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試焦慮問題在我國中學生當中出現得相當頻繁,因此考試焦慮問題在中學教育界以及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考試焦慮是在中學階段最常見的負面情緒反應,因為中學時期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以及學習內容、方法的變化。甚至是家庭、學校乃至社會帶來的壓力,都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容易讓學生產生考試焦慮問題。本文以中學生考試焦慮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對考試焦慮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原因所在,再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學生考試焦慮;心理輔導策略
一、 中學生考試焦慮問題的簡介
(一)
進行心理輔導對中學生考試焦慮問題的背景與意義
中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轉折點,家庭、學校乃至社會都對學生給予極大的關注度,新時代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可是中學時期的學生生理發育尚未完成,面對壓力很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教師與家長也更加注意學生的文化成績,考試焦慮問題是當前中學生群體中最普遍的心理問題,正確地引導學生認識自我,認識學習的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以及三觀,這將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 進行心理輔導的原則
一是教育性原則。在對學生進行考試焦慮問題的心理輔導時一定要注意以學生為主體,確保學生的心理平穩才可進行教育實驗研究,絕對不允許給學生留下任何的心理創傷,對取得的成果必須接受大量實踐的認證,確保實施的心理輔導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
二是發展性原則。對中學生進行考試焦慮問題心理輔導時一定要確保輔導的工作是有利于學生后期發展的,堅持發展性原則,而不是在這個階段有用處,下一個階段學生又重新對考試存在焦慮問題,確保學生在每個階段對待考試能夠相對穩定自己的情緒。
(三) 對中學生進行學習焦慮問題的心理輔導后的變化
一是教學方面的變化。過去高壓式應試教育讓學生的身心發展長期處于壓迫的狀態,應試教育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一部分的教師眼中考試已經成為檢驗教學成果的唯一方法。而現在更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提倡學生輕松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完善自己。
二是學生對待學習態度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壓得學生喘不過氣,學生對學習有一種抵觸的心理,但考試是檢測學習成果的唯一方法,所以學生一邊對考試厭惡,一邊又焦慮學習成績。學生在心理輔導的引導后,正確認識到學習的真正意義,掌握了調節心理的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發展。
二、
當前學生產生考試焦慮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 學生心理不成熟,學習的壓力大
升學的壓力壓迫學生,學生的考試焦慮問題日益明顯且還在持續升溫。考試焦慮是學生在一定情況下才會發生的,考試焦慮的基本特征就是擔憂,學生以逃避的行為來看待考試。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身心發育還不夠成熟,很難處理好學習帶來的壓力,長期下來學生容易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對考試產生恐懼心理,最后將會演變成考試焦慮問題。
(二) 父母與教師的期待
望子成龍一直都是父母的心愿,而教師也想有帶出“狀元”的成就感,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在考試中發揮更好,正是這種期待讓學生喘不過氣,學生不斷學習,如果出現考試失誤,就會遭到家長的批評以及教師的質疑,久而久之也會對考試產生焦慮心理。
(三) 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壓力
社會的高速發展也對考試焦慮問題有影響,但最大的原因還是來自學生父母。學生父母希望學生未來可以出人頭地,而讀書是成功唯一的捷徑,便不停逼迫學生學習,需要學生在考試中“拿高分”,正是因為社會變遷快速,父母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也是父母對孩子前途“焦慮”的體現。
三、 針對這些原因提出的輔導策略
(一) 學生自身要做好心理輔導
學生承受眾多方面的壓力,雖然追求成功,但很難對自己定位,學習目標過高、顧慮過多,考試害怕失敗,焦慮心理也接踵而來。所以學生一定要對自身做好定位,準確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與真實水平,克服心理障礙,適當訓練自己的耐受力。
(二) 教師教學目的不可只是為了學生成績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和要求過高,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考試服務。研究表明抱負水平與焦慮成正相關。教師要適當地改變教學模式,明確學生才是教學中的主體,要明白教學是為了學生身心發展而非考出更好的成績。提高自身的心理輔導水平,正確引導學生對待考試焦慮問題。
(三) 父母的思想方面也需要改變
作為父母,應該要給孩子更多自由的發展,在家里不要對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父母實現理想的工具以及攀比炫耀的工具。孩子如果沒考好,不可直接責難與打罵,應該要用正確的方式鼓勵孩子,不要過度關注孩子的成績與名次,減少孩子的考試壓力,幫助孩子解決考試焦慮問題。
四、 小結與展望
中學生的考試焦慮問題不是突然出現的,是長期的壓迫帶來的結果,而緩解學生考試焦慮問題,則需要學生、學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師主動改變教學目的,學習相關的心理教育理論,提高自身的心理輔導水平,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良好的心態、科學的方法正視考試,以及考試帶來的焦慮心理。
參考文獻:
[1]孫學建.試探心理問題對人的可靠性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A].第六屆全國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
[2]高一虹.文化傳統與文化變革:指導性心理咨詢的宏觀語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S1).
[3]鄭涌,王志蓉.不同時段下高中生考試焦慮與考試成敗歸因的關系[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
[4]莫志兵,王文英,汪玲.影響考試焦慮的相關因素分析[J].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1999(4).
作者簡介:
高瑩靜,天津市,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