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其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字理識字教學法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的特征,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全面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水平。所以,從小學開始,應讓學生適當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這樣既能讓學生真正領略到漢語言文字的魅力,又能為他們打下扎實的文化基礎。基于此,本文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字理識字教學法的具體作用及運用作簡要探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字理;識字教學
字理識字教學法是一種為便于教師根據漢字不同的構形特點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教學方法,該方法內容豐富,操作性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要的組成內容,抓好識字教學將為學生日后閱讀與寫作能力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識字教學是否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與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水平高低有著緊密的聯系。字理——識字的根本。廣大的一線低年級語文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識字教學,充分考慮每一個漢字特點,凸顯字理,依據字理開展識字教學,讓學生體會漢字的意象美,領悟漢字豐富的文化內涵,感受漢語言文字獨特的魅力,讓每一個生字,都成為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從而有效地激發小學生識字興趣,拓寬他們識字途徑,培養他們的多元識字能力,這也是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法價值意義之所在。
一、 字理識字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具體作用
(一) 利用字理識字教學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一節語文課堂上,師生們正在編字謎,氣氛異常活躍:
師:一把大刀把西瓜切成八塊。(生答:分)
師: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生答:美)
生1: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里面藏。(其他學生大聲回答:高)
……此時此刻,學生識字已經不再是一種負擔,識字教學變得輕松和愉悅。
上述案例可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將會充分發揮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圖片展示、視頻動畫、實物、故事、猜謎以及游戲等直觀的、具象化的手段,將枯燥的、單一的以及抽象的漢字變得形象化和具體化后再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形象的氛圍,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激發學生對識字的興趣,與學生的身心特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幫助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漢字形、音、義之間的密切聯系。
(二) 利用字理識字教學法,幫助學生減少錯別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結晶,漢字具有形態復雜的特征,大部分低年級學生認為學習漢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常常會產生一定的畏難和抵觸情緒。通過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實踐進行調查分析可知,當前識字效果不甚理想,大部分學校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小學生識字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錯別字現象,學生對漢字的構字原理、形、音、義之間的聯系等并不是非常了解,大部分小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這是導致識字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字理識字教學法的關鍵落到字形上,這就抓住了識字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進行精細識別,降低錯誤率,從根本上保證了識字教學的成功。因此,在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法時,可以讓學生對漢字的字理進行深入分析,對于漢字的演變過程有更為詳細的理解,準確把握漢字的形、音、義之間的緊密聯系。采用字理漢字教學法與小學低年級學生所處的年齡層次、心理特征等非常符合,具有形象化和生動化的特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識字準確率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 利用字理識字教學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新課程標準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要求低年級學生必須要掌握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小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效激發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愛好,讓小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識字教學中。字理識字教學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識字教學的整個過程,全面提升自主識字的能力水平。例如,學了“火”字并懂得“火”作形旁時變寫為四點底“灬”,學生以后就能自覺地解析如“熱”“煎”“蒸”“煮”等“火”字相關的形義。因此,在運用該識字教學法時,應該將教學目標始終貫穿其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比較法和聯想法等,充分鍛煉小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以及靈活運用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準確把握漢字構形規律,從而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
二、 提高字理識字教學質量的相關策略
字理識字教學主張通過揭示漢字的起源演變過程,找到其中音形的內在聯系,因而要注重字理識字編排方面的科學性,教師應具有強烈的字理識字教學意識。
(一) 加強教材在字理識字編排方面的科學性
通過對小學低年級教材進行分析,可知低年級語文課本中在字理識字編排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小學一年級教材中編排了一些關于漢字字理編排,但是,在二年級和三年級教材中卻幾乎已經不存在字理編排的相關內容。教材字理編排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將會對小學生字理識字教學效果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充分意識到字理識字在識字教學中的重要性,學校可通過編寫“字理”識字校本教材,使之成為師生字理識字的工具書,將小學階段要求會寫的近2500個漢字以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形式呈現其構字原理(字理)及其演變過程。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漢字,輕輕松松識記漢字,激發起學生對字理識字的興趣。
(二) 全面強化教師的字理識字教學意識
為了能夠保障字理識字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字理識字教學能力水平,前提在于強化自身的字理識字教學理念,加大對字理識字的重視程度,將其作為教師主動去獲取字理識字方面的信息和資料的重要驅動力。因此,學校可以積極組織開展字理識字方面的研討會,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或者邀請專家學者組織開展講座,或者派遣教師到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學習等方式,提高教師對字理識字的準確認識。
綜上,字理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識字規律,有效降低錯別字的概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自身需要加大對字理識字教學重視程度,創新教學方式,創設輕松的、和諧的教學氛圍,全面提升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水平,提高識字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娜.字理識字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調查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2]朱成宇.字理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7.
[3]周家庭.字理識字教學法平議[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6(6):12-15.
作者簡介:
吳藝娟,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