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間惆悵客:壓在老百姓頭上的三座大山,住房、教育、醫療,有這三座大山壓著你敢消費嗎?作為一名80末30歲了,三四線城市月入10000,無房貸車貸,但是還是感到生活壓力大,不敢吃車厘子。
@LL:不能光看中國這塊,也要橫向比較一下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不是在真空里,而是在一個當前非常復雜的世界里。
@塵封:中國經濟增速下降正常。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一直高速增長,否則違背經濟規律。放大水、攤大餅,高積累、低消費,前期這樣做正常,短期也正常,長期不正常。經濟規模較小時,堅持效率優先,集中力量辦大事,做大經濟。如今規模如此大時,應做好經濟成果分配,顧及公平,筑實經濟。我認為,中國經濟本質問題是分配問題,其他是表象。
@龢五聲: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既想要消費又想房價高高在上,請問錢從哪兒來?作為一名90后,我表示現在活得真的很累。為了結婚咬咬牙在一線城市買了房,每月月供很高,目前不敢消費也不敢生孩子。
@月下荷塘:房價居高不下,又不能看出來降價的趨勢。買房的不敢消費,沒買房的更不敢消費。今年消費增速估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物價漲幅太大了吧。
@董新:國內消費明顯不積極,中小企業開工也不足,店商普遍難以為繼,這種情況還會延續二三年,必須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王晟瑞:股市好起來,池子里的水就活了!現在問題是股市根本發揮不了長期融資作用!看看美股的走勢!
@Mr Gao:改革能釋放出更多的積極性,創新能催生更多的新產業。只要眼前有掙錢的機會,每個人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動起來,但機會都被壟斷的話,就只剩一潭死水了。
@張丙乾:只要繼續改革開放,咱們經濟還會再次騰飛,別著急好日子在后頭!
@WOO:實事求是地說,經濟下行壓力遠未結束。這和結構調整、去杠桿和貿易摩擦有關。越是艱難時越要改革不松勁,特別是“僵尸”企業需堅決出清。引導資金投入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
@在路上:實業,實業,實業。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才行。
@飯特稀:非常中肯的經濟思考,不再是報喜不報憂,房價確實太過于敏感,從評論都能看出來,人人關注,住房問題沒解決的人,我想是不會舍得大肆消費的,所以在消費指數沒有真正企穩之前,房價還是必須死死摁住,希望中央能堅持,風雨過后是彩虹。
責編:鄒松霖
編審: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