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思靜
【摘 要】電視劇《都挺好》的熱播,成功塑造出了一個中國典型的原生家庭的形象,成了網上的熱點話題,其中的三個子女身上帶有的特性以及背后所蘊藏的社會問題令人深思。
【關鍵詞】子女;原生家庭;影響
中圖分類號:G78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0-0110-02
《都挺好》這部劇作為熱播劇,它講述了一個“全員互恨”的故事,家庭中五口人表面和諧,實際卻“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蘇父蘇大強面對暴君式的妻子,懦弱無能的他只能做一個助紂為虐的旁觀者,等到妻子因打麻將贏了過于激動猝死后,他開始了養老的日子,只要一個不稱心不如意就開始給子女套上道德的枷鎖——不孝順;蘇母則是典型的重男輕女,一直抱有“女兒終究不是自己家的人,是替別人養的,付出太多不劃算”的思想;二兒子一事無成,是個媽寶男,將自己雙親的退休金啃得所剩無幾,從小受到母親的熏陶,瞧不起自己的親妹妹,看到自己的妹妹事業有成還會酸溜溜地說:“有幾個臭錢了不起”;大兒子雖然學業事業有成,但是去了美國后根本不管家里發生了什么,習慣站在道德制高點討論家事,長子的枷鎖讓他變得愈發愚孝。
而蘇家的三個子女,唯一值得稱贊的也只有小女兒蘇明玉了,同樣是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里,另外一部熱播劇《歡樂頌》中樊勝美這個有著同樣遭遇的女性角色,抱怨完依然是默默忍受,而蘇明玉卻選擇果斷不和原生家庭來往,過著自己的獨立生活。職場上的她是女強人,年輕貌美,生活富裕,看似無憂無慮,獨自生活的歷練讓她獨當一面,甚至在母親的葬禮上還能冷靜地處理工作,在和哥哥的爭吵中絲毫不落下風,但一旦逃到自己內心世界時,拼命撐出來的堅強才又一次崩潰,其實她的內心早已被原生家庭傷得千瘡百孔了。
劇中有一個非常意味深長的鏡頭,就是蘇明玉在母親葬禮上和哥哥爭吵后回到車里扯自己胳膊上的黑紗卻怎么也扯不掉。這個動作表現著她想要彌合家庭關系卻一次又一次被最親的人逼到絕境的矛盾。也許有人不解,蘇明玉已經被這樣對待了,為何還不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斷絕關系和來往,自己一個人樂得逍遙,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如何之難,正如劇中她所說的:“我就長在這樣的家庭里,逃都逃不掉”,令人扼腕嘆息。
一、原生家庭對子女影響的方面
這部劇最大的討論熱點就是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畢竟每一個人剛剛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只有經歷各種環境的熏陶才能過渡成為一個“社會人”。家庭作為最初接觸到并在其中成長的環境,在性格塑造、意識培養、三觀的形成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組中心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受訪者從原生家庭中主要繼承的是生活習慣(79.6%)、價值觀(56.2%)和待人接物方式(53.1%)。而過度保護和過度高壓是受訪者原生家庭最普遍的不良特點。
(一)生活習慣:
子女從小生活在父母所塑造的生活環境中,自然耳濡目染不少家庭的生活習慣,所以很多專家會建議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因為在家庭的三角關系中,孩子是受教育者、接受者和學習者,成長過程中,孩子把父母當成學習的榜樣,并從父母那里習得一些個體經驗與感受,逐漸內化成自己特有的溝通方式、應對機制等生存法則。在不良環境的家庭中,孩子會被卷入父母的不良行為模式、溝通模式和情感模式里,在持續的不良互動當中,孩子很難得到良好的自我分化,而且會產生嚴重的慢性焦慮。他們在這樣的三角關系中逐漸習得了這些不良的、僵化的模式,最后內化成自身應對外界環境 的方式[1]。
(二)待人接物方式:
俗話說得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充分表明了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之大。《都挺好》中蘇明成受到母親長期耳濡目染的影響和熏陶,一直對自己的妹妹瞧不起,甚至不惜對自己的親妹妹大打出手,絲毫不顧親情。而大兒子蘇明哲則很好地繼承了家庭中母親的十足好面子,認為凡事都不能丟了臉面。這些特征都是原生家庭帶給子女的影響,這些影響會伴隨著子女的一生,并且很難擺脫。
(三)三觀:
父母的一些觀念往往會在無意中影響到了正在成長的子女。例如一個家庭中如果出現父親經常家暴母親或者對母親冷暴力的情況下,其子女往往會出現性格極端,三觀扭曲的情況,嚴重的還會出現危害社會的行為,這些都是家庭給子女帶來長期不好的影響所導致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子女就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其三觀的正確養成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
二、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原生家庭是個體最初成長和學習的環境,也與個體的情感表達、行為模式、依戀風格以及親密關系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2],可以說,原生家庭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都挺好》這部劇中所塑造出來的三個男性角色都很令觀眾討厭,但是這些角色在現實社會中不乏少數,而是代表著很大一部分人群。就拿劇中的大兒子蘇明哲來說,他是傳統意義上最讓家人驕傲的“別人家的孩子”——清華畢業、定居美國、妻女幸福,這在現實社會決定是一個家庭的驕傲,會贏得各方的欽羨,然而他的內在卻愚孝至極,占盡了家中的資源卻十年不歸家,明明不了解家人的處境卻仗著是大哥的身份指點江山。這些性格和為人處世方面的缺陷都是原生家庭教導下的產物。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子女是在家庭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所成長起來的,其三觀的形成和性格塑造人格培養方面都是在原生家庭中養成的。心理咨詢專家陳志林指出,很多成年人的某些心理認知問題都是由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家庭關系、氛圍和環境造就的。但家庭對人們所造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意識到的。“高知階層由于受教育的程度相對較高,他們會更多地意識到自己的言傳身教在影響孩子。但更多的父母還在為生計發愁,滿足于把孩子養大,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對家庭影響的認識不夠明朗。” 父母們要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子女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總結
雖然說《都挺好》這部劇的主旨是:“原生家庭欠你的,你總要自己拿回來”,但只有真正經歷過原生家庭傷害的才知道這有多不容易,畢竟表面上的“團圓”簡單,但是真正去彌補內心的傷痕卻要耗費一輩子的。
與其說等到真正傷害到子女而造成了很多無法挽回的事,還不如及時重視起原生家庭的作用,及時止損。而那些已經因為原生家庭受到傷害的,就更應該去努力了解它,然后超越它,最后走出它,不要讓它再繼續傷害自己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吳雨薇.論原生家庭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從家庭系統理論出發「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35(3).
[2]鄧秋,楊雪.原生家庭對學生成長心理健康的影響「J」.教育現代化,2017,4(4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