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前車水馬龍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雨菲 攝
與夜間經濟一起走紅的是“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
上海此次打造“夜上海”的方案中,重點強調了“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而最能體現這一原則的是借鑒國際經驗,建立“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
在紐約,夜生活辦公室負責人被稱為“夜間大使”;而荷蘭、巴黎等歐洲城市,也有聘任的“夜間市長”。他們的工作,是負責統籌協調夜間經濟的發展。
上海的“夜間區長”由各區分管區長擔任,統籌協調夜間經濟發展,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則由各區招聘具有夜間經濟相關行業管理經驗的人員擔任。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有黃浦區、楊浦區、徐匯區等區相繼選出近20位來自商業企業、具有深厚行業管理經驗的企業負責人作為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協助各區“夜間區長”工作。
按照制度設置,把核心經營者與城市管理者放進一個“盤子”里,方便夜間經濟活動的統籌管理。而把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納入管理層面,以簡政放權激活市場活力,則促進企業潛力釋放,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豫園股份總裁助理胡俊杰被選為夜生活首席執行官之一,他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說,作為夜生活首席執行官,他主要是發揮好資源協調的作用,為政府和他所經營的豫園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豫園要努力響應政府引導,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利用好自身的夜間文化和旅游設施資源,打造多元的夜間特色文化體驗活動,研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化藝術項目。”
上海市首位夜間區長、黃浦區副區長陳卓夫認為,“夜間經濟本身最終是一個市場經濟。最明白的是企業而不是政府,要搞活夜間經濟,企業是主體,而政府要做的是包容審慎的監管和服務。做好放開發展和規范引導管理并重,政府要打造的是適當的夜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