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中杰編寫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導論》(2017年6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專業性研究著作,全書較為系統地闡述和探討了當前社會語境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這一獨特命題,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運行原理、過程以及相應的優化策略等核心命題進行了系統剖析,在眾多同類研究著作中具有重要的學術突破意義和切實的實際指導價值,為我們研究當前信息化社會語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具有緊迫性的命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翟中杰作為山西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的教授,多年來致力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化創新這一命題,特別是在基于現代信息化技術條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內容上費力頗多,陸續發表過一系列相應的專題論文?!洞髮W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導論》一書是翟中杰老師目前最為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凝結著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血,獲得了學界的一致好評。實際上近年來,我國學界研究現代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宏觀命題的專題論文、專著為數不少,但很多文本都有同質化的傾向,具體的研究切入點、敘述視角以及最終構建的現代互聯網語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化策略都難以有切實的突破和創新?!洞髮W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導論》一書將整體研究的內容聚焦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這一內容上,細致梳理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運行過程,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研究,有利于我們更為深刻、更為科學地認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命題,為后續的優化改革策略提供科學的依據,其學術意義和實踐指導價值不可忽略。
以下筆者將緊密結合翟中杰老師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導論》一書,從三個方面具體闡述和探討當前互聯網語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點及其相應的創新策略:
首先,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教育在教育教學形式、傳播載體以及內容接受等層面上具有差異性。不僅僅是過去我們常常強調的信息傳播途徑的變化,實際上在現代互聯網基礎上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選擇層面上也有所不同,以往學生多被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而互聯網語境下學生的信息來源變得多元化,特別是學生在選擇信息過程中的主動性得到了持續強化,這就要求相關主體要高度重視這一當前具有緊迫性的命題,深刻認識到構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時代價值,增強投身具體教學優化與創新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多個層面和領域強化研究。同時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觀察,持續完善相應的教育教學機制。其次,就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過程層面上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生產、傳播以及學生個體接受、內化的整體過程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有顯著差異,這點是《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導論》一書中重點闡述的內容。作者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列寧主義等相關理論體系(如馬克思主義中的“過程”思想)中挖掘和梳理相關的理論,為課題本身的敘述尋找理論依據。這方面實際上是過去我們較少關注的層面,需要加以重視,特別是要認識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研究的重要性,強化主題研究,從各個層面上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正如《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導論》一書中重點敘述的,高校在學生管理和日常學科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高到重要位置上,特別是輔導員要主動作為,在深刻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將重點放在實踐這一基本環節中,如其中最為常規的做法是建立班級內部的微信群、微信公眾號以及新浪博客等新媒體平臺,平時將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內容及時發布到新媒體平臺上,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地進行閱讀和觀看,這無形中就落實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較好。如在五四青年節期間,輔導員可以將中央電視臺五四晚會等視頻材料推送到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學生通過手機、電腦等媒介觀看視頻,了解和感知優秀青年們自強不息、勇于奉獻的高貴品質,從而為自身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精神力量。
整體而言,現代信息化時代語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命題,一系列既有研究成果為我們在新時期持續做好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導論》一書的貢獻不可忽略。
(覃鳳彩/碩士,南寧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