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成語是我們民族語言的精華,具有形式簡潔、意義精辟、用字固定等特點。學好成語對文言文閱讀中重點實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重點文言知識都能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善用成語,能使說話作文語言大為增色;妙用成語甚至活用成語往往又能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關鍵詞:成語;人文內涵;策略
成語承載著豐富與厚重的人文內涵,大量的成語出自傳統經典著作,體現漢語言簡意賅,表意含蓄蘊藉的特點,表達著臧否人倫善惡、境界高下的中國價值觀,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學習成語意義非凡。但高中階段的成語學習,并不系統,零碎、瑣屑、支離破碎,只在高三復習時才把它作為一個專題復習,成語浩如煙海,學生不能細致深入地理解詞義,復習的效果不盡如人意。考試下來,學生常常感覺會的沒考,考的全是不會的,尤其是近兩年考近義成語的辨析,這對大致理解詞義的學生來說正確判斷顯得更為困難。所以,我想就高三的成語專題復習作為思考和研究。
一、 講清語素義,讓學生理解成語意思
在《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詞典上,對字義和詞義的解釋往往是割裂的,字義和詞意關聯不緊密,沒有講清詞意是從哪個字義上演變而來的。現舉幾例說明:1. 亦步亦趨,詞典上解釋為完全效仿別人。但老師若能講清步為慢走,趨為快走,該詞的詞義為別人快走我也快走,別人慢走我也慢走,學生們就能直觀地理解完全效仿別人的詞義。2. 氣沖霄漢,詞典上解釋為氣勢大,沖破天。但老師就應該講清霄指云彩,漢指銀河,學生們就能理解氣沖霄漢與干勁沖天是同義詞。3. 高屋建瓴。老師應講清建為傾倒,瓴為古代盛水的瓶子,高屋建瓴的字面意思是站在高高的屋脊上傾倒瓶子里的水,學生就能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氣勢居高不下。4. 凱旋。老師應講清凱是軍隊打勝仗后奏的樂曲,旋是回來,學生就能輕松理解勝利凱旋、凱旋歸來為什么是重復贅余了。5.
不刊之論。老師要講清刊是消除的意思,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學生們就很容易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是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了。
二、
講清字義的演變,讓學生了解相同的字在不同成語中的意思
如亡,小篆字形是,本義是入于隱蔽之處,引申為逃,如逃亡、亡命。再引申為失去,如唇亡齒寒。引申為丟失,如亡羊補牢。引申為不復存在,如國破家亡,又引申為死,如父母雙亡。
老師最好有一點文字學知識,精細地講出字形的演變,更要講字義的演變。講清語素義和字義的演變,枯燥的知識會變得形象生動,從而讓學生印象深刻。
三、
用成語教語法
語法知識是學習語言的基礎,但現在的小學初中的語文教學中不教語法。而在文言文教學中,又避不開詞性、句子成分等語法知識,如實詞、虛詞的分類,詞類活用,倒裝句式等。相關知識的斷層給學生學習造成極大的困難,造成學生對語法知識不感興趣學不懂的問題,而成語保留了許多文言詞的讀音、意義及用法,成語教學與復習,若能結合語法知識來進行,既能幫助學生理解成語意思,又能兼顧強化文言基礎知識,節省時間,事半功倍。
口蜜腹劍、先禮后兵、礎潤而雨、不毛之地、額手稱快、一鼓作氣、衣錦還鄉、尸位素餐?名詞作動詞
東張西望、夜不閉戶、鱗次櫛比、土崩瓦解、聲名鵲起、海闊天空、川流不息、管窺蠡測?名詞用作狀語
敝帚千金、不恥下問、不遠千里、人人自危、草菅人命、幕天席地、魚肉百姓?意動用法
沉魚落雁、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沉舟破釜、觸目驚心、汗牛充棟、禍國殃民?使動用法
披堅執銳、殺富濟貧、防微杜漸、激濁揚清、舍近求遠、居安思危、黨同伐異?形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在此僅以和成語緊密相關的倒裝句和省略句略舉幾例。比如:時不我待、何去何從、唯利是圖、皮之不存、夜以繼日都是屬于賓語前置。無濟于事、輕于鴻毛重于泰山、文以載道、相敬如賓等都屬于狀語后置。還有省略句,如滄海一粟,引以為戒,束之高閣,流芳百世等。這些特殊句式也是文言文句子翻譯中的重點,老師在講解時成語詞意時也順便復習了特殊句式的翻譯問題。
四、 用成語體會修辭手法
不少成語運用了修辭手法,使得成語不僅簡潔,而且生動形象。
穩如泰山、風燭殘年、切膚之痛運用了比喻,狐朋狗友、花枝招展、臥虎藏龍運用了擬人,日月如梭、一步登天、三頭六臂、膽大包天運用了夸張,青黃不接、布衣之交、手無寸鐵運用了借代,外強中干、陽奉陰違、口是心非運用了對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山重水復、披星戴月運用了對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運用了反問。
有的成語還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口蜜腹劍”就同時運用了比喻對比和對偶的修辭。
另外,結合高考對成語的考查,常用的方法是讓學生熟練掌握成語誤用類型,還應側重于近義成語的辨析和易錯成語的講解,這部分內容復習資料上例子很多,在此不再贅述。還要在平常多鼓勵督促學生用摘抄本錯題本抄寫成語,或者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輪流講成語故事以增加成語積累。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講清講活講透成語,通過追本溯源,讓學生在神話、寓言、歷史故事中,在閱讀和寫作中輕松愉快地學習成語運用成語,而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成語的意思,理解成語的豐富內涵,掌握鞏固一些語法知識修辭知識,豐富知識,擴大眼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寧.高考成語復習策略[J].知識文庫,2015(21).
[2]劉琴.成語在握?劍指高考——淺談高三成語復習策略及實施[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8(6).
[3]李芳菲.攻克高考語文成語誤用題技巧論[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7).
作者簡介:
趙紅艷,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康樂縣第一中學。