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HB職業技術學院“雙師型”教師培訓起步較早,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培訓制度,并且得到了本校絕大多數教師的認同。本文先對該國家示范性職業院校進行了簡單介紹,重點介紹了“雙師型”教師培訓方式,最后結合其特點,給出地方普通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的若干啟示。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培訓;啟示
引言
“雙師型”教師概念的定義學術界還存在一定分歧,一般認為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是不僅具有專業知識又擁有實踐能力、既具有教育教學能力又能適應實踐工作或服務行業產業的復合型教師。HB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是全國職教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現有專任教師911人,“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超過90%。HB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制定科學可行的培養方案,精準對接行業需要,激勵教師持續的提高專業理論和實踐知識,從而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一、HB職業技術學院“雙師型”教師培訓方式
1.“雙師型”教師崗前培訓制度
HB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完善的高職院校入職考試制度,將企業工作經歷、實踐性教學納入考試范圍。嚴把門檻關,確保教師“雙師型”教師具備專業發展和水平提升的基本條件。這里的崗前培訓制度更準確的來講是“雙師型”教師的準入制度,沒有企業工作經歷和缺乏基本的實踐教學能力是無法進入高職院校承擔教學任務的。
2. “雙師型”教師入職培訓制度
新“雙師型”教師的入職培訓由學院負責,具體根據教師專業由二級學院教研室負責。采取“教師導師制”,教研室指派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知識且連續兩各年度考核合格的“雙師型”教師擔任其導師。該導師負有明確的責任和義務,包括教學示范,對新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使新教師快速獲得教學環境的管理知識。該階段持續一年,從實際效果看,該制度可以幫助新教師迅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是引導新教師步入職業生涯的有效途徑,為將來的專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 在職“雙師型”教師的專業發展培訓制度
HB職業技術學院探索并實施了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四種模式,分別是院校培訓模式、企業嫁接模式、校本培訓模式和自我生成模式。
院校培養就是利用本校教師的師資優勢,注重“雙師型”教師后備力量的培養,對于有意向“雙師型”教師發展的教師,采用傳、幫、帶等方式進行培養,考核合格的本校教師,發“雙師證”,轉為“雙師型”教師。這種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了越來越多本校教師的認同。
企業嫁接模式是企業與學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教師可以去合作的企業實習,進行繼續教育,這樣有利于“雙師”素質的提升,對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再者,有能力的教師還可以參與企業的項目研發、員工培訓等,可以說這是一條校企互贏、運轉高效的培訓模式。
校本培養模式是充分發揮院校培養的主導作用,以教師培訓基地為平臺,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技術培訓和實踐鍛煉,依托高職院校師資優勢和技術資源優勢,基礎理論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互相取長補短,提升“雙師型”教師專業素養。
自我生成模式即建立教師自我培訓機制,通過自學不斷提高,對于“雙師型”取得的科研成績和教學成績予以獎勵,激發“雙師型”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二、HB職業技術學院“雙師型”教師培訓的特點
1.學校以入職考試制度的形式保證崗前培訓的實施,新進“雙師型”教師企業的工作經歷及合格的實踐教學能力,可以從源頭上保障該教師有成為合格“雙師型”教師的能力。
2.“一年導師制”的入職培訓制度,可以保證新入職教師迅速融入工作環境,適應從企業員工向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轉變。
3.在職“雙師型”教師的四種專業發展培訓制度保證了“雙師型”教師職業化發展。學校采用與培訓相適應的評價體系來保障培訓質量,從知識、專業態度與實踐操作三個維度對“雙師型”教師進行動態評價,激發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專業素養。
4.三種制度密切聯系,以遞進的方式促進“雙師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三種培訓方式可以貫穿于“雙師型”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HB職業技術學院正是以這種途徑來保證“雙師型”教師的師資質量,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對地方普通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能力提升的啟示
地方普通高職院校與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相比,有一定的薄弱環節,比如教師招聘難,校企合作開展不深入,相關評價體制和培訓制度不健全等。但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大背景下,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地方普通高職院校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借鑒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在“雙師型”教師培訓方面的成功經驗。
從學校方層面看,高職教育發展進入新時代,地方普通高職院校要發揮“雙師型”教師的師資優勢,與地方企業廣泛開展橫向服務、技術交流和成果轉化等合作,建設開放包容、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團隊,來積極投身到服務行業企業以及科學創新等社會服務工作中去,這不僅可以實現“雙師型”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且更可以很好的服務地方經濟。
從制度層面看,校企合作需要政府和學校雙重協調、引導,從“雙師型”教師待遇、時間分配、績效評價等角度完善服務行業企業的激勵制度,共同搭建“雙師型”教師與專業企業的共同發展的平臺。實現高職院校圍繞地方主導產業開展教學研究,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林偉,周明星.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研究綜述 [J]. 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職業教育版),2005(4):30-33.
[2] 吳全全.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內涵及能力結構解讀 [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211-215.
[3] 李東俠,萬金俠.高職院?!?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的構建 [J].科技視界,2018(26):92-93.
[4] 林杏花.國外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經驗及啟示 [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03):59-61.
作者簡介:
張小勇 (1987—)山西呂梁人,隨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工程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高職教師培訓.
*本論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17年度一般課題“高職教師培訓內容及方式創新研究”(2017GB19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