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敏
【摘 要】目的:對合并輕度焦慮及抑郁的孕婦進行中醫婦科保健,并分析其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進行圍孕期保健的68例孕婦,將孕婦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給予常規圍孕期保健;觀察組34例,在此基礎上,給予中醫婦科保健。結果:干預后,觀察組孕婦SAS、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根據孕婦的中醫體質給予中醫婦科保健可提高保健效果,改善孕婦心理健康狀況,適合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焦慮;抑郁;中醫婦科保健
【中圖分類號】R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2
孕期保健是指通過給予孕產期女性進行早期預防、健康衛生指導、治療等干預,保障孕產婦及胎兒健康。中醫認為,大部分妊娠期疾病均與孕婦體質存在相關性,根據“外象內感”理論,不良體質產婦的不良妊娠結局風險更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院將中醫婦科保健思想應用于圍孕期保健,應用效果良好。本文將對合并輕度焦慮及抑郁的孕婦進行中醫婦科保健,并分析其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進行圍孕期保健的68例孕婦,所有孕婦均伴有輕度焦慮及抑郁。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孕婦分為兩組。觀察組34例,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9.15±4.45)歲,孕周36~42周,平均(40.88±1.23)周,合并高血壓9例,糖尿病5例,體重異常5例,有吸煙史7例。對照組34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9.56±4.12)歲,孕周37~42周,平均(40.72±1.31)周,合并高血壓8例,糖尿病6例,體重異常4例,有吸煙史8例。
1.2 方法 對照組孕婦給予常規圍孕期保健,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孕婦給予中醫婦科保健,具體方法:參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斷標準》,利用《中醫體質辨識表》,辨別孕婦的中醫體質類型,給予辨證論治,同時,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指導,飲食方面,應根據孕婦體質、在藥食同源理論指導下給予膳食指導,例如實熱體質孕婦,應指導其食用瀉下、祛熱的食物,限制溫熱食物;對而陽虛體質孕婦,應指導其食用平和食物,限制寒涼、生冷食物。給予孕婦行為指導,例如陽虛體質孕婦,應加強防寒保暖,適當使用玉屏風散,提高其機體抵抗力。合理運用中藥治療,例如腎陰虛孕婦,可適當給予壽胎丸,安胎、滋陰、補腎;對脾胃不和、水腫孕婦,應給予白術散,改善胃腸功能,健脾、利水、消腫;對肝郁氣滯孕婦,應給予逍遙丸,疏肝解郁。適當給予孕婦理療、推拿按摩、針灸等干預措施。加強情志干預,指導孕婦調節情緒。
1.3 評價標準 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1]。SAS量表為1~4級評分,共20個項目,劃分為正常(≤40分)、輕度焦慮(41~50分)、中度焦慮(51~59分)、重度焦慮(≥60分)幾個等級。HAMD量表為17項評價標準,分數越高,表明抑郁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21.0進行數據處理,兩組孕婦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等計量資料均使用()表示,采取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孕婦SAS、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圍孕期保健是一種常見的產前檢查方法,可預防妊娠期合并癥發生,并盡早發現高危因素,確保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使其恢復正常狀態,控制相關疾病進展,確保孕婦及胎兒身心健康。研究發現[2],妊娠期及產后是孕產婦出現焦慮、抑郁癥狀的高危時期,不僅會嚴重孕產婦心理健康,還會影響嬰幼兒的認知、情感、行為及發育。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疾病及保健重視程度的提高,圍孕期保健工作也受到重視。現代圍孕期保健觀念認為,科學的保健措施可降低心理情緒因素對妊娠結局的不利影響。孕婦出現焦慮、抑郁情緒后,情緒波動較大,會增加新生兒及分娩過程的不確定性,不利于孕婦產后角色的轉變[3]。
研究發現[4],引起孕婦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可分為兩種,一是孕婦本身并無器質性病變,由于自身身份以及生理上的改變,引起功能性內分泌環境異常,出現不良情緒。另一種原因是孕婦合并相關疾病,對自身及胎兒健康比較擔心,引起焦慮、抑郁狀態。中醫認為,體質是人先天遺傳以及后天獲得的相對穩定、綜合性的特質,不同體質的人的疾病抵御能力、環境適應能力也存在差異,在面臨致病因素時會表現出發展傾向性[5]。中醫體質理論是中醫婦科保健的理論基礎,通過辨別孕婦的體質,可對孕婦采取針對性的保健服務。同時,對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合并癥的孕婦,用藥更加謹慎,一般不建議輕易用藥,中醫婦科保健則能夠避免西醫用藥問題,通過膳食調整、情志干預、行為干預、針灸、按摩、中藥等,減輕孕婦的抵觸情緒及心理顧慮。在本次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孕婦SAS、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中醫體質理論指導下給予孕婦中醫婦科保健可改善孕婦情緒,減輕其焦慮、抑郁情緒,優勢明顯。
綜上所述,根據孕婦的中醫體質給予中醫婦科保健可提高保健效果,改善孕婦心理健康狀況,適合進行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張樹棟,嚴倩,王文興,等.孕期系統保健和妊娠結局關系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3):5393-5394.
宗惠,劉宏奇.中醫藥養生保健措施在孕前孕期保健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8,19(05):78-79.
張嵐.中醫保健對孕婦合并輕度焦慮及抑郁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06):90-91.
李學敬,王媛媛,裴開顏.圍孕產期中醫預防保健研究進展[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25(01):63-66.
葉黎黎,徐輝燕,范麗君,等.營養干預結合中醫體質在社區孕婦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1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