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婷
摘要:當今時代,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作為一名現代化的高素質人才,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高職院校是專門為國家培養復合型高級職業型人才的基地,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我國各大高職院校均紛紛將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作為了一項主要人才培養目標。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離不開“工匠精神”的融入,因為工匠精神意味著對品質與能力的極致追求,只有具備“工匠精神”的人才,才會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精益求精,最終取得成功。本文主要針對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有助于促進我國高職教育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
隨著我國人才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為此,高職院校應當要重視培養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以緩解現狀矛盾,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而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要將“工匠精神”融入進去。所謂“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種職業態度和職業理念,一個人才是否具備良好的“工匠精神”,直接體現了其的職業價值取向好壞。只有將“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職教育當中,才能夠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對于高職學生自身而言,其的未來發展及職業目標的實現,也均需要有“工匠精神”作為推動力。以下就聯系教學實踐經驗來談談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的本義指的是工匠對自己所負責生產的產品追求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一種職業態度和職業理念。一名優秀的工匠,必然會追求產品的細節,通過不斷改善制造工藝和不斷對產品進行雕琢來打造精品,并享受于這個精益求精的過程。當工匠看到自己手上的產品逐漸從粗糙變得精細、從缺陷變得完美時,也必然會由衷產生一種欣慰感、喜悅感與成就感。我們可以將“工匠精神”的內涵總結為以下四點:
1、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即指追求產品的細節和完美,有時候,即使只是為了對產品進行一點微小的改進或提升,也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反復雕琢與打磨。
2、嚴謹態度
嚴謹態度即指對所負責的產品始終都保持著極高的要求,對待任何生產環節和步驟都一絲不茍,嚴格按照相關工藝標準和檢測標準來進行生產操作,不達到要求標準絕不交貨,并且堅決抵制投機取巧或偷工減料等行為。
3、耐心專注
耐心專注即指在追求產品完美的過程中具有極高的耐心,一點點雕琢產品的質量,專注于打造精品,并為此而不斷對產品的設計、材料及生產等環節進行改進,在追求更高質量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4、專業敬業
專業敬業即指努力提升及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能,從心底里尊重和熱愛自己的職業和崗位,并以成為業內最優為努力目標。
二、創新創業人才的概念
創新創業人才顧名思義就是指具有較強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具體來說,創新創業人才是指在學科教育的培育下,形成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專業適應性及良好的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復合型高級職業型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必須要具備以下幾項基本特征:
1、主動性
主動性代表著創新創業人才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夠積極進取,主動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
2、新穎性
新穎性代表著創新創業人才具備開放的思想,不沉溺于固定思維,不墨守成規,勇于提出新的思路和不同的想法。
3、堅韌力
堅韌力代表著創新創業人才做事鍥而不舍,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也不輕言放棄,無論歷經風雨都要努力完成目標。
4、洞察力
洞察力代表著創新創業人才善于見微知著,能從外界環境變化中夠敏銳地體察出事物的真諦,并據此而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進。
5、想象力
想象力代表著創新創業人才的思維豐富,才思敏捷,善于發明創造新的事物。
6、自信心
自信心代表著創新創業人才對自己充滿信心,堅信自己的想法可以成功,并為之而勇往直前。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
1、明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對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要明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具體來說,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重視引導學生積極創新創業。高職院校應當要依托于當前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形勢,根據行業和市場的需求及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來盡快構建出一套符合實際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而作為高職教師,無論在理論知識教學中還是在實踐技能培訓中,都要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創新。
2、將“工匠精神”融入教學中
高職教師應當要明確“工匠精神”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作用,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充分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學中。任何人都不能忽視“工匠精神”對學校發展、學生發展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只有將“工匠精神”貫穿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當中,在帶領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教會他們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才能夠促使學生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努力奮斗。再者,學校方面也應當要定期組織開展一些創新創業比賽、創新創業成果展示等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成就感。另外,還應當多帶領學生去參加一些創新創業項目實踐,并邀請企業家們給學生做演講,以使學生親身感受到企業家們身上那種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創業態度,從而以之為榜樣。
3、營造一個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外在條件。高職院校應當要積極在校園中宣傳“大膽創新創業,積極踐行夢想”的理念,使創新創業思想撒播到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這樣才能夠逐漸深入到每一個學生心中。例如,可以在校園宣傳欄內張貼一些由名人創新創業的勵志故事所改編而成的漫畫或宣傳海報,也可以通過學校官網、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來給學生推送一些名人創新創業的思路和經歷,從而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創新創業的種子,使學生也產生創新創業的夢想。
4、引導學生學會進行自我反思
“工匠精神”不只是埋頭苦干,審視反思和不斷改進也很重要。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也是具備自我反思能力的人才。為了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高職教育中應當要引導學生學會進行自我反思。創新創業并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那些知名企業家,他們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也往往經歷了許多坎坷,并非一次成功的,所以必須讓學生明白失敗并不可怕,只要能夠通過自我反思而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和經驗,然后在下次的嘗試中規避已經犯過的錯誤,那么以往的失敗就都是有價值的。簡而言之,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本身就是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所達成的。
5、組織拓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實踐,只有在實踐當中,學生才能夠積累經驗,這比單純的紙上談兵更加重要。因此,為了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應當要積極組織拓展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如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文化節、開展創新創業講座、建設創新創業論壇、組織創新創業培訓、成立創新創業項目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營造學校的整體創新創業氛圍,另一方面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與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是現代高職院校的重要責任和義務,而一個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工匠精神”,所以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要充分融入進“工匠精神”,引導學生形成精益求精、嚴謹態度、耐心專注、專業敬業的職業素養,這樣才能夠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李偉.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 (06):157-158.
[2]懷鷺鷺.創新創業教育視角下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 (08):76+78.
[3]李濤.基于工匠精神養成的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河北高職教育,2019,3 (01):51-54+71.
[4]全毅文.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與評價體系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 (52):235-236.
[5]許會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與工匠精神的培育[J].中外企業家,2018 (20):190-191.
[6]徐瑾,苗勇.論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J].機械高職教育,2018 (06):18-20.
[7]李佳芳.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 (04):100-101.
本文系內蒙古自治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與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編號:NMSC1802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