物。當然,這些軟土代替物也需要有較好的水滲透力,從中心向兩邊填滿,填充的厚度大致在15厘米。在完成優質材料代替軟土的工序后則需做好壓實工作。只有充分擠壓,才能把不必要的水分排除出來,順利把土替換進去。如若是人工壓實,還需要加強對土的強度保障,毫不松懈地進行反復測量,避免人工上的疏忽。這種置換處理方法較為簡單,在表層的路基上使用較多,適用的深度范圍在5米以內,即適用在路基較低的施工中,從而有效控制軟土地基的沉降值,實現路橋建筑的穩定。
2.2強夯處理方法
在路橋施工過程中也會遇到部分較為尷尬的地基,孔隙大、水分多等的軟土地基就是其中的表現之一。對付這種尷尬地基,強夯處理方法是較為理想的方法之一。由于這種軟土地基也會經常出現,故此強夯處理方法已經適用得較為成熟。這種處理方法主要是以重力將軟土壓實的原理為支撐。高空重物落下時,其產生了強大的沖擊力量,直接壓制在軟土地基上,這種壓力足夠讓軟土擠壓,縮小孔隙,并開通一條排水通道,使之排出,而后土壤加快凝結的速度。在這種處理方法下,地基凝固的深度比普通的多出5.50米至10.5米之間,壓縮減少了2至8倍,使整體的地基強度大大提升,至少為原來的3倍以上。在這種強夯處理方法,操作方便,依靠的輔助工具也容易得到,還能使土壤快速凝固,大大加強了土壤的承載能力,在未來的使用中被寄予了厚望。但也避免不了白璧微瑕的現象,這種方法的振動大,有一定的影響。
2.3水泥加固處理方法
在路橋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也會遇到軟土層本身不淺的情況,對應的較好處理方法則是水泥加固法。具體的處理方法是將水泥加入、砂礫混合,并充分攪拌結成堅固強硬的土質。在混合攪拌時,施工人員需要注意調好兩者的比例,而非盲目地、主觀性地隨意調配,要在標準的比例內進行。同時,攪拌過程中不能過于急躁,要切實達到均衡的狀態。砂礫間的孔隙不能過大,否則就會破壞穩固性,甚至適得其反。水泥在填壓時采用從兩邊到中間的方式,并在次日及時灑水才能確保水泥和砂礫的較好融合,防止出現裂縫。
2.4粉噴樁加固處理方法
粉噴樁加固的方法也是一種效果較優的處理方法,但在采取這個方法時,務必重視并做好相關的注意事項。對地質的調研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方能設計出粉噴樁的布置圖,從而確定在路橋施工中的樁位。此外,需要將軟土挖空,并做好優質土壤的填充工作。在粉噴樁施工時,噴粉機的長度、噴粉的距離、鉆出的深度等都需要運作前有一定把握與管控。同時,對粉噴樁的定期維護是必不可少的,對其直徑與工作的能力做出判定,從而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
2.5深層石灰攪拌處理方法
水泥加固的處理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固地基,但相較于石灰,水泥的某些性能還是有所落后。因此,深層石灰攪拌處理方法也是優良的方法之一。其基本過程包括軟土地基填充砂石,并用機器將砂石攪碎,最后滲入石灰,加固軟土地基的強度。這種方法的原理在于軟土地基中較多的水分等物質與石灰發生化學反應,結合形成更好的固化劑,從而加強地基的承載能力。同時,在加入石灰凝固的時候,施工人員在路橋施工中注意研究好軟土地基的相關情況,以方便石灰的合理用量,達到最佳的效果。深層石灰的攪拌方法對路橋建筑的地基產生裂縫或者沉降的情況將大大降低頻率。
2.6高壓噴射注漿處理方法
高壓噴射注漿處理方法雖然不是很常用,但其處理效果還是差強人意的。此種方法的原理是用在借助鉆機的基礎上,將持具噴嘴的注漿管進入到規劃中的土壤深度。隨后發動高壓泵讓漿液和土壤混成一團,并在漿液徹底凝固后成為新的地基部分,固結能力大大增強。這種處理方法適合在較深的地基上,大于30米都符合適用范圍。但是其用的較少,主要在于其成本較高,性價比不高,導致很多施工單位都會在綜合考慮后猶豫選擇,從而傾向于其他性價比較高的處理方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路橋施工工程作為交通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交通事業的發展。軟土地基的穩固性又直接關乎路橋工程的質量,故此,要想做好路橋工程的質量監控工作,必須對軟土地基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法,如置換處理法、強夯處理法、水泥加固處理法、粉噴樁加固處理法、深層石灰攪拌處理法、高壓噴射注漿處理法等,提高軟土地基的穩定性,確保路橋建筑的質量與安全,保障車輛與行人的安全,實現施工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楊寶成.淺談路橋施工技術對軟土地基處理方法[J].四川水泥,2016(10):2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