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靜
摘要:隨著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企業的生存、發展和品牌形象的樹立、深入人心,cI設計的作用和意義也越來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職業需求的角度,通過對高職cI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進一步展開實踐教學的探索,力求以cI設計課程為例尋找合理的與市場相適應的實踐教學方法和實施過程。通過適用于市場需要的課程實踐教學,學生能獲得對于真實企業設計課題的系統的調查研究和思維訓練、整體策劃和制定計劃的方法、完成設計的技巧和手段、富有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等市場所需要的一系列的個人能力和職業能力。
關鍵詞:高職;cI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市場;適用性
中圖分類號:6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235-02
一、前言
cI即Corporation Identify,中文譯為“企業形象識別”。其作用是將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特色、產品風格、營銷策略以及社會使命等相關信息,通過多種標準化、系統化的視覺設計傳達給公眾,以此塑造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從而給社會以清晰深刻的印象,并最終使企業贏得公眾消費者的信賴及肯定,使企業在市場中爭個一席之地或者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實踐教學的開展和深化必須以市場需要為基礎,要以教學本身的市場適用性為檢驗教學效果為手段。就課程本身和市場結合的緊密度而言cI設計課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系統的、綜合的培養與訓練,提升思想理念、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能力的。從市場需求的角度訓練出來的人才才能為市場所用,這也是實踐教學的意義所在。
二、CI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1.cI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相對于理論部分課時比例安排不夠充足,而且理論與實踐部分過于分割清晰。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外出考察、市場調研和企業實題開發創作訓練一直與市場緊密連接,課程教與學的形式上過于局限于課堂,學生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和參與,設計出的東西無法與真正的市場需要同步。
2.對cI設計本身和設計對象的理解膚淺、片面,做不到對一個企業的整體形象的量體裁衣。在實際的實踐教學中更多的是對cI設計的教學的VI部分,對MI、BI缺乏重視和理解。
3.教學實踐中組織形式大多以獨立完成作業為主,單獨的個人的設計使得cI設計的實踐教學的的深度和廣度都會受到束縛,內涵也會變得狹隘,從而也失掉了教學過程中應有的對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與鍛煉的機會。教學本意為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作實踐,但以cI設計作為一個龐大的綜合設計系統的特點而言,成立設計小組多人的合作更為適宜。
三、對高職CI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市場的適應性探索
(一)依據課程各部分的市場適用性特點采用案例逆推教學法實踐
案例逆推教學法是案例逆推教學法的反向思維教學法,是先果后因的逆向分析推理。這一方法主要應用于理論印證教學和創意思維展開教學部分。案例逆推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訓練,積極投入想象創作,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每個學生都要表達他們自己的觀點和認真聽取別人的看法。
cI設計是基于企業的設計實踐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課程,在世界各地有許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可口可樂、伊勢丹百貨和中國工商銀行等中外著名案例,通過案例逆推法與學生共同分析設計師的設計正稿完成之前的各個創作階段,直到最初的草圖。了解整個的創作過程,思想并且由此延伸到企業的實際訴求和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分析。學生獲得案例后,先要進行分析消化,然后會根據需要主動查閱各種他認為必要的相關的理論知識.這一過程會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找到這些理論知識后,他還要經過認真地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后討論設計計劃。整個過程是以一種能力上升華的一種過程。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任務導向教學法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跟隨項目任務設計課程內容,將工作過程轉化為相應的學習情境,緊扣設計工作流程及要求展開實踐教學。按照cI設計中的工作過程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律性,工作安排由易到難,教學過程遵循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六個步驟進行,使學生的學習環境、過程、內容與實際工作過程相一致,學生的職業能力由弱到強得到鍛煉。概括來講,可分為三個階段:
1.項目的選擇階段。在確定項目任務時,通常是教師提出若干項目供學生討論確定。以項目工作任務為導向,通過教師提供、學生自行網絡搜集、市場考察的渠道進行資料的整合分析。我們在實踐中全部以實際項目為題進行訓練,包括遷址后的學院cI系統、唐山宇唐家瓷連鎖和心舞舞蹈培訓機構等、網絡征集項目常州地鐵、西雙版納大象谷和安吉椅業等,以及比賽項目如全國大學生信息NOC大賽等多渠道獲得。確定項目任務,給學生提供所要完成的任務,由此產生信息源、學生因此有了交流的動機和興趣。
2.分工合作與師生互動的項目實施階段。教學中,按照項目流程來完成,將學生分為項目小組進行團隊合作,共同設計,通過完成一個真正的項目,來拓展新的實踐知識。教學實踐中學生肩負不同的角色任務設計師,教師為設計項目經理。根據課程的不同階段緊扣市場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開課最初進行的市場調研,主要以認識為主,帶領學生參觀cI實施成功的企業,經過小組討論總結調查內容形成市場調研報告,使學生對cI設計從理論到實際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經過設計cI的企業的相關資料整合,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活動,帶領學生參觀需要設計cI的企業,深入了解企業情況和企業座談,了解企業的發展歷程與前景,企業的精神理念也就是MI,親身感受企業的行為規范BI。引導學生明確所要設計的行業定位,對企業性質的把握更為準確。之后設計項目小組寫出企劃書和制定導入cI的戰略計劃書,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整體策劃能力、團隊協作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學生能夠按照實際需要做出符合企業要求的設計,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對于企業的量體裁衣,實現企業個性的塑造和形象創新。
在學習該課程的內容進行到中后期,已經涉及企業環境、廣告、包裝、服裝、辦公事務用品等應用系統設計。此階段特別強調設計內容與企業貼合度的問題。經過前一段時間的設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把階段性設計作品帶到企業,請企業的人員給予評價,認真聽取意見,使學生了解認識自己設計作品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經過各學生小組討論、集中討論意見再進行修改完善。教師鼓勵學生進行作業展示和解說,師生共同參與討論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然后教師進行個性問題點評和共性問題講評,對每組的設計方案給予合理的修改意見和建議。等整個設計系統完成后還要返回到企業進行進一步檢驗,了解企業的認可度,反復修改完稿。
3.綜合考核與評價階段。項目的考核通過調研報告、策劃書、VI手冊,討論記錄等書面形式和答辯組成。并按照邏輯嚴謹程度、設計創新程度、設計效果、實行效果等進行綜合評定。項目綜合評價由個人成績和團體成績兩部分組成。個人部分測評重點放在學生在項目活動中能力發展的過程和參與活動各環節的表現以及作業質量,如個人總結、創新點、設計成果的學生自評;小組部分為項目過程中整個團隊的團結協作程度、學生團隊的組內成員互評和各組互評結果,以及項目完成的完整度、不同流程的系統性等。企業指導教師、項目負責人和評價教師綜合以上評價結果產生評價結果。
四、結語
cI設計課程作為與市場結合緊密度比較高的綜合學科,應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前行,要不斷的研究、革新和探索實踐教學的理念和方法,使教學內容、方式方法更貼近市場需要,提高市場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