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個性化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有效展開個性化閱讀,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文本,讓閱讀真正地“為我所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營造有趣的個性化閱讀氛圍,認真設計個性化閱讀的課堂教學,多措并舉促進個性化閱讀深入展開。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高中語文;多媒體;課堂教學;小組合作
一、 引言
根據新課標中的表述,閱讀是學生的一種個性化行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閱讀和思考,加深理解和情感體驗,使之有所感悟,獲得情感熏陶和思想的啟迪,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教學中要讓學生自主去感受、體驗、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展開個性化閱讀,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二、利用多媒體營造有趣的個性化閱讀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推行新的教學理念,實施新的教學方法都應該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起。針對個性化閱讀,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有趣的個性化閱讀氛圍,激發出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充分調動自身的情感去探索閱讀,感受文章內容和表達的情感,提高閱讀體驗和理解,進而形成個性化閱讀氛圍。教師要熟悉高中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閱讀的內容,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將課文內容轉變為具體的聲音、圖畫和視頻等,讓學生在生動、形象、具體的內容的感染下,自主地深入閱讀。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課文的環境背景,引導學生在背后多媒體的聲音和畫面環境中進行表演。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營造有趣的閱讀氛圍,可以充分激發出學生的潛力,提高他們思想的深度和廣度,能夠很好地體現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可以有效進行個性化閱讀,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一教材中的《再別康橋》,主要是以離別康橋時的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那種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本詩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創設與之相應的情景,主要是通過聲音營造出那種輕盈柔和的氛圍,配以詩歌中反映的事物,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等,根據這些詩句利用多媒體展示校園里或者公園里的夕陽西下、河畔的柳樹、湖中浮藻、小船等事物,讓學生受到氛圍的感染和情感的啟發,自主地深入到文章中閱讀,理解和表達針對本詩自身認為的情感。針對《荊軻刺秦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為學生講解相關歷史背景,配以具有歷史韻味的音樂和畫面背景,讓幾組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分別表演文中情節,展示自己認為應該有的細節和對話,從而充分展示個性化閱讀成果。
三、 認真設計個性化閱讀的課堂教學
高中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和不同的意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在充分閱讀和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結合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情況,認真地設計進行個性化閱讀的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充分地去感悟,體會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感情。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詢問學生的觀點和意見,讓學生選擇不同的閱讀專題和內容,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展現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可以更為自由、更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閱讀教學中。課堂教學設計要優化和完善教學過程,要充分考慮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已學知識,還要考慮教學方式方法,課后總結和反思等。在一篇課文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文的類型和特點,引出幾篇著名的文章或者書籍,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之一進行閱讀,在快速閱讀之后讓學生進行互相交流。這樣的方式有效體現了個性化閱讀的課堂教學。
例如課文《沁園春·長沙》,主要是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領會作品中以天下為己任的時代和民族精神。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在充分分析本課的基礎上,先讓學生預習,然后向學生詢問他們想要的閱讀教學方式,進而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針對《鴻門宴》這篇文言文,在教學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史記》中的篇目進行自主閱讀,如《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等,之后再引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感受,充分展現個性化閱讀的特點。
四、通過設置問題和小組合作促進個性化閱讀深入展開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針對課文內容多進行課堂提問,使自己和學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使學生之間深入進行交流探討,從而積極地促進個性化閱讀的展開。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其中的參與者,在面對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但是個人的理解都會有些偏差,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師生之間互相交流,深入地探討和交換意見,從而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根據文章的內容和教學目標,巧妙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深入進行交流和探討,最后讓各小組派出代表進行課堂展示,教師根據各小組的回答情況作出總結,這樣不僅促進了課文教學水平的提高,而且還讓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故都的秋》中,教師在教學開始時,就可以提出問題:本文一共寫出了幾個方面的“秋”?哪些句子是具體的體現?針對這個問題,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在深入閱讀的基礎上,分別回答出了幾個方面的“秋”,教師根據小組回答情況,總結出作者主觀、審美取向、文學氣質和人生態度的“秋”。
五、 總結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有效展開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營造有趣的個性化閱讀氛圍,認真設計個性化閱讀的課堂教學,通過設置問題和小組合作促進個性化閱讀深入展開,通過這些策略的有效展開,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志英.高中語文教學個性化閱讀探究[J].新課程,2015(29).
[2]居麗丹.高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觀察,2015(4).
[3]焦俊玲.高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的探討[J].神州,2017(21).
作者簡介:
王雷雷,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臨泉田家炳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